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柏地黃丸的臨床應用及知柏地黃丸與六味地黃丸的區別
2017-08-30
來源:網絡
知柏地黃丸的功效:
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干咽痛,耳鳴,小便短赤。
主治:肝腎陰虛,虛火上炎證。頭目昏眩,耳鳴耳聾,虛火牙痛,五心煩熱,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骨蒸潮熱,盜汗顴紅,咽干口燥,舌質紅,脈細數。
知柏地黃丸的作用:
治療肝腎陰虛,虛火上炎證。頭目昏眩,耳鳴耳聾,虛火牙痛,五心煩熱,腰膝酸痛,骨蒸潮熱,盜汗顴紅,咽干口燥,舌質紅,脈細數。除知柏地黃丸主癥外,對于腎陰虛損、陰虛火旺引起的神經衰弱,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眩暈、高血壓、腎病綜合癥、尿路感染、更年期綜合癥、氨基甙類藥物引起的耳毒性癥狀、頑固性盜汗等病癥,均有明顯的治療和改善癥狀作用。對于服用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所出現的陰虛火旺癥狀也有減輕作用。
用法與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格:大蜜丸每丸重9g
區別之一:成分和性狀不同
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六味藥物組成,它是其他地黃丸的組方基礎;知柏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組成成分基礎上加了知母、黃柏兩味清火效果更強的中藥。知柏地黃丸為常用中成藥,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帶酸苦。六味地黃丸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而酸。
區別之二:藥性偏重不同
知柏地黃丸和六味地黃丸都是滋補腎臟的良藥,但是兩者的功能偏重不同。六味地黃丸以滋陰補腎為主,配方比較溫和,用于治療因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所致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盜汗等癥。現代醫學常用于慢性腎炎,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療。知柏地黃丸則重用了清火的藥物,兼有滋陰清熱的功效,主治陰虛火旺所致的潮熱盜汗,耳鳴遺精,小便短少,口干咽燥等癥,現代醫學常用于隱性血尿、慢性泌尿系感染、慢性咽炎等。
區別之三:主治不同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就是滋陰補腎,主治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盜汗。
知柏地黃丸的功效就是滋陰清熱,主治潮熱盜汗,耳鳴遺精,口干咽燥。
知柏地黃丸的組成:由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茱萸、牡丹此、山藥、茯苓、澤瀉組成。
知 母--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盜汗骨蒸。
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早白。
山茱萸一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瘦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牡丹皮一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用于溫毒發斑,吐血贓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茯 苓--利水滲溫,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澤 瀉--利小便,清濕熱。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血脂癥。
(1)治療單發性甲狀腺結節
應用知柏地黃丸治療單發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效果顯著。方法:單純口服知柏地黃丸,每次9克,或濃縮丸,每次8粒,每天3次,90天為1個療程,大部分患者在用藥1個療程后便有療效。
(2)治療腎虛失固型遺精
應用知柏地黃丸治療腎虛失固型遺精有良好的療效。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每次2丸。每天早、中、晚各1次,溫開水送服,20天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避免勞累過度。
(3)治療男性不育癥的作用
應用知柏地黃丸治療陰虛火旺所致男性不育癥患者也有一定的作用。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每次2丸,每天早、晚各服1次,溫開水送服。30天為1個療程,一般服1到2個療程即可見效服藥期間,宜戒房事。
(4)治療腎病綜合征的作用
本病為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臨床癥候群,臨床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和不同程度的水腫。腎病綜合征在祖國醫學中多屬"水腫"、"虛勞"、"腰痛"等范疇。應用知柏地黃丸治療腎病綜合征,效果頗佳。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每次2丸,每天3次.溫開水送服1
5天為1個療程。一般用藥1周左右開始收到效果。
(5)治療頑固性盜汗的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是由于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所致。祖國醫學稱頑固性盜汗為肺氣不足、營衛不和、陰虛火旺而引起。用知柏地黃丸治療頑固性盜汗,收到較好效果。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每次2丸,早、晚各服1次,10天為1個療程。
