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酸片說明書及使用方法
2017-04-12
來源:網絡
英文名:Folic Acid Tablets
本品含葉酸(C19H19N7O6)應為標示量的90.0%~110.0 %。 本品為黃色或橙黃色片。 葉酸片每片含主要成分葉酸0.4毫克。輔料為澱粉、乳糖、硬脂酸鎂。[1]
(1) 取本品的細粉適量(約相當於葉酸0.4mg ),加0.4 %氫氧化鈉溶液20ml,振搖使葉酸溶解,濾過;取濾液10ml,照葉酸項下的鑒別(1) 項試驗,顯相同的反應。 (2) 取上述剩餘的濾液,加等量的0.4 %氫氧化鈉溶液稀釋后,照葉酸項下的鑒別(2) 項試驗,顯相同的結果。 含量均勻度 取本品1 片,照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自「置25ml量瓶中」起,依法測定,並計算含量,應符合規定(附錄Ⅹ E)。溶出度 取本品,照溶出度測定法(附錄Ⅹ C第一法),以磷酸鹽緩衝液(PH6.8)900ml為溶劑,轉速為每分鐘100轉,依法操作,經45分鐘時,取溶液適量,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葉酸對照品適量,用磷酸鹽緩衝液(PH6.8)溶液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6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取上述兩種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ⅣA),在281nm的波長處分別測定吸收度,計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為標示量的70%,應符合規定。 其他 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取本品50片(0.4mg規格)或20片(5mg規格),精密稱定,研細,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於葉酸5mg),置25ml量瓶中,加0.5%氨溶液約15ml,置熱水浴中加熱20分鐘,時時振搖使葉酸溶解,放冷,精密加入內標溶液(製備同葉酸含量測定項下)5ml ,用同一溶劑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照葉酸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測定,即得。 方法名稱: 葉酸片-葉酸-高效液相色譜法
應用範圍: 本方法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葉酸片中葉酸的含量。
方法原理: 供試品研細,經氨溶液溶解后,用水定量稀釋,進入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色譜分離,用紫外吸收檢測器,于波長254nm處檢測葉酸的峰面積,計算出其含量。
2.1 流動相:以磷酸二氫鉀6.8g與0.1mol/L氫氧化鉀溶液70mL,加水稀釋至850mL,並調節pH值至6.3±0.1,加甲醇80mL,用水稀釋成1000mL的溶液
精密稱取葉酸對照品約5mg,置25mL量瓶中,加0.5%氨溶液約15mL溶解后,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為對照品溶液。
取本品50片(0.4mg規格)或20片(5mg規格),精密稱定,研細,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於葉酸5mg),置25mL量瓶中,加0.5%氨溶液約15mL,置熱水浴中加熱20分鐘,時時振搖使葉酸溶解,放冷,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續濾液即為供試品溶液。
注:「精密稱取」系指稱取重量應準確至所稱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體積的準確度應符合國家標準中對該體積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驟: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20m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用紫外吸收檢測器于波長254nm處測定葉酸(C19H19N7O6)的峰面積,計算出其含量。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國家藥典委員會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版,一部,p.109。 同葉酸。 (1)0.4mg (2)5mg 0.4毫克小劑量葉酸片與5毫克葉酸片的區別:
0.4毫克小劑量葉酸片,在2000版藥典用法用量中明確為「預防用藥」,主要用作預防神經管畸形的初發和再發;而且能夠起到預防孕婦貧血、重度妊娠反應、自然流產和促進胎兒中樞神經系統正常發育,預防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等作用。
5毫克葉酸片,為「治療用藥」,主要用作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5毫克葉酸片不可替代0.4毫克小劑量葉酸片進行服用。
婦女從懷孕前一個月至懷孕后三個月末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的效果最好,此時是胎兒中樞神經的發育時期。由於我國育齡婦女體內葉酸水平普遍較低,而且婦女懷孕后體內葉酸水平將隨孕期增加而逐步降低,因此婦女從結婚時或計劃懷孕時開始服用,直到孕后三個月末比較合適,更早開始服用和延長服用時間對婦女本身也是有益的。經產婦再次懷孕時,也應從孕前1-3個月開始服用,以預防神經管畸形的發生,有條件的孕婦可在整個孕期和哺乳期堅持服用,以利母體 健康 ,胎兒及新生兒的成長發育。 遮光,密封保存。 N-[4-[(2-氨基-4-氧代-1,4-二氫-6-蝶啶)甲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
分子量:441.40 葉酸系由蝶啶、對氨基苯甲酸及谷氨酸的殘基組成的水溶性B族維生素,為機體細胞生長和繁殖必須物質。存在於肝、腎、酵母及綠葉菜蔬如豆類、菠菜、番茄、胡蘿蔔等內,現已能人工合成。葉酸經二氫葉酸還原酶及維生素B12的作用,形成四氫葉酸(THFA),後者與多種一碳單位(包括CH3、CH2、CHO等)結合成四氫葉酸類輔酶,傳遞一碳單位,參與體內很多重要反應及核酸和氨基酸的合成。THFA在絲氨酸轉羥基酶的作用下,形成N5,10甲烯基四氫葉酸,能促使尿嘧啶核苷酸(dUMP)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後者可參與細胞的DNA合成,促進細胞的分裂與成熟。在DNA合成過程中,脫氧尿苷酸轉變為脫氧胸苷酸,其間所需的甲基由亞甲基四氫葉酸提供。葉酸缺乏時,DNA合成減慢,但RNA合成不受影響,結果在骨髓中生成細胞體積較大而細胞核發育較幼稚的血細胞,尤以紅細胞最為明顯,及時補充可有治療效應。 口服後主要以還原型式在空腸近端吸收,5~20分鐘即出現于血中,一小時后達高峰,其t1/2約為0.7小時。貧血患者吸收速度較正常人快。葉酸由門靜脈進入肝臟,以N5-甲基四氫葉酸的形式儲存于肝臟中和分佈到其他組織器官,在肝臟中儲存量約為全身總量的1/3~1/2。治療量的葉酸約90%自尿中排泄,大劑量注射后2小時,即有20%~30%出現于尿中。 ⑴各種原因引起的葉酸缺乏及葉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紅細胞貧血;⑵妊娠期、哺乳期婦女預防給葯;⑶慢性溶血性貧血所致的葉酸缺乏;(4)減低妊娠反應。(5)可以預防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病,預防老年癡呆和其他癌癥,降低發生率。(6)減少和預防婦女乳腺癌和宮頸癌的發生幾率。
[2] 口服:成人,一次5~10mg,一日15~30mg,直至血象恢復正常;兒童,一次5mg,一日3次(或一日5~15mg,分3次);預防用:一次0.4mg,一日一次。 在腎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很少發生中毒反應。偶可見過敏反應,葉酸的過敏反應嚴重的一些癥狀包括皮疹,瘙癢,腫脹,頭暈,呼吸困難。如果注意到任何不正常,就應該馬上求醫。個別病人長期大量服用葉酸可出現厭食,噁心,腹脹等胃腸道癥狀。大量服用葉酸時,可出現黃色尿。葉酸口服可很快改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但不能阻止因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神經損害的進展,且若仍大劑量服用葉酸,可進一步降低血清中維生素B12含量,反使神經損害向不可逆轉方面發展。 科學研究表明,成年人每日需要葉酸400微克,孕婦每日需要800微克。一般來說,超出成人最低需要量20倍也不會引起中毒,如果補充葉酸過量,可能會出現下列副作用:
1. 如果口服葉酸超過350毫克,可能引起鋅缺乏癥狀,鋅缺乏會導致胎兒發育遲緩、兒童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鋅元素缺乏還會導致男性精子質量下降等。
2. 如果服用葉酸期間,同時服用了抗驚厥類藥物,葉酸可能會幹擾藥物功效,引發患者驚厥。
3.過量攝入葉酸會掩蓋維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現,而導致神經系統受損害。
