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巴金丙戊酸鈉緩釋片說明書
2017-08-18
來源:網絡
德巴金丙戊酸鈉緩釋片說明書
德巴金是廣譜抗癲癇病藥物,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對動物的藥理研究發現德巴金對各種癲癇的實驗模型(全身性和部分性)均有抗驚厥作用。
巴金丙戊酸鈉緩釋片為薄膜衣片,兩面各有一刻痕,除去包衣后顯白色。本品系廣譜抗癲癇藥物,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對動物的藥理研究發現本品對各種癲癇的實驗模型(全身性和部分性)均有抗驚厥作用。同樣本品被發現對人的各種類型癲癇發作有抑制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機理可能與增加γ氨基丁酸的濃度有關。
用于治療全身性及部分發作性癲癇,以及特殊類型的綜合癥。亦可用于治療與雙相情感障礙相關的躁狂發作。嚴禁用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個人或家族有嚴重肝炎史,特別是藥物所致肝炎對丙戊酸鈉過敏者卟啉癥。
注意事項如肝功能異常發生時情況:極個別有報導嚴重肝損害甚至死亡。最高危的病人,特別是接受多種癲癇藥治療者,有嚴重癲癇發作的嬰兒和3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那些伴有腦損害,精神遲滯和或遺傳代謝或退化性疾病者。3歲以后,發生率明顯下降,并隨年齡增長而進一步下降。在大多數病例,肝損害在治療頭六個月里出現。可疑癥狀:臨床癥狀是早期診斷的依據。特別是黃疸出現之前,出現下列癥狀應考慮到肝臟功能損害的可能,特別是那些高危病人。
非特異性癥狀:通常突然出現,如乏力、厭食、嗜睡、思睡,有時伴有反復嘔吐和腹痛。癲癇復發。應告誡病人(或患兒家屬),當有上述癥狀出現時,應及時報告醫生,并立即進行臨床檢查及肝功能檢查。觀察:在治療前應進行肝功能檢查,在治療頭6個月內也應定期作肝功能監測。在一般檢查中,反映蛋白合成的試驗,特別是凝血酶原率最為相關。當確定在異常的低凝血酶原率,特別是伴有其它生化異常(纖維蛋白原和凝血因子明顯降低,膽紅素增加和轉氨酶升高)需要停止本品治療。作為預防措施,如病人同時服用水楊酸鹽也應停用,因為這些藥物的代謝途徑是相同的。在治療開始之前或手術前和自發性挫傷或出血時應查血常規,血細胞計數,包括血小板計數,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見不良反應)。在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游離血清丙戊酸水平增高,因而需要減少本品的劑量。偶有報導應用時常出現免疫功能異常,在系統性紅班狼瘡的病人使用時,需要權衡本品的利弊。偶有胰腺炎報導。因此當服用本品病人患急性腹疼時,應查血清淀粉酶。
每日劑量應根據病人年齡及體重來定,而且,應考慮到對丙戊酸的廣泛個體敏感性差異。每日劑量、血清濃度和療效之間相互關系尚未建立。
1、最佳劑量需根據臨床反應來確定:當發作不能控制或懷疑有副作用發生時,除臨床監測外,要考慮做丙戊酸鈉血漿濃度水平的測定,已報導有效范圍為40-100mg/l(300-700μm0l/l)。
2、初始治療給藥方法(口服):在沒有接受其它抗癲癇藥的病人,每2-3天間隔增加藥物劑量,1周內達到最佳劑量。在以前已接受其它抗癲癇藥物的病人,德巴金要緩慢增加劑量,在2周內達到最佳劑量,其它治療逐漸減少至停用。如需加用其它抗癲癇藥物,應逐漸加入(見藥物相互作用)。
3、推薦用法劑量:最初每日劑量通常為10-50mg/kg,然后劑量調整到最佳劑量(見德巴金初始治療)。一般劑量為20-30mg/kg,但是,當用此劑量范圍不能控制發作時,可進一步增加至足夠劑量。如果病人每日用量超過50mg/kg,應對病人仔細監測(見注意事項)。
4、兒童:通常劑量每日300mg。成人:通常劑量為20-30mg/kg/d。
5、老年人:盡管德巴金的藥代動力學有所變化,臨床意義不大,但要根據控制發作來決定劑量。
