藥品名稱
|
輔舒良 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
|
通用名稱
|
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
|
性狀
|
本品為白色混懸液。
|
規格
|
50ug*120噴
|
用法用量
|
鼻腔噴入:左手噴右側鼻孔,右手噴左側鼻孔,避免直接噴向鼻中隔。 成人和12歲以上兒童:每個鼻孔各2噴,每日1次(每日200μg),以早晨用藥為好。某些患者需每個鼻孔各2噴,每日2次,早晚各1次直至癥狀改善。當癥狀得到控制時,維持劑量為每個鼻孔1噴,每日1次。每日最大劑量為每個鼻孔不超過4噴。
|
不良反應
|
經鼻應用皮質激素后曾有發生鼻中隔穿孔的報道,但極為罕見,通常見于曾作過鼻手術的病人。與其他鼻部吸入劑一樣,本品可引起鼻、喉部干燥、刺激、令人不愉快的味道和氣味,鼻衄和頭痛曾見諸報道。與其他鼻噴霧劑一樣,可能會發生對全身的作用,特別是當在大劑量且長期使用時。過敏反應,包括皮疹,面部或舌部水腫曾有報道。罕有過敏性/過敏性樣反應和支氣管痙攣的報道。
|
禁忌
|
對丙酸氟替卡松水溶性鼻噴霧劑中的任何組成成分過敏者禁用。
|
注意事項
|
用前輕輕搖動。在30oC以下存放。 鼻腔感染應予恰當治療,但這并非是應用本藥的禁忌癥。應用本藥數天后才能產生最大療效。存在腎上腺功能受損的情況時,若由全身應用皮質激素治療轉為丙酸氟替卡松水溶性鼻噴霧劑則必須特別謹慎小心。
|
藥物相互作用
|
由于廣泛的首過代謝作用和腸及肝中細胞色素酶P4503A4的高系統清除作用,通常,吸入給藥后丙酸氟替卡松的血藥濃度很低。因此,不會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由丙酸氟替卡松引起的藥物相互作用。 一項在健康受試者中進行的藥物相互作用研究顯示,利托那韋(ritonavir,一種CYP3A4肝酶強抑制劑)可使丙酸氟替卡松血藥濃度大幅度增加,導致血清皮質醇濃度的明顯降低。曾有同時接受丙酸氟替卡松和利托那韋治療的患者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藥物相互作用,導致系統糖皮質激素效應,包括庫興氏綜合征(Cushing’s Syndrome)及腎上腺功能抑制。因此,應避免將丙酸氟替卡松與利托那韋合用。只有當患者對藥物的預期收益超過可能產生系統糖皮質副作用時,才能考慮同時給予丙酸氟替卡松和利托那韋。 研究表明,其它細胞色素酶P4503A4的抑制劑對丙酸氟替卡松系統暴露量增加無影響(紅霉素)和輕微影響(酮康唑),血清皮質醇濃度無明顯降低。然而,同時服用P4503A4肝酶強抑制劑(如,酮康唑)時,應注意有可能造成丙酸氟替卡松系統暴露的增加。
|
貯藏
|
室溫密閉保存。
|
包裝
|
每瓶120噴。
|
有效期
|
24 月
|
批準文號
|
H20091100
|
生產企業
|
葛蘭素威康(西班牙)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