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一区一区三区四区,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婷婷,老色鬼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视频一区中文

根據國家規定,OTC藥品、處方藥非質量問題,一經售出暫不支持退換貨。藥品包裝更換頻繁,實際包裝以收到實物為準! 另外按藥監局規定:請憑處方箋進行處方藥的需求登記。謝謝配合!
當前位置: 云開藥網> 藥品> 蒙脫石散> 蒙脫石散作用與功效> 蒙脫石散治療腹瀉需配合一些飲食療法加以配合

蒙脫石散治療腹瀉需配合一些飲食療法加以配合

2017-04-14 來源:網絡
蒙脫石散 治療腹瀉需配合一些飲食療法加以配合
腹瀉患兒在服藥的同時,如果家長能懂一些飲食療法加以配合,對于患兒盡快痊愈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向大家推薦幾種方法:   ①體弱小兒可用山藥60克,加水200 毫升,煮水飲用,1日2~3次,每次40~60毫升,以健脾利濕。   ②苡米粥:苡米15克(炒) ,大米30克,水適量,先將水煮沸,然后加入苡米和大米再煮,熟后先服食少量,然后逐漸增多。   ③炮姜粥:炮姜(或干姜)5克,大米30克,共煮粥,熟后去姜,咸甜均可,適用于脾胃虛寒性腹瀉。   ④糯米固腸粥:糯米(炒)30克,懷山藥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許、白糖適量溫服,具有健脾暖胃、溫中止瀉之功,適用于脾胃虛寒泄瀉。   ⑤赤小豆粥:赤小豆 20克,白米20克,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熬粥,加入白糖可服用。適用于單純性消化不良。   ⑥扁豆粟米粥:扁豆30克,黨參10克,粟米50克。先將扁豆、黨參同煎,去渣取汁,入粟米煮粥。適用于脾虛泄瀉。   ⑦芡實粥:芡實米50克,白糖適量,將芡實米煮爛為宜,粥成加白糖少許。適用于脾虛瀉。   ⑧山藥扁豆粥:鮮山藥去皮切片30克,白扁豆 15 克,白米30克,白糖適量。先煮白米、白扁豆,繼入山藥片,煮粥,加糖,適用于濕熱瀉。   ⑨ 大棗木香湯:大棗6枚,木香4克,大棗去核先煎,數沸后入木香再煮片刻,去渣溫服,具有和脾胃、燥濕止瀉功效,適于脾虛氣滯之久瀉。   10烏梅煎湯代茶:烏梅性味酸澀平,入肝、脾、肺、大腸經,有澀腸止瀉,生津止瀉之功,主治久瀉久痢,煩渴口干等癥。故烏梅煎湯代茶飲,對于泄瀉日久,口渴傷陰的病者適宜。   11蘋果泥:蘋果是堿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和收斂作用。食法有兩種:①把紅香蕉蘋果或黃香蕉蘋果一切兩瓣,用調羹刮泥喂孩子。②將洗凈蘋果連核切成小塊,在沸水中煮3~5分鐘,然后滴入1~2滴高粱酒,具有 止痛 活血,收斂大便內水分的作用。   12胡蘿卜泥:將胡蘿卜洗凈切絲,煮熟搗爛如泥,可根據口味適當加入調味品。因為胡蘿卜是堿性食品,含β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還含有果膠,有促進大便成形及吸附腸粘膜細菌和毒素的作用。   13淮山雞內金鱔魚湯:黃鱔12 5克,雞內金5克,懷山藥10克,生姜2片。將黃鱔活殺,去內臟后洗凈切段,用開水洗去魚腥。雞內金、懷山藥洗凈。起油鍋,用姜爆黃鱔肉,濺白酒少許,加清水適量,倒入鍋內,加雞內金、懷山藥,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 小時,調味,飲湯。適用于傷食型腹瀉。   14健脾飲:橘皮5克,荷葉1/4張,山楂3克,麥芽10克,白糖少許。可用于乳食積滯所致腹瀉。   15馬齒莧粥:馬齒莧20克,粳米30 克。先將馬齒莧洗凈晾干,將粳米加入適量清水,煮成粥,加入馬齒莧,煮沸食用。也可酌加食鹽,或白糖調味。隨意食用。適于濕熱內蘊所致腹瀉。   16荔枝粥:干荔枝5枚,粳米或糯米50克。將干荔枝去皮洗凈,粳米淘凈,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即可。5天為1療程,每日1次。用于脾腎陽虛型久瀉。
治療一般嬰兒腹瀉的飲食原則是,減少膳食量以減輕腸道負擔,限制脂肪以防止低級脂肪酸刺激腸壁,限制碳水化合物以防止腸內容物發酵的產物促使腸道蠕動增加。換言之,即給以清淡飲食,以利腸道修復。
  胡蘿卜常用作治療腹瀉的食物。使用時需將胡蘿卜制成泥,再加水成胡蘿卜湯。500克胡蘿卜制成湯1000毫升,約4飯碗。這種胡蘿卜湯所含熱能較低,每1000毫升約為300千卡,含脂肪也極低僅0.2%,又富有鹼性,含有果膠,有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細菌及毒素的作用。所以小兒腹瀉初期,如以胡蘿卜湯治療,可收到較好的效果。蘋果纖維較細,對腸道刺激少,且富有鹼性,含有果膠,有吸附作用,所含鞣酸又具有收斂作用,而且所含的熱能、脂肪均較低,也符合治療腹瀉的原則。食用時,將蘋果用肥皂洗凈,切成兩半,用湯匙輕輕將蘋果肉刮成泥,邊刮邊喂給病兒即可。
  這種飲食治療,因熱能很低,其他營養素含量也很少,食用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病兒的營養狀況。當腹瀉減輕時,即應根據實際情況改用其他飲食,如米湯、沖淡的脫脂奶、酸奶等,由淡而濃,使腸道有一個恢復功能的階段。
寶寶防腹瀉及早入手
天氣漸漸變涼,早晚溫差的加大讓寶寶的 健康 也受到了影響,各大醫院的 兒科 里,秋季腹瀉的“小病號”也漸漸增多了。據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 醫師 井麗娟教授介紹,目前 兒童 腹瀉的高發期越來越延后,多出現在11月份,家長們應提前做好寶寶的秋季 保健 工作。
  寶寶秋冬多發腹瀉
  小兒秋季腹瀉因其在秋冬季節發病率高而得名,其中70—80%是由輪狀病毒引起,主要侵犯對象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尤其是1歲以內的嬰幼兒。“嬰幼兒胃腸道發育不成熟,孩子對營養需求又較高,腸道負擔重。同時,嬰兒時期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腎功能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免疫功能也不夠成熟,因而很容易發病。”
  秋冬季節氣候干燥,適宜輪狀病毒生長繁殖。如果孩子的器具或食品不干凈,或孩子有吃東西不洗手、咬手指頭等習慣,很容易使孩子感染輪狀病毒,導致腹瀉。
  初期癥狀酷似感冒
  孩子感染輪狀病毒后,最初先表現出感冒的癥狀,如流鼻涕、打噴嚏、鼻塞等。這時,很多家長會誤以為孩子感冒了,而急于給孩子吃感冒藥,以致耽誤了治療。秋季腹瀉同時還會出現嘔吐癥狀,1—3天后出現腹瀉,而且越來越重,排泄物像水樣或蛋花樣,一天可達十幾次,腹瀉持續3-7天后會慢慢緩解。若合并有其他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時,還會出現發燒癥狀。此外,孩子在腹瀉時,會出現嚴重口渴及明顯的煩躁。一般有輕度或中度脫水。由于腹瀉多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往往抗生素治療無效,一般多在3—7日內自然痊愈。發現有類似癥狀應及時就醫。
  預防當心病從口入
  一般來說,秋季腹瀉是由于致病微生物隨著被污染的食物或是水進入寶寶的消化道引起的,因此,預防秋季腹瀉,關鍵是防止“病從口入”。嬰兒期盡量提倡母乳喂養,因種種原因而不得不采用人工喂養時,應注意食用新鮮、且成分及制造日期標識清楚的嬰兒配方奶粉,不要給寶寶吃儲藏時間太久的食物和水,盡量少吃生冷、富含脂肪的食物。經常給寶寶洗手、剪指甲等;給他們的喂奶器具清潔消毒,并經常用消毒水擦拭桌椅和寶寶的玩具,防止上面帶有病毒。父母下班后,要先更衣、洗手甚至沐浴后才可親近自己的小寶貝。
  此外,輪狀病毒還會通過空氣傳播,在病毒的高發季節要注意室內的通風,切莫因為天冷怕寶寶著涼而一天到晚緊閉門窗。避免帶寶寶到人多的地方,避免寶寶和已感染病毒的人接觸。此外,秋季腹瀉疫苗也是不錯的預防方法,防病率可達75%以上,家長應及時帶寶寶接種疫苗。
小兒腹瀉良方
小女一直腹瀉,請教過 醫生 ,說只要食欲和精神正常不必擔心,是生理性腹瀉.