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干咽痛,耳鳴,小便短赤。
主治:肝腎陰虛,虛火上炎證。頭目昏眩,耳鳴耳聾,虛火牙痛,五心煩熱,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骨蒸潮熱,盜汗顴紅,咽干口燥,舌質紅,脈細數。
知柏地黃丸的作用:
治療肝腎陰虛,虛火上炎證。頭目昏眩,耳鳴耳聾,虛火牙痛,五心煩熱,腰膝酸痛,骨蒸潮熱,盜汗顴紅,咽干口燥,舌質紅,脈細數。除知柏地黃丸主癥外,對于腎陰虛損、陰虛火旺引起的神經衰弱,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眩暈、高血壓、腎病綜合癥、尿路感染、更年期綜合癥、氨基甙類藥物引起的耳毒性癥狀、頑固性盜汗等病癥,均有明顯的治療和改善癥狀作用。對于服用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所出現的陰虛火旺癥狀也有減輕作用。
用法與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格:大蜜丸每丸重9g
區別之一:成分和性狀不同
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六味藥物組成,它是其他地黃丸的組方基礎;知柏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組成成分基礎上加了知母、黃柏兩味清火效果更強的中藥。知柏地黃丸為常用中成藥,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帶酸苦。六味地黃丸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而酸。
區別之二:藥性偏重不同
知柏地黃丸和六味地黃丸都是滋補腎臟的良藥,但是兩者的功能偏重不同。六味地黃丸以滋陰補腎為主,配方比較溫和,用于治療因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所致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盜汗等癥。現代醫學常用于慢性腎炎,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療。知柏地黃丸則重用了清火的藥物,兼有滋陰清熱的功效,主治陰虛火旺所致的潮熱盜汗,耳鳴遺精,小便短少,口干咽燥等癥,現代醫學常用于隱性血尿、慢性泌尿系感染、慢性咽炎等。
區別之三:主治不同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就是滋陰補腎,主治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盜汗。
知柏地黃丸的功效就是滋陰清熱,主治潮熱盜汗,耳鳴遺精,口干咽燥。
知柏地黃丸的組成:由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茱萸、牡丹此、山藥、茯苓、澤瀉組成。
知 母--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盜汗骨蒸。
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早白。
山茱萸一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瘦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牡丹皮一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用于溫毒發斑,吐血贓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茯 苓--利水滲溫,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澤 瀉--利小便,清濕熱。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血脂癥。
(1)治療單發性甲狀腺結節
應用知柏地黃丸治療單發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效果顯著。方法:單純口服知柏地黃丸,每次9克,或濃縮丸,每次8粒,每天3次,90天為1個療程,大部分患者在用藥1個療程后便有療效。
(2)治療腎虛失固型遺精
應用知柏地黃丸治療腎虛失固型遺精有良好的療效。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每次2丸。每天早、中、晚各1次,溫開水送服,20天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避免勞累過度。
(3)治療男性不育癥的作用
應用知柏地黃丸治療陰虛火旺所致男性不育癥患者也有一定的作用。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每次2丸,每天早、晚各服1次,溫開水送服。30天為1個療程,一般服1到2個療程即可見效服藥期間,宜戒房事。
(4)治療腎病綜合征的作用
本病為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臨床癥候群,臨床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和不同程度的水腫。腎病綜合征在祖國醫學中多屬"水腫"、"虛勞"、"腰痛"等范疇。應用知柏地黃丸治療腎病綜合征,效果頗佳。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每次2丸,每天3次.溫開水送服1
5天為1個療程。一般用藥1周左右開始收到效果。
(5)治療頑固性盜汗的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是由于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所致。祖國醫學稱頑固性盜汗為肺氣不足、營衛不和、陰虛火旺而引起。用知柏地黃丸治療頑固性盜汗,收到較好效果。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每次2丸,早、晚各服1次,10天為1個療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