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顆粒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嗎
2017-05-04
來源:網絡
?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潰瘍具有周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好發于唇、頰、舌緣等。病因及致病機制仍不明確。那么抗病毒顆粒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嗎
復發性口瘡是口腔粘膜 疾病 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緊張,郁悶不樂等情況均能偶然發生,好發于唇、頰,舌緣等,在粘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現,但在角化完全的附著齦,硬腭則少見。年齡不拘,發病年齡估計在10~20歲之間,女性較多。一年四季均能發生,潰瘍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若口瘡經常發生或此起彼伏稱復發性口瘡。其病損呈潰瘍性損害,潰瘍具有周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
抗病毒顆粒可以治口腔潰瘍.方法是將藥物包裝袋撕開一個小缺口,將缺口對準口腔內潰瘍處,倒入適量抗病毒顆粒,盡量使顆粒覆蓋在潰瘍處,然后含在原處,任顆粒在唾液的作用下自然溶化,完全溶化后又往原處倒入適量抗病毒顆粒,如此反復,直至將1袋抗病毒顆粒含服完。含服過程大約持續2~3小時,在此過程中不進食、不漱口。
按上述方法 用藥 后,第2天,口腔粘膜的疼痛奇跡般消失了,若再用鏡子觀察口腔,前一日看到的潰瘍已縮小甚至愈合,紅暈消退。但是,若等到發病幾天后、潰瘍也發展到很大時再用此法,則對病程完全起不到干預作用。
復發性口瘡是口腔粘膜 疾病 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緊張,郁悶不樂等情況均能偶然發生,好發于唇、頰,舌緣等,在粘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現,但在角化完全的附著齦,硬腭則少見。年齡不拘,發病年齡估計在10~20歲之間,女性較多。一年四季均能發生,潰瘍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若口瘡經常發生或此起彼伏稱復發性口瘡。其病損呈潰瘍性損害,潰瘍具有周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
抗病毒顆粒可以治口腔潰瘍.方法是將藥物包裝袋撕開一個小缺口,將缺口對準口腔內潰瘍處,倒入適量抗病毒顆粒,盡量使顆粒覆蓋在潰瘍處,然后含在原處,任顆粒在唾液的作用下自然溶化,完全溶化后又往原處倒入適量抗病毒顆粒,如此反復,直至將1袋抗病毒顆粒含服完。含服過程大約持續2~3小時,在此過程中不進食、不漱口。
按上述方法 用藥 后,第2天,口腔粘膜的疼痛奇跡般消失了,若再用鏡子觀察口腔,前一日看到的潰瘍已縮小甚至愈合,紅暈消退。但是,若等到發病幾天后、潰瘍也發展到很大時再用此法,則對病程完全起不到干預作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