那日偶得一方:用白胡椒粉或切碎的生姜敷在肚臍上,用紗布固定可治療腹瀉.找不到紗布,就用創可貼貼了個十字架在那,效果很好.大便成形還有規律了.不用老是洗尿布了.
治療小兒腹瀉方法(自搜),媽媽們注意了!
寶寶拉肚子,您可用這些偏方,效果不錯,無副作用。
  (1)小米50克,炒黃至透出香味,研細末。2--3克/次,2--3次/日。
  (2)雞蛋殼10克,陳皮10克,雞內金10克(炒黃)研細末。1--2克/次,3/日。
  (3)茶葉2克,小茴香3克,水煎服2--3次/日。 
  (4)茄子根10克,生姜3片,水煎服1--2次/日。
  (5)大麥牙10克,生姜2片,水煎服1--2次/日。
  (6)米糠50克,柿干50克,炒黃研末。2--3克/次,2--3次/日。
1.鮮桃能治腹瀉
筆者在1970年5月到1971 年8月期間,曾患腹瀉約20次,深以為苦。后在太原近郊晉祠郊游吃鮮桃三四個,竟然腹瀉停止。從此一旦發現便溏或腹瀉初發,速吃鮮桃(每飯前吃鮮桃一個,飯中食大蒜1一2瓣),腹瀉立止或大為減輕。19年來,筆者轉告二三十位親朋好友,均有不同程度的療效。如果吃鮮桃和大蒜12小時后,腹瀉不減,應速去醫院治療,免得貽誤病情。另外,中醫認為:食大蒜應忌大蔥,食鮮桃應忌白術,錄之供讀者參考。 耿泉恩
2.用大蒜治腸炎腹瀉一法
蒜剝皮洗凈,用刀削去蒜瓣的頭尾和蒜的膜皮。拉肚子時,大便后先溫水坐浴,再將削好的蒜送入直腸里,越深效果越好,一般情況下,放入蒜后瀉肚即止,五六個小時后排便即成條形。每次放一兩瓣,連放兩三天,大便可正常。采用此法應注意手的消毒, 朱大實
3.肚臍敷藥治腹瀉
筆者于1976年冬曾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原工作,因濕寒多次引起腹瀉,許多藥服后無效,很痛苦。后將白胡椒粉或 云南白藥 敷于肚臍上,上面用消毒棉紗蓋住,最外面用虎骨麝香膏或 傷濕止痛膏 封住,幾小時后從臍內有水分排出,腹 痛、腹瀉競痊愈, 程泰來
4.燒熟蒜瓣可治幼兒腹瀉
我的外孫子才10個月,長期腹痛腹瀉,孩子小,不會說話,每當發病,常常哭鬧不止,全家不得安寧,雖多次去醫院打針、服藥,收效甚微。后經同志介紹一法:取蒜瓣若干,放火上燒熟,然后蘸上白糖,讓孩子吃,每次吃2一3瓣,每日早、中、晚二次,吃后三天即見效,五六天腹瀉痊愈。 孫執中
5.熟吃蘋果可治腹瀉
我家兩歲中的女孩,經常腹瀉,面黃肌瘦不長個子,經多次治療不見好轉,時好時犯。一位同事告訴我,“ 熟蘋果試一試”。我便給孩子蒸蘋果吃了幾次,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腹瀉痊愈,慢慢胖起來了。方法如下:把洗凈的蘋果放入碗中隔蒸軟即可,吃時去掉外皮,一日3一5次。小兒腹瀉初起效果最佳, 吳壽青
6..鮮姜貼肚臍可治嬰幼兒拉稀
嬰幼兒拉稀久治人愈,孩子黃瘦大人急。可把鮮姜剁成碎末,放在一塊藥布上,貼在肚臍處,用橡皮膏粘牢即可,此法立竿見影,屢試不爽。但成年人我夫試過, 方 釗
7.治拉肚子兩法
我在陜北插隊時,一次拉稀拉得起不了床,吃藥也不見效。后當地農民教我:用大蒜(獨頭的最好)拍碎,面條要吃鍋挑的,越熱越好,趁熱將蒜放在面條上,不放鹽及其他調味品,趁熱服下,吃了一次就好了。 趙慶榮用黑糖30克,高度白酒50克,放碗內用火點著,邊燒邊攪,一,直把碗中的糖溶化為止,稍涼喝下去,對治療拉肚子、腸炎一次見效,重者兩次,。這是本人幾十年的經驗。
8..核桃葉治胺瀉有效
我父親有一年得了腹瀉,發展到水瀉,中西醫治療多月仍不見好。后聽來一法:核桃葉一把(250克左右)放盆中,倒人多半盆開水,蓋上悶10多分鐘,等能下手時,用手洗腳和小腿肚子(膝關節下部),洗到能下腳時,把雙腳放入盆中,直到水不熱為止,最好用鋁盆放在火上燒熱后再洗第二次,每日洗兩次,每日換新葉,洗到病好為止。我父親洗五六天病就好了。村民知道后,大人、 小孩 有患腹瀉的都用此法治療,輕的洗一兩天就好。 栗發石
9..盆池熱水浴治療腹瀉
腹瀉病人,如果服用抗菌素、止瀉藥等久治不愈,可在盆池熱水中浸泡半小時左右,除頭部外,身體全浸泡在熱水中,水溫越高效果越好,但以能耐受為宜。一般一次盆池熱水浴后,腹瀉就可停止或明顯減輕。 張廣發
10.棗樹皮煎水治腹瀉
我的小孩有一次腹瀉用各種方法治療均無效,后用多年生長的棗樹皮100-150克,洗凈,加適量清水煎30分鐘,約得2O0-300毫升湯液,一次服下,當天見效,連服兩三次即痊愈。此各種腹瀉、粘液便、膿血便都有效,沒有什么副作用。楊淑琴
11.茶葉大蒜可治腹瀉
用大蒜一頭切片,一湯匙茶葉,加水一大碗,燒開后再煮一兩分鐘,溫時服下,兩三次即可使腹瀉痊愈。我們在于校時,此法屢試不爽。 楊燕蘇
12.雞蛋黃烤油治嬰兒腹瀉
我的一個外孫,一歲前患腹瀉,服藥打針均不見效。后經鄉親介紹,拿沙鍋把10個熟雞蛋黃慢火烤,油烤出來隨時用勺盛出,剩下的黑渣就不要了。烤出的油分3天服完,每天早、中、晚3次或多幾次,飯前飯后均可。輕者一劑即愈;如不愈再服一劑,用7個雞蛋黃就可以了。除我外孫治愈不再犯病外,還有10多個嬰兒也都用此法治愈了腹瀉。 馬惠蘭
13.糕干粉治腹瀉
小孫子長期住姥姥家,四五歲時因飲食不當,患了腹瀉癥。吃食物瀉,不吃也瀉,孩子瘦弱,父母親領他到大醫院請專家診治,吃藥還是不頂用。我妻認為可能是饑餓性腹瀉,建議吃些糕干粉試試看,結果小孩只吃了一勺熬成漿糊狀的糕干粉就好了,至今已有4年沒再犯過。 王景信
14.楊樹花可治痢疾
我家鄉流傳著楊樹花可治痢疾的偏方,即用楊樹花(俗稱楊樹吊吊兒)煮水作飲料喝,可治急慢性痢疾。如患紅痢加白糖,患白痢則加紅糖,與楊樹花一起煮。 育 升
15.老棗樹皮可治慢性腸炎
我有一位朋友患慢性腸炎十幾年,后經他的同事介紹:用老棗樹皮適量,放在鍋內用油炒黃,研成細粉,每次服大約1克,每日3次,3天后慢性腸炎就治愈了,至今沒再犯。楊寶元
16.酸石榴可治痢疾腸炎
小時候,我家有棵大酸石榴樹,每年結200多個果。村里大人小孩有鬧痢疾的,都到我家要一個酸石榴,搗爛成泥倒入溫開水中,再用干凈紗布濾出石榴水,放點白糖,喝兩次就好。后來我婆婆和小孫子得痢疾時,我用花盆種的小酸石榴按此方給他們吃,都治好了。我患腸炎10多年,一直沒工夫治。退休后,我向鄰居要來酸石榴,連吃6天,腸炎就治好了,幾年未再犯。 馮月升
17.茶葉炒焦可治療腹痛瀉肚
