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蘇口服液與優(yōu)甲樂同服可能致嚴重肝損害?
2017-05-17
來源:網(wǎng)絡
活力蘇口服液與優(yōu)甲樂同服可能致嚴重肝損害?
我們在臨床工作中,對于含有何首烏成分的中藥湯劑或中成藥,一定不要超長時間、超大劑量使用,且要仔細詢問藥物過敏史及家族史,并反復監(jiān)測肝功能。
患者女性,30歲,2014年11月發(fā)現(xiàn)身目尿黃,伴惡心反酸、皮膚瘙癢,于12月3日至本院。入院前查肝功能:AST/ALT:1333/1537 U/L,ALP/GGT:150/159 U/L,TBil/DBil:226.19/163.55 μmol/L;甲功五項:促甲狀腺激素(TSH)0.29 IU/ml,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3.3 pg/ml,游離甲狀腺素(FT4)1.20 ng/dl;B超:肝臟回聲增粗,ElastPQ均值為9.84 kPa,膽囊壁水腫,住院治療。該患者1年前查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長期口服優(yōu)甲樂(100μg/d)和活力蘇口服液約8個月(10 ml,3次/d)。近期優(yōu)甲樂改為150 μg/d。其母親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查體:皮膚鞏膜重度黃染,無蜘蛛痣及肝掌,無其他陽性體征。入院后于12月4日查肝功能:AST/ALT:1000/1196 U/L,ALP/GGT:128/137 U/L,TBil/DBil:206.15/149.55 μmol/L;甲功七項:TSH 0.19 IU/ml,F(xiàn)T3 2.8 pg/ml,F(xiàn)T4 1.17 ng/dl;凝血酶原時間(PT):15.60 s;鐵蛋白(SF)482.30 ng/ml;抗-HAV、抗-HCV、抗-HEV陰性,EB病毒DNA(EB DNA)、巨細胞病毒DNA(CMV DNA)陰性,抗肝抗原譜、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抗核抗體(ANA)譜未見異常。上腹部磁共振成像(MRI)平掃+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脾大,膽囊增大,膽囊炎可能。予停用活力蘇口服液,同時保肝、降酶、退黃等治療。于12月10日復查肝功能:AST/ALT:464/436 U/L,ALP/GGT:198/234 U/L,TBil/DBil:295.21/195.51 μmol/L;甲功七項:TSH 0.43 IU/ml,F(xiàn)T3 2.4 pg/ml,F(xiàn)T4 1.03 ng/dl;將優(yōu)甲樂減量為50 μg,1次/d,黃疸逐漸消失。
患者女性,25歲,于2014年11月出現(xiàn)乏力納差,逐漸出現(xiàn)皮膚鞏膜黃染伴小便色黃,至本院就診,查肝功能:AST/ALT:1276/2818 U/L,ALP/GGT:202/126 U/L,TBil/DBil:147.10/123.10 μmol/L;B超:膽壁增厚,住院治療。2011年查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一直口服優(yōu)甲樂(100 μg/d)和活力蘇口服液(10 ml,3次/d),10 d前優(yōu)甲樂改為150 μg/d日治療。查體:皮膚黏膜及鞏膜中度黃染,無其他陽性體征。入院后查PT:15.10 s;甲功七項:TSH 1.04 IU/ml,F(xiàn)T3 3.3 pg/ml,F(xiàn)T4 103 ng/dl,甲狀腺素(TT4) 130.8 ng/ml;ANA抗體譜、輸血前篩查、抗-HAV、抗-HEV、EB DNA、CMV DNA未見明顯異常。予停用活力蘇口服液,同時保肝降酶退黃等治療。于12月6日復查肝功能:AST/ALT:152/617 U/L,ALP/GGT:220/137 U/L,TBil/DBil:75.89/55.65 μmol/L;PT 13.30 s。病情明顯好轉(zhuǎn),患者要求出院回當?shù)乩^續(xù)治療,經(jīng)回訪,已經(jīng)治愈。