因此建議大家在醫生指導下適量補充葉酸,不要盲目攝入。[3] 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細胞貧血不能單用葉酸治療。 (1)靜脈注射較易致不良反應,故不宜採用;肌內注射時,不宜與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同管注射;(2)口服大劑量葉酸,可以影響微量元素鋅的吸收;(3)診斷明確后再用藥。若為試驗性治療,應用生理量(一日0.5mg)口服;(4)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常合併缺鐵,應同時補充鐵,並補充蛋白質及其他B族維生素;(5)惡性貧血及疑有維生素B12缺乏的病人,不單獨用葉酸,因這樣會加重維生素B12的負擔和神經系統癥狀。(6)一般不用維持治療,除非是吸收不良的病人; 可應用本品 ⑴大劑量葉酸能拮抗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和撲米酮的抗癲癇作用,可使癲癇發作的臨界值明顯降低,並使敏感患者的發作次數增多;⑵口服大劑量葉酸,可以影響微量元素鋅的吸收。 ⑴因大劑量葉酸能拮抗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和撲米酮的抗癲癇作用,可使癲癇發作的臨界值明顯降低,並使敏感患者的發作次數增多。因此,這些病人應用的葉酸劑量不應當超過1mg,主張不超過400μg為宜,以免影響病情; 貧血、血癌、低血壓、血糖過低、手術前後受傷、孕婦產婦、經痛、 小孩 。[4] 問:我近段時間準備要孩子,聽說最好提前補葉酸,我就去一家藥店買斯利安葉酸片,價格為八元多。但店員說這種葉酸片不如另一種含鐵的葉酸片好,懷孕的女性一般都會缺鐵。我一看那種98元一瓶。請問專家葉酸不能通過食療滿足嗎,有必要買含鐵的葉酸片嗎?
答:孕婦缺乏葉酸,可導致胎兒出現神經管畸形,如常見的無腦畸形和脊柱裂等。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及唇齶裂,也可能與葉酸缺乏有關。由於蔬菜普遍吃得不足,北方女性更容易缺乏葉酸。同時由於綠色葉菜里富含的葉酸不穩定,遇光、遇熱容易失去活性,除了生吃,一般爆炒、做湯都會導致葉酸大量損失,所以單純從食物中獲取葉酸可能滿足不了人體需要。尤其是孕期女性,更應該常規補充葉酸,一般來說是從孕前3個月到孕后3個月,根據推薦量補充。
鐵也是女性容易缺乏的,但不是必須補的,要看個人體質。可以去醫院查一下最普通的血常規,看看是否為缺鐵性貧血。一般來說,如果飲食豐富,每天吃一定量的紅肉(推薦量為100-200克),如牛肉、羊肉、豬肉,基本就可以滿足需要了。懷孕到中後期,孕婦對營養的要求逐漸增加,可能需要補充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合劑,可根據醫生的建議補充。總之對營養補充有兩個原則:一是能從普通食物補充的就不要用營養補充劑;二是要注意用量,過猶不及,缺乏和過量同樣可能對人體產生副作用。 葉酸缺乏時,脫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變受阻,細胞內DNA合成減少,細胞的分裂成熟發生障礙,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的臨床表現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細胞性貧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以及消化道癥狀如食慾減退、腹脹、腹瀉及舌炎等,以舌炎最為突出,舌質紅、舌乳頭萎縮、表面光滑,俗稱「牛肉舌」,伴疼痛。維生素B12缺乏時常伴神經系統表現,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覺障礙、行走困難等周圍神經炎、亞急性或慢性脊髓后側索聯合變性表現;後者多見於惡性貧血,小兒和老年患者常出現精神癥狀,如無欲、嗜睡或精神錯亂。
葉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變,補充葉酸即可消失。孕婦缺乏葉酸,可使先兆子癇、胎盤剝離的發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紅細胞貧血的孕婦易出現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早產及新生兒低出生體重。懷孕早期缺乏葉酸,還易引起胎兒神經管畸形(如脊柱裂、無腦畸形等)。葉酸缺乏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從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險性。小腸 疾病 能幹擾食物葉酸的吸收和經肝腸循環的再循環過程,故葉酸缺乏是小腸疾病常見的一種併發癥。