將茶葉(不論何種茶葉)用鐵鍋在火上炒焦后,沏成濃茶,稍溫時服下,腹痛瀉肚即能緩解見好。我曾經用過,很靈。王 鼎
18.口服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止吐瀉
去年夏天,我侄子來京度假,在街上吃了燒雞,當晚上吐下瀉不止,服用黃連素、痢特靈均不見效。后口服2支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每支1毫升),吐瀉即止。以后遇到類似情況,此法部能收到明顯效果。若腹瀉癥狀較輕,服用1支即可。劉彥瑞
19.油餅就大蒜治拉肚子
我母親活了81歲,一生中沒吃過黃連素之類的藥,因為她有一秘方:只要有拉肚子現象,就自己動手炸油餅,并就一頭大蒜(五、六瓣)吃下,過一個鐘頭就沒有事了。我們這一代,不管誰,只要有拉肚子事就馬上買炸油餅(或油條)就大蒜吃下,早上吃了,上午愈,晚上吃了,夜里好,我們延用至今。100078北京方在芳古園一區1304號 米秀英
20.氣功治慢性腸炎
本人患慢性腸炎已有30余年,近年來更為嚴重,每天大便少則7一8次,多則10多次不等,而且很急。雖然沒有多少痛苦,但卻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天無絕人之路:我在一本太極拳書上偶然看到:“長期有 腎病 的人可在清晨日出之前向南立,精神安靜,先閉氣下咽,如咽硬物,如此做七次,舌下生津……這是用氣功治腎病,也是身體虛弱的人練功的方法”。我想我也試試看,于是我就每天早晨日出之前按書說的那樣做,三天之后就減少到了三四次,一星期后就每天大便一兩次,堅持至今已有一年多了,一直很正常。102300北京市門頭溝區黑山43樓5號 潘淑英
21.臭椿樹根燒炭治拉稀
臭椿樹根燒成炭,研成末,每天早上抓一把放在粥里吃,可治腸黏膜脫落即可拉稀,一般連吃幾天就見效。
22.白酒白糖治腹瀉
白糖2~3勺(約30克)放瓷碗中,倒二鍋頭酒,沒過白糖少許。用火點燃白酒,用不銹鋼勺不斷攪拌,至白酒全部蒸發,稍涼吃下熔化的白糖。一天食二至三次。這是朋友介紹的一方,經我家實踐,可治腹瀉。但不要用劣質白酒或酒精代替二鍋頭。100029北京朝陽區惠新里238樓3單元102號 季仲立
23.韭菜餡餃子治痢疾
盧溝橋事變初起時,我正在天津市遭日本飛機轟炸,29軍由天津撤退,我和同學逃難到靜海縣獨流鎮,時為難民,尋患痢疾,無處 買藥 ,幸喜有人告一偏方:韭菜餡餃子治痢疾,我吃后于不知不覺中就痊愈了,我傳告親友們這一偏方,歷試不爽。我有一個老北京朋友,拉痢疾瘦得皮包骨了,醫院都不包治收留了,老北京朋友懷疑韭菜壞肚子,試吃韭是餡餃子兩三頓后,終于痢疾治好了,此后也不患痢疾。100072北京市長辛店天橋宿舍l12號 金 琮
24.煮雞蛋蘸紅白糖治腹瀉,
把等量的紅糖、白糖混合拌勻,放在碟子里,用白水煮三個雞蛋,不能用涼水冰,要趁熱剝皮蘸糖吃,蘸的越多越好。三個雞蛋全吃完,一小時就能止瀉,治著涼泄肚很靈。這自我家祖傳一方,我愛人、兒子、孫女都用過,療效立竿見影。100011北京六鋪炕二區17樓2門9號 于 文
25.馬齒莧湯治嬰兒腹瀉
女兒出生4個月時,患腹瀉癥,跑了幾家醫院,吃了不少藥,仍未痊愈。后得一偏方:每天用鮮馬齒莧100克,洗凈煎湯,加2小勺紅糖,倒進奶瓶內喝。3天后見效,一周內痊愈。以后,我的同事用此方治療嬰兒腹瀉,均見效。100077 北京豐臺區洋橋北里35號樓2一201號 高小良
26.熟蘋果治腹瀉
我過去經常腹瀉,一朋友說,吃熟蘋果可治,我按時吃了很見效。方法是:好蘋果一個,中等個大小,洗凈去皮、去核,切成六塊,放碗里上鍋蒸熟,趁熱食用,早晚各食一個,兩三天即能治愈。100855 北京復興路40號72樓 馬桂英
27.楊梅泡白酒治腹瀉
楊梅洗凈控干(十幾顆)泡白酒中,泡兩三天即可食用,對腹瀉、惡心、中暑、頭痛有療效。服用時一般喝兩三口白酒、吃一兩個楊梅。100020 北京工體西里1號12-7 蔡耀梅
28. 止瀉良方
白胡椒四五粒、金桔干兩個,放碗中,倒少許高度白酒,將酒點燃,待酒精燃燒完,趁熱將其吃下,所剩液體喝下,止瀉有奇效。我親戚和家人每用此方立竿見影。100020 北京工體西里1號12一7 蔡耀梅
29. 胡椒粉治著涼肚疼拉稀 2ll.馬齒莧湯治嬰兒腹瀉
女兒出生4個月時,患腹瀉癥,跑了幾家醫院,吃了不少藥,仍未痊愈。后得一偏方:每天用鮮馬齒莧100克,洗凈煎湯,加2小勺紅糖,倒進奶瓶內喝。3天后見效,一周內痊愈。以后,我的同事用此方治療嬰兒腹瀉,均見效。100077 北京豐臺區洋橋北里35號樓2一201號 高小良
30.熟蘋果治腹瀉
我過去經常腹瀉,一朋友說,吃熟蘋果可治,我按時吃了很見效。方法是:好蘋果一個,中等個大小,洗凈去皮、去核,切成六塊,放碗里上鍋蒸熟,趁熱食用,早晚各食一個,兩三天即能治愈。 100855 北京復興路40號72樓 馬桂英
31.清水煮大蒜治“溏便”
每逢夏季我就腹瀉,中醫稱“溏便”,醫治多年沒除根。秋季轉好來年入夏就又犯病。去年7月初,我放在陽臺的大蒜被雨打濕,扔掉怪可惜,我洗凈煮食,吃完兩碗,腹瀉至今沒再犯病。100858 北京萬壽路28號54樓丙門2號 王慶榮
32.薯蕷茶治慢性腹瀉
慢性腹瀉是我多年頭痛的麻煩事。有位山村老者介紹我用山200克、芡實20O克、扁豆100克,三者搗碎和勻,每日30克代茶飲。沒料到,還真去了根。100007 北京東城府學胡同31號 焦守正
作者補充
《薯蕷茶治慢性腹瀉》發表后,許多讀者來信咨詢,現補充幾點。 慢性腹瀉是脾胄功能失調所致,分有寒濕、濕熱、脾虛、 腎虛 、肝脾不和等型。薯蕷茶由山藥、芡實、扁豆三味藥組成,用于慢性腹瀉之脾虛型者。山藥“益氣養陰、補脾肺腎。用于脾虛氣弱,食少便溏或泄瀉。本品既補脾氣,又益脾陰,且兼澀性,能止瀉”,山藥“健脾補肺、固腎益精。治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山藥是萊市場賣的蔬菜。干、濕品均可,中 藥店 有干品。芡實,俗名“老雞頭”、“雞米”,外型帶刺,形似雞頭,中藥店有干品。芡實“補脾去濕,益腎固精。用于脾虛泄瀉,日久不止。”芡實,干固腎澀精,補脾止瀉,治遺精、淋濁、帶下、小便不禁,大便泄瀉。”扁豆“健脾化濕,用于脾虛有濕,體倦乏力,食少便溏或泄瀉,以及婦女脾虛濕濁下注、白帶過多。本品補脾不膩,除濕不燥,故為健脾化濕良藥”。扁豆即蔬菜豆類,干、濕品均可。另介紹兩種類型的治慢性腹瀉方。