基礎研究發(fā)現(xiàn)大黃素、大黃酸是何首烏引發(fā)肝損害的主要成分,在高濃度、長時間作用下有細胞毒作用。部分患者可能有家族遺傳的特異體質(zhì),導致其對何首烏的毒性更加敏感,即使在規(guī)定的正常劑量內(nèi) 用藥 也會引起肝損害。
由于何首烏成分的復雜性,單用或使用含有何首烏的中成藥導致肝損害具有以下特點:(1)用藥的目的傾向于 保健 、輔助睡眠、烏黑頭發(fā)等;(2)用藥后發(fā)病時間的跨度差異很大,但多數(shù)在數(shù)天至數(shù)十天之間;用藥劑量與發(fā)病時間呈一定負相關;部分患者即使使用藥典推薦劑量(10~30 g/d)也會致病;(3)與年齡、性別無相關性,但發(fā)病具有家族性趨勢;(4)臨床表現(xiàn)為納差、惡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黃疸、尿黃、乏力等,與急性肝損害的表現(xiàn)一致,似急性病毒性肝炎;(5)預后良好,極少發(fā)生重型肝炎,死亡罕見。
本報道中2例患者均有服用優(yōu)甲樂史,且于發(fā)病前均增加了服用劑量,但經(jīng)過檢索,優(yōu)甲樂引起肝損害未見報道,說明書中也未見優(yōu)甲樂與其他藥物合用出現(xiàn)肝損害的提醒。由此可以推測,服用活力蘇和優(yōu)甲樂后出現(xiàn)嚴重肝損害的原因,以活力蘇中的制何首烏引起的可能性較大,優(yōu)甲樂與何首烏是否有協(xié)同致肝損害的作用,或是還有其他未知因素的共同參與,尚不能明確。但本報告提示,在臨床工作中,對于含有何首烏成分的中藥湯劑或中成藥,一定不要超長時間、超大劑量使用,且要仔細詢問藥物過敏史及家族史,并反復監(jiān)測肝功能。
我們在臨床工作中,對于含有何首烏成分的中藥湯劑或中成藥,一定不要超長時間、超大劑量使用,且要仔細詢問藥物過敏史及家族史,并反復監(jiān)測肝功能。
患者女性,30歲,2014年11月發(fā)現(xiàn)身目尿黃,伴惡心反酸、皮膚瘙癢,于12月3日至本院。入院前查肝功能:AST/ALT:1333/1537 U/L,ALP/GGT:150/159 U/L,TBil/DBil:226.19/163.55 μmol/L;甲功五項:促甲狀腺激素(TSH)0.29 IU/ml,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3.3 pg/ml,游離甲狀腺素(FT4)1.20 ng/dl;B超:肝臟回聲增粗,ElastPQ均值為9.84 kPa,膽囊壁水腫,住院治療。該患者1年前查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長期口服優(yōu)甲樂(100μg/d)和活力蘇口服液約8個月(10 ml,3次/d)。近期優(yōu)甲樂改為150 μg/d。其母親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查體:皮膚鞏膜重度黃染,無蜘蛛痣及肝掌,無其他陽性體征。入院后于12月4日查肝功能:AST/ALT:1000/1196 U/L,ALP/GGT:128/137 U/L,TBil/DBil:206.15/149.55 μmol/L;甲功七項:TSH 0.19 IU/ml,F(xiàn)T3 2.8 pg/ml,F(xiàn)T4 1.17 ng/dl;凝血酶原時間(PT):15.60 s;鐵蛋白(SF)482.30 ng/ml;抗-HAV、抗-HCV、抗-HEV陰性,EB病毒DNA(EB DNA)、巨細胞病毒DNA(CMV DNA)陰性,抗肝抗原譜、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抗核抗體(ANA)譜未見異常。