本品含葉酸(C19H19N7O6)應為標示量的90.0%~110.0 %。 本品為黃色或橙黃色片。 葉酸片每片含主要成分葉酸0.4毫克。輔料為澱粉、乳糖、硬脂酸鎂。[1]
(1) 取本品的細粉適量(約相當於葉酸0.4mg ),加0.4 %氫氧化鈉溶液20ml,振搖使葉酸溶解,濾過;取濾液10ml,照葉酸項下的鑒別(1) 項試驗,顯相同的反應。 (2) 取上述剩餘的濾液,加等量的0.4 %氫氧化鈉溶液稀釋后,照葉酸項下的鑒別(2) 項試驗,顯相同的結果。 含量均勻度 取本品1 片,照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自「置25ml量瓶中」起,依法測定,並計算含量,應符合規定(附錄Ⅹ E)。溶出度 取本品,照溶出度測定法(附錄Ⅹ C第一法),以磷酸鹽緩衝液(PH6.8)900ml為溶劑,轉速為每分鐘100轉,依法操作,經45分鐘時,取溶液適量,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葉酸對照品適量,用磷酸鹽緩衝液(PH6.8)溶液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6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取上述兩種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ⅣA),在281nm的波長處分別測定吸收度,計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為標示量的70%,應符合規定。 其他 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取本品50片(0.4mg規格)或20片(5mg規格),精密稱定,研細,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於葉酸5mg),置25ml量瓶中,加0.5%氨溶液約15ml,置熱水浴中加熱20分鐘,時時振搖使葉酸溶解,放冷,精密加入內標溶液(製備同葉酸含量測定項下)5ml ,用同一溶劑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照葉酸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測定,即得。 方法名稱: 葉酸片-葉酸-高效液相色譜法
應用範圍: 本方法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葉酸片中葉酸的含量。
方法原理: 供試品研細,經氨溶液溶解后,用水定量稀釋,進入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色譜分離,用紫外吸收檢測器,于波長254nm處檢測葉酸的峰面積,計算出其含量。
2.1 流動相:以磷酸二氫鉀6.8g與0.1mol/L氫氧化鉀溶液70mL,加水稀釋至850mL,並調節pH值至6.3±0.1,加甲醇80mL,用水稀釋成1000mL的溶液
精密稱取葉酸對照品約5mg,置25mL量瓶中,加0.5%氨溶液約15mL溶解后,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為對照品溶液。
取本品50片(0.4mg規格)或20片(5mg規格),精密稱定,研細,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於葉酸5mg),置25mL量瓶中,加0.5%氨溶液約15mL,置熱水浴中加熱20分鐘,時時振搖使葉酸溶解,放冷,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續濾液即為供試品溶液。
注:「精密稱取」系指稱取重量應準確至所稱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體積的準確度應符合國家標準中對該體積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驟: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20m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用紫外吸收檢測器于波長254nm處測定葉酸(C19H19N7O6)的峰面積,計算出其含量。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國家藥典委員會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版,一部,p.109。 同葉酸。 (1)0.4mg (2)5mg 0.4毫克小劑量葉酸片與5毫克葉酸片的區別:
0.4毫克小劑量葉酸片,在2000版藥典用法用量中明確為「預防用藥」,主要用作預防神經管畸形的初發和再發;而且能夠起到預防孕婦貧血、重度妊娠反應、自然流產和促進胎兒中樞神經系統正常發育,預防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等作用。
5毫克葉酸片,為「治療用藥」,主要用作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5毫克葉酸片不可替代0.4毫克小劑量葉酸片進行服用。
婦女從懷孕前一個月至懷孕后三個月末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的效果最好,此時是胎兒中樞神經的發育時期。由於我國育齡婦女體內葉酸水平普遍較低,而且婦女懷孕后體內葉酸水平將隨孕期增加而逐步降低,因此婦女從結婚時或計劃懷孕時開始服用,直到孕后三個月末比較合適,更早開始服用和延長服用時間對婦女本身也是有益的。經產婦再次懷孕時,也應從孕前1-3個月開始服用,以預防神經管畸形的發生,有條件的孕婦可在整個孕期和哺乳期堅持服用,以利母體 健康 ,胎兒及新生兒的成長發育。 遮光,密封保存。 N-[4-[(2-氨基-4-氧代-1,4-二氫-6-蝶啶)甲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
分子量:441.40 葉酸系由蝶啶、對氨基苯甲酸及谷氨酸的殘基組成的水溶性B族維生素,為機體細胞生長和繁殖必須物質。存在於肝、腎、酵母及綠葉菜蔬如豆類、菠菜、番茄、胡蘿蔔等內,現已能人工合成。葉酸經二氫葉酸還原酶及維生素B12的作用,形成四氫葉酸(THFA),後者與多種一碳單位(包括CH3、CH2、CHO等)結合成四氫葉酸類輔酶,傳遞一碳單位,參與體內很多重要反應及核酸和氨基酸的合成。THFA在絲氨酸轉羥基酶的作用下,形成N5,10甲烯基四氫葉酸,能促使尿嘧啶核苷酸(dUMP)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後者可參與細胞的DNA合成,促進細胞的分裂與成熟。在DNA合成過程中,脫氧尿苷酸轉變為脫氧胸苷酸,其間所需的甲基由亞甲基四氫葉酸提供。葉酸缺乏時,DNA合成減慢,但RNA合成不受影響,結果在骨髓中生成細胞體積較大而細胞核發育較幼稚的血細胞,尤以紅細胞最為明顯,及時補充可有治療效應。 口服後主要以還原型式在空腸近端吸收,5~20分鐘即出現于血中,一小時后達高峰,其t1/2約為0.7小時。貧血患者吸收速度較正常人快。葉酸由門靜脈進入肝臟,以N5-甲基四氫葉酸的形式儲存于肝臟中和分佈到其他組織器官,在肝臟中儲存量約為全身總量的1/3~1/2。治療量的葉酸約90%自尿中排泄,大劑量注射后2小時,即有20%~30%出現于尿中。 ⑴各種原因引起的葉酸缺乏及葉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紅細胞貧血;⑵妊娠期、哺乳期婦女預防給葯;⑶慢性溶血性貧血所致的葉酸缺乏;(4)減低妊娠反應。(5)可以預防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病,預防老年癡呆和其他癌癥,降低發生率。(6)減少和預防婦女乳腺癌和宮頸癌的發生幾率。
[2] 口服:成人,一次5~10mg,一日15~30mg,直至血象恢復正常;兒童,一次5mg,一日3次(或一日5~15mg,分3次);預防用:一次0.4mg,一日一次。 在腎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很少發生中毒反應。偶可見過敏反應,葉酸的過敏反應嚴重的一些癥狀包括皮疹,瘙癢,腫脹,頭暈,呼吸困難。如果注意到任何不正常,就應該馬上求醫。個別病人長期大量服用葉酸可出現厭食,噁心,腹脹等胃腸道癥狀。大量服用葉酸時,可出現黃色尿。葉酸口服可很快改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但不能阻止因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神經損害的進展,且若仍大劑量服用葉酸,可進一步降低血清中維生素B12含量,反使神經損害向不可逆轉方面發展。 科學研究表明,成年人每日需要葉酸400微克,孕婦每日需要800微克。一般來說,超出成人最低需要量20倍也不會引起中毒,如果補充葉酸過量,可能會出現下列副作用:
1. 如果口服葉酸超過350毫克,可能引起鋅缺乏癥狀,鋅缺乏會導致胎兒發育遲緩、兒童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鋅元素缺乏還會導致男性精子質量下降等。
2. 如果服用葉酸期間,同時服用了抗驚厥類藥物,葉酸可能會幹擾藥物功效,引發患者驚厥。
3.過量攝入葉酸會掩蓋維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現,而導致神經系統受損害。