①白術厚樸肉蔻茶,用于慢性腹瀉屬于寒濕困脾型者。 原料為白術200克、厚樸200克、肉蔻150克。先將白術炒至微黃色,后合它藥共搗碎和勻,每日20克,代茶飲。
②白術芍藥茶,用于慢性腹瀉屬于腫脾不和癥型者。原料為白術忱150克、芍藥100克。將二藥共搗碎和勻。每日20克,代茶飲。
以上兩方諸藥,均可在中藥店購到。偏方能治病,但不一定每個人都適用,因此,讀者朋友只能試試看,祝病友早日恢復健康。 焦守正
33.炒山楂片治慢性結腸炎
我患慢性結腸炎多年,久治不愈,從不敢生吃瓜果。后得一方,服后現已痊愈。介紹如下:用1.5兩的山楂片切碎放在鍋里炒至發黏有些冒煙,把鍋移開火倒進1.5兩的白酒,再倒到藥鍋里(沙鍋)加多半小碗水,微火煮至山楂片全化(約10分鐘防止煮糊),再放入1.5兩的紅糖攪化,每天早晚空腹各服一劑,連服五天,10劑即可。100015 北京朝陽區大山子西里11樓65號 江佩娥
34.按摩腹部治腸粘連
我動過兩次腸胃手術,并發廣泛性腸粘連,引起經常性腸梗阻,痛苦萬分。后經人介紹按摩腹部治愈,多年未犯。其方法是:早上起床和晚睡前,乎臥床上,雙腳彎立,腹肌放松,先用左手放右手背上,右手掌在腹部上圍肚臍順時針由里向外按摩100圈以上,后用右手放左手背上,左手掌在腹部上圍肚臍逆時針由外向里按摩100圈以上,然后用左右手交替,從心口處偏左些向腹下按摩100次以上。中午也可加做一遍,但須飯后半小時。按摩次數、輕重自己掌握,以舒適為度。610051 四川成都市建設路14號 申正水
35. 紅尖椒籽治腸炎
每日早、中、晚各服紅尖椒籽10-20粒,對治療急性和慢性腸炎效果顯著,一般一兩天即愈。本人多次試用,屢用屢效。1000844 北京復興路10號鐵道部檔案館 段 巍
36.銀杏治慢性痢疾
70年代后期,我丈夫每年春秋都犯一腹瀉病,1987年春最重,患慢性痢疾一個多月,藥沒少吃,但都無顯效。后同事說銀杏可治此病。我去藥店買了42個銀杏(僅花了0.78元),早晚各七個,砸開后水煎服,連仁吃掉,連服三天(注:不拉即停)。此方治好了我大夫的老毛病,至今10年,從未犯過。100018 朝陽區東壩東崗子22號 武香葉
37。馬齒莧團子治濕熱痢疾
濕熱痢疾是一種濕熱之邪、阻滯腸腑病癥,常有赤白膿相夾,稠黏氣臭,腹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短,或見畏寒發熱、口干、苔黃、脈滑。取鮮馬齒莧100克、大蒜1至2頭,攤雞蛋兩個做餡,以小米面或玉米面加點白面包成團子上鍋蒸熟食用。2至3天病即好轉。100020 北京市朝陽區白家莊路8號 邊啟康
38.白酒燒止痛片治腹瀉
我以前插隊時曾得過一次傷寒病,每天腹瀉十幾次,吃什么藥都止不住,后來有人告訴我:用一片止痛片放在勺里,再倒一點白酒,將酒點著,等酒精燒盡火滅后,用少許白開水,將藥服下,半小時后,可止瀉。我服藥后,腹瀉由一小時一次,延長為半天一次,后來又服用了兩次,腹瀉就好了。以后家中有人腹瀉時,也服此方,都很靈驗,基本服藥1~2次就好。連我的鄰居81歲的老人,夏季腹瀉十多天,吃了好多種藥都不見效,可按此方,吃3次就好了。(100080海淀區黃莊榆樹林胡同27號 王詩華
39.喝鐵觀音茶治慢性結腸炎
我愛人患慢性結腸炎多年,每天早晨起床必須先大便,連續大便三四次才行。多年來,采取中、西醫治療效果不佳。1996年春節期間,福建朋友來京過節,他有個習慣:起床刷牙后喝鐵觀音茶。每天,我愛人禮節性與他同飲。不料我愛人發現早晨大便次數減少。待客人走后,我愛人繼續用剩余的茶葉泡沏來喝(空肚子喝)。近兩個月來他的大便次數確實減少了,我們認為可能與喝鐵觀音茶水有關,現擬文介紹有同樣病的患者(100094)北京海淀區261醫院 梁惠敏
40.大蒜治痢疾腸炎效果好
我外祖父常用這個驗方給人治療痢疾、腸炎,一般效果都挺好。當有人患了痢疾、腸炎,用紫皮蒜3至4瓣搗成蒜泥,敷在肚臍眼上,外面貼上紗布再用膠布固定好,一到兩大就見效。每人體質不同,須掌握用量,皮膚過敏者,要墊.一塊凈布。杜 娟
41.服山西老陳醋止腹瀉
今年年初本人因晚飯時吃了”涼拌黃瓜,夜間腹瀉不止”因當時手頭未備止瀉 藥品 ,又害怕脫水去廚房找開水,暖水瓶中開水恰好用完,情急之中,只好慢慢喝了兩口山西老陳醋,沒想到腹瀉立止。以后每逢腹瀉即不服其他藥物,只喝醋兩口,卻很見效,只是米醋見效稍緩。后有人得此急癥,如法炮制,也很見效。 王曉勤
42.臭榕樹皮煮雞蛋治痢疾
我兒子1991年寒假期間得了痢疾,服中西藥多次,也不見效。一天,一串門老婦告訴一驗方:臭椿樹皮煮雞蛋,服了四次就好了,至今未復發。做法是:剝臭椿樹皮一塊,約250至300克,刮掉外面的黑皮,與一個雞蛋同煮,煮熟后早晨空腹食蛋,日1次。注意一定要選用鮮樹皮,若刨到新鮮椿樹根效果更佳。 牛連成
43.蜂蜜紅棗綠茶治慢性痢疾
75歲的鄰居大娘,由急性痢疾轉為慢性痢疾,經常腹痛腹脹,便膿便血,且反復發作,健康狀況越來越差。朋友告我一方,急送大娘一試,療效奇佳;服藥3天癥狀緩解,一周后痊愈。此方是:先將紅棗煮沸15分鐘,放人綠茶后再稍煮片刻,取汁沖蜂蜜服用,每天服2次。(124010)遼寧盤錦遼河油田設計院信息所 李素芹
44.吃熱煮雞蛋可治腹瀉
我晚上吃冷飲過多,再加上睡覺著涼,次日早晨肚痛、腹瀉。后得一方。白水煮一個雞蛋,趁熱吃下,治腹瀉很有效。此方最適合一般性腹瀉。也是命不該絕,我又找到一個當地土醫生,他說:“把水膠燒焦,砌成未口服,回去試試吧。”我問:“用多大量?”他說:“兩個手指捏一點就行。如不見好再加量,一下量大了怕拉不下屎來。”我照此法讓兒服用,一次見效,兩次痊愈。后來我問土醫生:“為啥水膠焦未比最好的藥還管用?”他說:“可能是因為嚴重腹瀉腸粘膜損壞,成了直腸于,啥東西也掛不住,自然再好的藥也不管用。水膠是粘東西用的,燒焦了也是粘澀的,用了它就不會吃啥拉啥了。”此法我曾給不少家庭用過,都說確實靈驗。(050200)河北省獲鹿縣城關鎮之街石邑街38號胡生智
45.食醋煮雞蛋可止腹瀉
1993年3月中旬,我妻子腹瀉嚴重,打針吃藥都不見效。一鄰居來家串門說用食醋煮雞蛋可止腹瀉。我們照方服用,效果甚佳。此方后介紹給本單位的兩名職工,同樣很靈。方法是:用搪瓷器皿盛食醋150克,打入兩個雞蛋一起煮,雞蛋煮熟后連同食醋一起服下,一次就可痊愈。如果不愈可以再服一次
嬰兒腹瀉用哪些驗方治療?