上腹部磁共振成像(MRI)平掃+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脾大,膽囊增大,膽囊炎可能。予停用活力蘇口服液,同時保肝、降酶、退黃等治療。于12月10日復查肝功能:AST/ALT:464/436 U/L,ALP/GGT:198/234 U/L,TBil/DBil:295.21/195.51 μmol/L;甲功七項:TSH 0.43 IU/ml,F(xiàn)T3 2.4 pg/ml,F(xiàn)T4 1.03 ng/dl;將優(yōu)甲樂減量為50 μg,1次/d,黃疸逐漸消失。
患者女性,25歲,于2014年11月出現(xiàn)乏力納差,逐漸出現(xiàn)皮膚鞏膜黃染伴小便色黃,至本院就診,查肝功能:AST/ALT:1276/2818 U/L,ALP/GGT:202/126 U/L,TBil/DBil:147.10/123.10 μmol/L;B超:膽壁增厚,住院治療。2011年查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一直口服優(yōu)甲樂(100 μg/d)和活力蘇口服液(10 ml,3次/d),10 d前優(yōu)甲樂改為150 μg/d日治療。查體:皮膚黏膜及鞏膜中度黃染,無其他陽性體征。入院后查PT:15.10 s;甲功七項:TSH 1.04 IU/ml,F(xiàn)T3 3.3 pg/ml,F(xiàn)T4 103 ng/dl,甲狀腺素(TT4) 130.8 ng/ml;ANA抗體譜、輸血前篩查、抗-HAV、抗-HEV、EB DNA、CMV DNA未見明顯異常。予停用活力蘇口服液,同時保肝降酶退黃等治療。于12月6日復查肝功能:AST/ALT:152/617 U/L,ALP/GGT:220/137 U/L,TBil/DBil:75.89/55.65 μmol/L;PT 13.30 s。病情明顯好轉(zhuǎn),患者要求出院回當?shù)乩^續(xù)治療,經(jīng)回訪,已經(jīng)治愈。
基礎研究發(fā)現(xiàn)大黃素、大黃酸是何首烏引發(fā)肝損害的主要成分,在高濃度、長時間作用下有細胞毒作用。部分患者可能有家族遺傳的特異體質(zhì),導致其對何首烏的毒性更加敏感,即使在規(guī)定的正常劑量內(nèi) 用藥 也會引起肝損害。
由于何首烏成分的復雜性,單用或使用含有何首烏的中成藥導致肝損害具有以下特點:(1)用藥的目的傾向于 保健 、輔助睡眠、烏黑頭發(fā)等;(2)用藥后發(fā)病時間的跨度差異很大,但多數(shù)在數(shù)天至數(shù)十天之間;用藥劑量與發(fā)病時間呈一定負相關;部分患者即使使用藥典推薦劑量(10~30 g/d)也會致病;(3)與年齡、性別無相關性,但發(fā)病具有家族性趨勢;(4)臨床表現(xiàn)為納差、惡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黃疸、尿黃、乏力等,與急性肝損害的表現(xiàn)一致,似急性病毒性肝炎;(5)預后良好,極少發(fā)生重型肝炎,死亡罕見。
本報道中2例患者均有服用優(yōu)甲樂史,且于發(fā)病前均增加了服用劑量,但經(jīng)過檢索,優(yōu)甲樂引起肝損害未見報道,說明書中也未見優(yōu)甲樂與其他藥物合用出現(xiàn)肝損害的提醒。由此可以推測,服用活力蘇和優(yōu)甲樂后出現(xiàn)嚴重肝損害的原因,以活力蘇中的制何首烏引起的可能性較大,優(yōu)甲樂與何首烏是否有協(xié)同致肝損害的作用,或是還有其他未知因素的共同參與,尚不能明確。但本報告提示,在臨床工作中,對于含有何首烏成分的中藥湯劑或中成藥,一定不要超長時間、超大劑量使用,且要仔細詢問藥物過敏史及家族史,并反復監(jiān)測肝功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