德巴金丙戊酸鈉緩釋片是處方藥,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德巴金是廣譜抗癲癇病藥物,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對動物的藥理研究發現德巴金對各種癲癇的實驗模型(全身性和部分性)均有抗驚厥作用。
巴金丙戊酸鈉緩釋片為薄膜衣片,兩面各有一刻痕,除去包衣后顯白色。本品系廣譜抗癲癇藥物,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對動物的藥理研究發現本品對各種癲癇的實驗模型(全身性和部分性)均有抗驚厥作用。同樣本品被發現對人的各種類型癲癇發作有抑制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機理可能與增加γ氨基丁酸的濃度有關。
用于治療全身性及部分發作性癲癇,以及特殊類型的綜合癥。亦可用于治療與雙相情感障礙相關的躁狂發作。嚴禁用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個人或家族有嚴重肝炎史,特別是藥物所致肝炎對丙戊酸鈉過敏者卟啉癥。
注意事項如肝功能異常發生時情況:極個別有報導嚴重肝損害甚至死亡。最高危的病人,特別是接受多種癲癇藥治療者,有嚴重癲癇發作的嬰兒和3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那些伴有腦損害,精神遲滯和或遺傳代謝或退化性疾病者。3歲以后,發生率明顯下降,并隨年齡增長而進一步下降。在大多數病例,肝損害在治療頭六個月里出現。可疑癥狀:臨床癥狀是早期診斷的依據。特別是黃疸出現之前,出現下列癥狀應考慮到肝臟功能損害的可能,特別是那些高危病人。
非特異性癥狀:通常突然出現,如乏力、厭食、嗜睡、思睡,有時伴有反復嘔吐和腹痛。癲癇復發。應告誡病人(或患兒家屬),當有上述癥狀出現時,應及時報告醫生,并立即進行臨床檢查及肝功能檢查。觀察:在治療前應進行肝功能檢查,在治療頭6個月內也應定期作肝功能監測。在一般檢查中,反映蛋白合成的試驗,特別是凝血酶原率最為相關。當確定在異常的低凝血酶原率,特別是伴有其它生化異常(纖維蛋白原和凝血因子明顯降低,膽紅素增加和轉氨酶升高)需要停止本品治療。作為預防措施,如病人同時服用水楊酸鹽也應停用,因為這些藥物的代謝途徑是相同的。在治療開始之前或手術前和自發性挫傷或出血時應查血常規,血細胞計數,包括血小板計數,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見不良反應)。在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游離血清丙戊酸水平增高,因而需要減少本品的劑量。偶有報導應用時常出現免疫功能異常,在系統性紅班狼瘡的病人使用時,需要權衡本品的利弊。偶有胰腺炎報導。因此當服用本品病人患急性腹疼時,應查血清淀粉酶。
每日劑量應根據病人年齡及體重來定,而且,應考慮到對丙戊酸的廣泛個體敏感性差異。每日劑量、血清濃度和療效之間相互關系尚未建立。
1、最佳劑量需根據臨床反應來確定:當發作不能控制或懷疑有副作用發生時,除臨床監測外,要考慮做丙戊酸鈉血漿濃度水平的測定,已報導有效范圍為40-100mg/l(300-700μm0l/l)。
2、初始治療給藥方法(口服):在沒有接受其它抗癲癇藥的病人,每2-3天間隔增加藥物劑量,1周內達到最佳劑量。在以前已接受其它抗癲癇藥物的病人,德巴金要緩慢增加劑量,在2周內達到最佳劑量,其它治療逐漸減少至停用。如需加用其它抗癲癇藥物,應逐漸加入(見藥物相互作用)。
3、推薦用法劑量:最初每日劑量通常為10-50mg/kg,然后劑量調整到最佳劑量(見德巴金初始治療)。一般劑量為20-30mg/kg,但是,當用此劑量范圍不能控制發作時,可進一步增加至足夠劑量。如果病人每日用量超過50mg/kg,應對病人仔細監測(見注意事項)。
4、兒童:通常劑量每日300mg。成人:通常劑量為20-30mg/kg/d。
5、老年人:盡管德巴金的藥代動力學有所變化,臨床意義不大,但要根據控制發作來決定劑量。
德巴金丙戊酸鈉緩釋片是處方藥,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