  嬰兒腹瀉很常見,原因有兩種,一是飲食不當,喂養不合理所引起的腹瀉,叫消化不良;二是食物或奶具被細菌或病毒污染,食入后所引起的感染性腹瀉。這種腹瀉又分為夏季腹瀉,主要是被大腸桿菌污染所致,多發生于夏季;另一種是秋季腹瀉,主要是被輪狀病毒污染所致,多發生于秋季,而且傳染性強,易造成流行。中醫將嬰兒腹瀉分為四型。
脾濕瀉:多發于暑天,大便呈水樣,臭味不大,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好,無煩躁口渴,舌苔白膩,舌質淡紅。治療時,應酌情選用以下具有健脾利濕止瀉的驗方。
蒼術3克,白術3克,陳皮3克,半夏2克,薏米5克,茯苓3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葡萄葉1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脾虛瀉:多發生于久病之后,身體虛弱消瘦,面色發黃,皮舒服肌肉松軟,精神不振,喜睡懶動,舌質淡白,舌苔薄或舌苔少。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健脾益胃的驗方。
伏龍肝(灶心土)30克,白胡椒3粒,全蝎2克,炮姜5克,炙甘草6克。
用法:先將伏龍肝研成細粉,水煎,待沉淀后,取其上清液與眾藥合煎,去渣后,少量多次飲服。
新鮮胡蘿卜適量。
用法:用水洗凈切碎,加水煮爛,然后取出胡蘿卜,搗成糊狀,加入少量煮胡蘿卜水。將胡蘿卜水留做備用,食用時,每100毫升煮胡蘿卜水中加5~10克(約1小匙)胡蘿卜泥。食入量應根據病兒平日的食量喂給。在用這種方法治療期間,應注意觀察大便形狀,2~3天后如大便成形,可先喂些米湯,以代替部分胡蘿卜泥。然后再換牛奶或人奶,量可由少到多。用胡蘿卜泥治療后大便仍稀薄時,可加入適量香草巧克力(有收斂作用)。在應用胡蘿卜泥治療時,注意不要加糖加重腹瀉。
黨參3克,白術3克,茯苓4克,炙黃芪3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五倍子2份(炒黃),干姜2份(或生姜4份),吳茱萸1份,丁香1份。
用法:將眾藥研細合勻,每次取9~15克,用75%酒精或白酒調成糊狀,敷于病兒臍部,然后覆蓋紗布塊,其周圍膠布固定,每日換藥一次。
濕熱腹瀉:多發于夏秋季,腹瀉次數多,每日可達10次以上,呈水樣黃綠色便,味腐臭 ,可出現疲乏無力,煩躁口渴,舌苔黃膩,舌質紅,尿少而色黃。治療時,應酌情選用以下具有清熱利濕的驗方。
木通3克,滑石3克,淡竹葉5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傷食瀉:腹瀉次數不多,大便粘滯不化,味酸臭,惡心,吐奶快,腹部脹硬,食差,面頰發紅,病兒煩急,手、足心熱,舌苔厚膩。治療時,應酌情選用以下具有清熱消導作用的驗方。
  山楂炭12克,青皮6克。
  用法:共研細粉,合勻,加水160毫升,調成糊狀,加紅糖適量,隔水蒸20分鐘。每次服15毫升(約1湯匙),每日4次,每劑分3天服完。
  焦三仙5克,雞內金3克,熟大黃2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吳茱萸6克,桂楠(肉桂中的桂板),廣木香各5克,丁香地榆各4克(以上是一次量)。
  用法:眾藥共研成細粉,合勻,撒于肚臍上,先蓋紗布塊,再蓋塑料布,然后用膠布固定,48小時后換藥一次。
  雞蛋1個,白果仁2個。
  用法:先將白果研成細粉裝入雞蛋內,再將雞蛋用小火烤熟,每日吃一個。
  嬰兒腹瀉有傷食型、風寒型、濕熱型和脾虛型。只有區別不同癥狀,選擇食療,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傷食型腹瀉有腹脹腹疼、瀉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狀、口臭、不思食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薺菜湯:取鮮薺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蘋果湯:取蘋果1只洗凈,連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鹽,煎湯代茶飲。適用于1歲以內的兒童,大于1歲者,可吃蘋果泥。
  風寒型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氣少、腸鳴腹痛,或伴有發熱、鼻塞流涕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姜茶飲:取綠茶、干姜絲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沖泡,加蓋溫浸10分鐘代茶隨意飲服。
  糯米固腸湯:糯米30克(略炒),山藥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許、白糖適量調服。
  濕熱型腹瀉有大便如水樣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綠色或黃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黃少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烏梅湯:烏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湯,酌加紅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數次。
  橘棗茶:取紅棗10只,洗凈晾干,放在鐵鍋內炒焦,取潔凈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溫杯內,用沸水浸泡10分鐘,飯后代茶飲,每日分2次服。
  脾虛型腹瀉有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大便稀薄或帶有白色奶塊、食后便瀉、面色蒼白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胡蘿卜湯:取鮮胡蘿卜250克洗凈,連皮切成塊狀,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煎爛,去渣取汁欽.每日分2~3次。
  栗子湯:取栗子3~5枚,去殼搗爛,加適量水煮成糊狀,再加白糖適量調味
1.山藥棗泥(中醫驗方)
  主治:小兒腹瀉。
  配方:大棗3~5枚,山藥10克。
  用法:大棗煮爛去皮核,加入煮熟的山藥中攪成泥狀,頓食,每日1~2劑,常食之。
2.柿餅栗子糊(民間方)
  主治:嬰幼兒腹瀉。
  配方:栗子肉15克,柿餅半個。
  用法:二味共磨成糊狀,煮熟,每日1劑,分2次食用。
  按注:一方加白糖,一方單用栗子。
3.扁豆菜(中醫驗方)
  主治: 嬰幼兒腹瀉。
  配方:茶葉9克,白扁豆9克,白糖50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煮沸。溫飲,每日1劑,連服3日。