因此建議大家在醫生指導下適量補充葉酸,不要盲目攝入。[3] 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細胞貧血不能單用葉酸治療。 (1)靜脈注射較易致不良反應,故不宜採用;肌內注射時,不宜與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同管注射;(2)口服大劑量葉酸,可以影響微量元素鋅的吸收;(3)診斷明確后再用藥。若為試驗性治療,應用生理量(一日0.5mg)口服;(4)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常合併缺鐵,應同時補充鐵,並補充蛋白質及其他B族維生素;(5)惡性貧血及疑有維生素B12缺乏的病人,不單獨用葉酸,因這樣會加重維生素B12的負擔和神經系統癥狀。(6)一般不用維持治療,除非是吸收不良的病人; 可應用本品 ⑴大劑量葉酸能拮抗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和撲米酮的抗癲癇作用,可使癲癇發作的臨界值明顯降低,並使敏感患者的發作次數增多;⑵口服大劑量葉酸,可以影響微量元素鋅的吸收。 ⑴因大劑量葉酸能拮抗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和撲米酮的抗癲癇作用,可使癲癇發作的臨界值明顯降低,並使敏感患者的發作次數增多。因此,這些病人應用的葉酸劑量不應當超過1mg,主張不超過400μg為宜,以免影響病情; 貧血、血癌、低血壓、血糖過低、手術前後受傷、孕婦產婦、經痛、 小孩 。[4] 問:我近段時間準備要孩子,聽說最好提前補葉酸,我就去一家藥店買斯利安葉酸片,價格為八元多。但店員說這種葉酸片不如另一種含鐵的葉酸片好,懷孕的女性一般都會缺鐵。我一看那種98元一瓶。請問專家葉酸不能通過食療滿足嗎,有必要買含鐵的葉酸片嗎?
答:孕婦缺乏葉酸,可導致胎兒出現神經管畸形,如常見的無腦畸形和脊柱裂等。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及唇齶裂,也可能與葉酸缺乏有關。由於蔬菜普遍吃得不足,北方女性更容易缺乏葉酸。同時由於綠色葉菜里富含的葉酸不穩定,遇光、遇熱容易失去活性,除了生吃,一般爆炒、做湯都會導致葉酸大量損失,所以單純從食物中獲取葉酸可能滿足不了人體需要。尤其是孕期女性,更應該常規補充葉酸,一般來說是從孕前3個月到孕后3個月,根據推薦量補充。
鐵也是女性容易缺乏的,但不是必須補的,要看個人體質。可以去醫院查一下最普通的血常規,看看是否為缺鐵性貧血。一般來說,如果飲食豐富,每天吃一定量的紅肉(推薦量為100-200克),如牛肉、羊肉、豬肉,基本就可以滿足需要了。懷孕到中後期,孕婦對營養的要求逐漸增加,可能需要補充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合劑,可根據醫生的建議補充。總之對營養補充有兩個原則:一是能從普通食物補充的就不要用營養補充劑;二是要注意用量,過猶不及,缺乏和過量同樣可能對人體產生副作用。 葉酸缺乏時,脫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變受阻,細胞內DNA合成減少,細胞的分裂成熟發生障礙,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的臨床表現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細胞性貧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以及消化道癥狀如食慾減退、腹脹、腹瀉及舌炎等,以舌炎最為突出,舌質紅、舌乳頭萎縮、表面光滑,俗稱「牛肉舌」,伴疼痛。維生素B12缺乏時常伴神經系統表現,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覺障礙、行走困難等周圍神經炎、亞急性或慢性脊髓后側索聯合變性表現;後者多見於惡性貧血,小兒和老年患者常出現精神癥狀,如無欲、嗜睡或精神錯亂。
葉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變,補充葉酸即可消失。孕婦缺乏葉酸,可使先兆子癇、胎盤剝離的發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紅細胞貧血的孕婦易出現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早產及新生兒低出生體重。懷孕早期缺乏葉酸,還易引起胎兒神經管畸形(如脊柱裂、無腦畸形等)。葉酸缺乏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從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險性。小腸 疾病 能幹擾食物葉酸的吸收和經肝腸循環的再循環過程,故葉酸缺乏是小腸疾病常見的一種併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