4.糯米麥粥《家庭食療手冊》
  主治:小兒脾虛腹瀉。
  配方:糯米500克,小麥600克,白糖或紅糖適量。
  用法:同煮粥,每服1小碗,日2次。
5.黍米粥《食醫心鑒》
  主治:小兒脾虛腹瀉。
  配方:黍米60~90克,羊脂、臘各20克。
  用法:煮黍米成熟后,入羊脂、臘,再煮沸2次至熟。空腹服。
6.煮藕粉(民間方)
  主治:嬰兒腹瀉。
  配方:藕粉30克。
  用法:藕粉加水120毫升,煮至100毫升,每日分3次服食。
7.蘿卜蔗糖(民間方)
  主治:小兒腹瀉。
  配方:白蘿卜兩份,蔗糖一份。
  用法:共搗糊,濾渣取汁,每日3次,每次服5~10毫升,連服2~3次即可。
8.菜菔內金山藥粥《藥膳治百病》
  主治:小兒食積腹瀉。
  配方:菜菔子9克,雞內金6克,山藥、白糖各適量。
  用法:將山藥研成粉末,加入萊菔子、雞內金的煎液中煮粥沸成粥,調入白糖服食。周歲以內小兒日服10克,分2~3次煮粥服食;周歲以上小兒酌情加量,連服3~5日。
9.胡蘿卜山楂煎(民間方)
  主治:小兒傷食腹瀉。
  配方:鮮胡蘿卜2個,炒山楂15克,紅糖適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次服用,連服2~3日。
10.山楂石榴飲(民間方)
  主治:小兒久瀉。
  配方:生山楂9克,石榴50克,白糖適量。
  用法:將前2味焙焦黃,共研細末。分2次用白糖水沖服,每日1次,連服數日。
  按注:一方用山楂玉米治嬰幼兒腹瀉。
11.大蒜單方《民間便驗方薈萃》
  主治:急性泄瀉。
  配方:大蒜頭1個。
  用法:煨熟吃下。
12.刺梨單方《民間便驗方薈萃》
  主治:小兒秋季腹瀉。
  配方:鮮刺梨3千克。
  用法:加水3000毫升,文火煎至1500毫升,并按0.2‰比例加尼泊金防腐。1歲以上兒童每次20毫升,每日3次,空腹溫開水送下。
13.冬瓜單方《民間便驗方薈萃》
  主治:小兒腹腹瀉(下利),口渴。
  配方:鮮冬瓜適量。
  用法:榨汁飲服,效果好。
14.胡蘿卜方《民間便驗方薈萃》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腹瀉。
  配方:胡蘿卜250克,食鹽3克。
  用法:將胡蘿卜加鹽煮爛,去渣取汁,每日3次服完,連服2日。
15.二芽山楂糖汁(民間方)
  主治:小兒腹瀉。
  配方:麥芽10克,谷芽10克,焦山楂10克,白糖30克。
  用法:前三味加水適量煎15分鐘,取汁加糖即成,每日1劑,連服3~5天。
16.薏翁方(中醫驗方)
  主治:小兒腹瀉。
  配方:生薏米30克,白頭翁15克,高粱米與白糖各適量。
  用法:高粱米放鍋中爆花,取6克,與薏米、白頭翁同煎水,加白糖調服,每天1劑,連服數天。
17.芡實山藥糊(中醫驗方)
  主治:小兒腹瀉。
  配方:芡實500克,山藥500克,糯米粉500克,白糖500克。
  用法:芡實、山藥曬干后碾為細粉,與糯米粉、白糖和勻。用時取適量加冷水調成稀糊狀,然后加熱燒熟即成芡實山藥糊,每日早晚溫熱空腹食用,連用7~10天。
  按注:一方以胡椒易芡實。
18.高粱大棗粉(民間方)
  主治:小兒腹瀉,消化不良。
  配方:紅高粱50克,大棗10枚。
  用法:大棗去核炒焦,高粱炒黃,共研細末,2歲小孩每次服10克,3~5歲小孩,每次服15克,每天服2次。
  按注:高粱苗因含有氰甙,有毒,加熱后始能破壞,因此不可生嚼。
19.小米山藥糊(中醫驗方)
  主治:小兒脾虛泄瀉,消化不良。
  配方:小米250克,淮山藥50克。
  用法:小米與淮山藥共研細末,加水煮糊,加適量白糖服食。
  按注:一方用淮山藥加雞蛋。
20.蜜汁黃瓜《海上名方》
  主治:小兒腹瀉,發熱。
  配方:嫩黃瓜10條,蜂蜜適量。
  用法:黃瓜切片加入蜂蜜拌食。
21.白果仁雞蛋(中醫驗方)
  主治:小兒泄瀉。
  配方:干白果仁2枚,1只雞蛋。
  用法:干白果仁研末,裝入雞蛋內,將雞蛋豎在烤架上署微火口,烤熟,頓食。
22.軟熱香蕉(民間方)
  主治:小兒腹瀉。
  配方:香蕉適量。
  用法:將香蕉放火爐上烘熱烘軟,趁熱讓小兒吃下,每次1~2只,1日3次,連吃2~3次。
  山藥粥:山藥粉15克,加開水120ML,煮成100ML的粥。每日服3次,每次30ML。
  胡椒湯:白胡椒粉1克,加米湯100ML,調服。每日3次,每次30ML,服時加少許白糖。
  香菇湯:香菇6-8朵,洗凈(若基部帶有菌木不必洗掉,保留效果更好),加水兩碗,用沙鍋煎煮至一小碗,加少許食鹽服。一次服下,每日 2次。一般服2次見效。
  蛋黃油:將若干個雞蛋煮熟,去白留黃,置小鍋內,加熱煎之,并用鍋鏟不斷翻炒,蛋黃可逐漸變焦,由焦變黑,最后滲出蛋黃油,除渣后服用。兩歲以內小兒每日服5 ML,不拘時間服。其佘年齡可根據情況,酌情增減。
  蘿卜蔗糖汁:白蘿卜2份,蔗糖1份,共搗爛,用紗布包起來絞取汁液。每日報3次,每次5-10ML。
  蘋果紅糖泥:蘋果1個,紅糖適量。將蘋果削皮、切片,放碗內入鍋蒸至熟爛,加入紅糖調拌成稠糊狀,頻頻喂食,適用于半歲左右小兒腹瀉。
  芋頭蘸白糖:將芋頭煮熟或烤熟,剝皮后蘸取白糖喂之,不拘量。每日1-2次。
酸牛奶:鮮牛奶消毒后經乳酸桿菌發酵而成。酸牛奶的凝塊小,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易于消化,營養豐富。乳酸在腸道內還能抑制腐敗細菌的生長,因此適合于小兒腹瀉或腸炎后食用。
  米湯:大米淘洗干凈加適量水煮開后再用文火煮,等到大米煮得很爛之后,加入少許食鹽(約為4‰)攪拌均勻經細篩過濾后即成。可單獨食用,也可用來稀釋牛奶。它能影響牛奶的膠質狀態,使酪蛋白形成柔軟疏松的凝塊,更容易為嬰兒消化吸收。
  焦米湯:在民間廣為采用,制作方法也較簡單。先將大米粉放入鍋中用文火炒至淡黃色,聞到焦米香時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過焦。食用時用焦米粉加水煮,邊煮邊攪拌,直到煮開。然后加入5%白糖即成。米粉炒黃后,淀粉變成了糊精,更容易消化,其中一部分炒焦成炭,炭末具有吸附作用,故對嬰兒腹瀉較為適宜。
  甜淡茶水:紅茶少許用開水沖泡后,將茶葉除去,按3%加入白糖即成。茶葉有收斂的功效,對嬰兒腹瀉有很好的療效。
  胡蘿卜湯:將胡蘿卜500克洗凈,搗爛使成泥狀,加水煮數10分鐘,用細篩過濾去渣。然后加水稀釋到1000毫升,再加入5%白糖即成。胡蘿卜為堿性,含有果膠,能吸附細菌及其毒素,并使大便成形。
小兒腹瀉
簡介: 小兒腹瀉是各種原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胃腸道功能紊亂綜合證,多發于夏秋季節,有時也稱"秋季腹瀉"。根據病因不同,本病又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前者是由細菌、病毒、霉菌及寄生蟲感染引起,大便鏡檢查有較多的白細胞或紅細胞。后者多見于嬰幼兒,常有喂養不當的病史,大便中含有不消化飲食物、脂肪球,或糞糖原陽性。臨床分為輕、中、重三型,重型患兒,每天腹瀉10次以上,伴有明顯的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的表現,須住院治療。中醫學稱為"泄瀉"。
診斷要點: 大便稀薄或水樣便,排便次數增多,周歲以內每天5次以上,2周歲以上每天多于3次,即可診斷本病。
西藥治療: 感染性腹瀉應積極控制感染,可選用黃連素5~10毫克/公斤/日或新諾明50毫克/公斤/日,口服。
中藥治療:
1.傷食型
表現:腹脹腹痛,瀉前哭鬧,瀉后痛減,大便臭氣很重,矢氣較多,口臭納呆,常伴嘔吐。舌苔厚膩,脈滑。
中成藥: ① 保和丸 ,每次3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②兒滯靈沖劑,每次5克,每日2次,溫開水沖服。
食療: ①萊菔子9克,雞內金6克,淮山藥、白糖各適量。將萊菔子、雞內金水煎取汁,去藥渣。將山藥研粉,與藥汁一起煮粥,調入白糖服食。連服3~5天。 ②鮮胡蘿卜2個,炒山楂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每天1劑,分數次服用,連服2~3天。
2.風寒型
表現:大便稀溏,色淡多沫,臭氣輕,腸鳴腹痛,或伴發熱、鼻塞、流清涕。舌苔白滑,脈浮。
中成藥: ①藿香正氣丸,每次2~3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②暑濕感冒沖劑,每次5~10克,每日3次,開水沖服。
食療: ①防風3~5克,藿香2~3克,蔥白2莖,白蔻1克。加水共煎,沸后10分鐘,取汁去渣。另用粳米 30克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成稀粥服食。每天分2次服完,連服3天。 ②藿香5克,白蔻15克,生姜2片,水煎沸后10分鐘,取汁代茶飲,或加紅糖調味服。
3.濕熱型
表現:發熱或不發熱,大便如水樣,內有不消化食物,色綠或黃,或有少許粘液,每天十余次,肛門灼熱,小便量少色黃。舌紅苔黃膩,指紋紫。
中成藥: 葛根芩連片,每次1~2片(每片重0.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食療: ①生苡米30克,白頭翁15克,高梁米、白糖各適量。高梁米放鍋內爆炒,取6克與苡米、白頭翁同煎取汁,加白糖調服。每天1劑,分2~3次服用,連服數天。 ②鮮竹葉15克,生石膏20克,扁豆10克,荷葉蒂1個。洗凈后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再入粳米50克,同煮成稀粥,每天分2~3次服食。
4.脾虛型
表現:時瀉時止,日久不愈,大便稀溏或有不消化食物,食后即瀉,面色蒼白,睡眠露睛。舌淡苔薄白,脈沉無力。
中成藥: ①小兒止瀉片,每次3克,生日2~3次,溫開水送服。 ②參苓白術丸,每次2克,每日2次,空腹時大棗煎湯送服。
食療: ①黨參6克,茯苓9克,大棗5枚,炒米30克,紅糖適量。加水煮粥服食,每天1劑,分次服用,連服2~3天。 ②雞內金1個,淮山藥30克,糯米適量,雞內金和山藥炒香研末,每次5克,同糯米煮粥食,每天1劑,連續數劑。
5.脾腎陽虛
表現:久瀉不愈,日輕夜重,黎明更甚,大便如水樣,有不消化食物,腹痛喜暖,形體日見消瘦,四肢發涼。舌淡苔滑潤脈沉遲弱。
中成藥: ① 附子理中丸 ,每次3克,每日2~3次,空腹時溫開水送服。 ②四神丸,每次3克,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均可合用十味石榴丸,每次3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食療: 栗子仁與白糖適量。將栗子仁磨成粉,煮成稀糊,加白糖調勻喂服。每天1~2次,連服3~5天。
家庭自療:
1.按摩:家長用左手固定患兒拇指,右手拇指推患兒拇指橈側100~500次,同法推食指橈側100~500次,同法推食指橈側100~500次,再揉足三里50~100次。讓患兒仰臥,家長用四指(拇指除外)按順時針方向揉腹患兒中脘至臍中5~10次。最后,患兒俯臥,家長用雙手提捏脊。
2.灸法;取關元、神闕、天樞、中脘、足三里、脾俞穴,按艾炷無瘢痕灸法操作。每次選用2~3個穴位,每穴每次施灸4~5壯,每日1次,5次為1療程,注意以施灸部倍皮膚紅暈為度。或取神闕穴,按艾炷隔鹽灸法施灸。
3.刮痧:主刮脊柱兩旁,臂內側直至肘窩、天樞、足三里。嘔吐加刮內關經穴部位,腹脹加刮里內庭經穴部位,發熱加刮合谷、曲池經穴部位,瀉甚加刮陰陵泉經穴部位。操作方法,輕刮以上各經穴部位3分鐘左右。
4.敷貼:①胡椒10粒,研成細末,撒于患兒臍上,外用膠布固定。每天1次,連敷4~5天,適用于脾腎陽虛型。②朱砂、白礬、樟腦、松香各等份,分別研末,再混合研勻,裝瓷瓶內,勿令泄氣,2日后即融合成膏。用時挑少許藥膏捻成綠豆大小,置臍中,以膠布覆 。③吳茱萸30克,蒼術30克,丁香6克,胡椒30克。用火焙干研粉,混合均勻,裝瓶備用。用時取藥粉2克,用茶油或熱米湯拌勻敷貼臍部,外用紗布封貼臍部,每天1次。
5.熏洗:鬼針草30克煎湯,泡洗兩足,每日1次,連用3天。適用于消化不良。
生活提示: 小兒尚未發育完全,病情變化較快,本病易發生脫水、酸堿平衡失調和電解質紊亂。預防的關鍵是補充水分和適量食鹽。嚴重脫水的患兒,應到醫院全面檢查,靜脈補液治療。患病以后要減少進食量,嚴重病兒,開始時應禁食8~12小時,以后可給少量母乳或米湯等易消化的食物。要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濕水沖洗臀部,然后上滑石粉以保持干燥,對于體質較差的嬰幼,平時要注意防病,喂養要定時定量,增添副食不宜太快,品種不宜太多,且要注意飲食衛生。
山楂炭12克,青皮6克。共研細末混勻,以150毫升水調成漿,加少許紅糖,隔水蒸20分鐘。每日4次,每次15毫升,1劑3天服完,一般1-2劑見效。
枯礬、黃丹各等份。研細混勻,每次取6克,用鮮姜、蔥白適量搗如泥,入藥粉調成膏,敷于患兒臍部,外用凈紙蓋上,加繃帶固定,以干為度,至愈為止。
車前子3克,丁香1克,肉桂2克。研細粉和勻,每次取藥粉2克,置于臍中,然后用凈紙敷上,膠布固定。一般2-3次即愈。
丁香15克,車前子10克,胡桂、肉桂、蓽撥各2.5克。共研細末,每次取1克敷于臍中,外敷于傷濕止痛膏,每天換藥1次。
芹菜500克。洗凈切碎,煎濃汁,加紅糖調服,每次15-20毫升,每日3-4次。
扁豆衣、扁豆花、炒麥芽、炒谷芽、神曲、炒黨參各9克,鉤藤(后下)、茯苓各6克,炒白術、陳皮各5克,木香2克。加水小火煎煮,每日1劑,2次分服,每次服60-80毫升
蘋果1個(青綠欠熟者為宜)。洗凈后放碗中隔水蒸至爛熟,去皮,飲其自然汁,并食果肉,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服1個。
土茯苓50克煎服,每日3次或當茶飲均可。此藥價格便宜,湯味不苦不澀,味似米湯,易被嬰幼兒接受。一般腸炎服1至2天即可愈,菌痢服3天即愈。
車前子30克、蒼術15克、霍香15克,米殼10克、律草30克,煎水泡足及洗浴。適用于嬰幼兒脾胃虛弱、腹瀉等癥。
石榴皮3-6克煎水服,適用于腹瀉如水者。
胡蘿卜、山楂或蘋果蒸熟,研如泥,適量喂食,每日2-3次。適用于傷食腹瀉者。
炒山楂3克,雞內金3克,炮姜炭3克共研末,每次服1克,溫開水沖服,每日4次,適用于各種原因的腹瀉,尤適用于感染性腹瀉,便次多,嘔或瀉出血性物者
紅棗(去核)15個,大黃粉10克。大棗包大黃粉,放瓦上煅炭,研成細末。3歲以下,每用0.5克,糖水調服,每日3次。適用于感染性腹瀉。
鮮馬齒莧,搗汁半碗,放入白糖或蜂蜜蒸熟,飲服,每日2-3次。適用于感染性腹瀉
++++++++++++++++++
脾虛瀉:多發生于久病之后,身體虛弱消瘦,面色發黃,皮舒服肌肉松軟,精神不振,喜睡懶動,舌質淡白,舌苔薄或舌苔少。
脾濕瀉:多發于暑天,大便呈水樣,臭味不大,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好,無煩躁口渴,舌苔白膩,舌質淡紅。
傷食型腹瀉有腹脹腹疼、瀉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狀、口臭、不思食等癥狀。
風寒型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氣少、腸鳴腹痛,或伴有發熱、鼻塞流涕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姜茶飲:取綠茶、干姜絲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沖泡,加蓋溫浸10分鐘代茶隨意飲服。
濕熱型腹瀉有大便如水樣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綠色或黃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黃少等癥狀。
脾虛型腹瀉有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大便稀薄或帶有白色奶塊、食后便瀉、面色蒼白等癥狀。
一名十個月大的幼兒誤吞下一枚六角螺絲釘。用西醫法治療只能是開刀取出。這時幼兒已是高燒不退,無法承受麻醉關、手術關、感染關。家長送到中醫院,看中醫有沒有辦法。廣州中醫學院的張教授叫拿來一碗稀飯,一杯骨炭粉和一點蓖麻油,調好后喂幼兒吃,同時開了個中藥方。12個小時后,螺絲釘就被拉了出來。張教授說,喂稀飯后,螺絲釘就碰不到胃壁,疼痛就減輕了。骨炭粉和金屬結合,像電鍍了一樣,光滑了,就能順利排出來。
治療足后跟疼有特效的偏方公告于眾。方法非常簡單,只須將新鮮的蒼耳葉數片墊于鞋內足后跟處,一天換一次,通常7天即可痊愈。
痢疾、泄瀉:每次用大蒜兩頭,連皮放火內燒焦再煮一碗水空服湯,一日二次,連用3天可消炎解毒,治久瀉不愈特別有效。
皮膚粗黑:靠化妝品增白皮膚,只能一時掩飾,治表不治本,現向你介紹一種治表治本能使皮膚增白而真白的妙方,既簡單又有特效:用白醋甘油按5:1混合,常擦皮膚(一日二三次)能使皮膚濕潤,減少黑色素沉積,一月后皮膚即細膩白嫩,潔凈光滑富有彈性,充滿美感。(此方對遺傳黑皮膚均有效)。
慢性腸炎:雞蛋清1只,白酒半兩,混合,每晚睡前服。
143、 減肥 :干荷葉(藥店有售)干冬瓜皮(藥店有售)按1:2配好,每日用一兩泡一斤左右熱水喝,有去厚膩刮油手之功效,忌肥肉。
144、 瘦人增胖:雞蛋二只,打在碗內,加生番茄汁一調羹和適量白糖,用等量開水沖成半熟食用,每日一次,早晨空服(也可吃稀黃荷包蛋)連吃一月,以后會逐漸變胖。
15、 慢性腸胃炎、腹瀉:小麥面粉一斤, 放鍋內炒到焦黃,每次一兩,加適量白糖,用開水調勻,早晚飯前服,3~5天有特效。 忌吃柿子、香蕉、油膩。
高血壓 、高血脂:
芹菜籽*一兩,用紗布包好,放10斤水煎湯,早、中、晚飲1杯。不怕辣者,可,早中晚食生蒜2頭,有降血壓、血脂特效
我由于患有慢性胃炎,經常胃痛、腹脹。去省醫院做胃鏡檢查,確診為淺表性胃炎。醫生給開了嗎丁啉、奧美拉唑等助消化的藥物。吃了兩個多月后,我不適的癥狀基本緩解了,但胃里經常還是有不舒服的感覺。開始了我的“療程”:生姜大棗洗凈,姜連皮切一塊(3克左右),大棗(1個),一起放在嘴里嚼爛咽下,一天三次。幾天后,感覺效果不明顯,我想可能是量小,由于姜和大棗沒有副作用,于是增大了用量,姜5克左右,大棗兩個,次數也增加到每天3~5次。特別是當胃里有不舒服感覺時,我就吃上一次,很快便會感覺胃里發熱,癥狀也隨之緩解了。連吃兩個多月,胃痛、腹脹的感覺都消失了,食欲也正常了。
患有慢性腸炎的病人注意飲食十分重要。(1)要低脂少纖維。不能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纖維的食物,要選擇一些容易消化的如掛面、餛飩、嫩的菜葉、魚、蝦、蛋及豆類制品等。(2)慢性腸炎患者如伴有脫水現象時,可喝淡的鹽開水、菜湯、果汁、米湯、米粥等,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等。(3)如果出現排氣(放屁)過多,腸鳴過強,應少吃蔗糖及產氣發酵的食物(如薯類、白蘿卜、南瓜、牛奶、黃豆等)。(4)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變質的食物;不喝酒,不吃辛辣等刺激性強的調味品。(5)蘋果有收斂止瀉作用,可經常食用。
傅智敏說,下列藥粥患者不妨一試:
(1)大蒜粥:取大蒜30克,去皮切碎末,粳米1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成粥,早晚溫服。
(2)馬齒莧粥:用鮮馬齒莧90克,或者干的30克,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
(3)山藥蓮子粳米粥:山藥30克,蓮子20克,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有健脾和胃及止瀉之效。
民間治療偏方
治療慢性腸炎的偏方,車前草3~4根(干),放入藥罐煎20分鐘,每天喝3次。
慢性腸炎,吃藥一直沒有斷根,經常復發,還引起便秘。后來開始吃生大蒜,每天吃一次,每次兩三瓣,可以在吃飯時吃。
治慢性腹瀉驗方
取白胡椒200克(研末),紅糖100克,好醋500克混合裝在透明瓶中,再取大蒜
100瓣左右(去皮)浸入瓶中,封瓶,置室外日曬夜露40-50天后,服食大蒜。每
日兩次。每次6-8個蒜瓣。輕者2-3天,重者一周左右可愈。
鄰居董叔患有慢性腸炎,大便像粥一樣,中西藥吃了不少,均未見效。由于多年腹瀉,他臉色蠟黃,瘦得皮包骨頭。2004年6月,他從報上摘得一小偏方,在醫生的指導下嘗試。沒想到,3個月下來,大便逐漸成形了,身體也長胖了。其方法是:準備長30厘米、寬5厘米曬干的楊樹皮1塊,紅糖50克,雞蛋2個。在鍋內放5碗水,放入紅糖,把洗凈的楊樹皮和雞蛋放入鍋內,水開后再煮10分鐘。每天早晨空腹吃雞蛋、喝湯1碗。將多余的水倒入暖瓶,當天把水喝完,連服3個月不要間斷。
烤饅頭!切片在鍋里放油炸!我是吃了就不拉了!
遼寧盤錦遼河油田的李素芹曾用一驗方徹底治好了折磨她5年之久的慢性結腸炎,后來又用此方治好了沈陽一位患了20多年此病的老大娘。此方是:先將100克山楂片用鐵鍋炒焦,離火加入1兩白酒拌勻,取出后放入藥罐中加一碗涼水,再用文火煎10分鐘左右,將藥湯半碗倒出加2兩紅糖,糖化后溫服。早晚空腹各服一次,重者10劑左右即愈。
生姜治愈結腸炎
湖北襄樊市襄陽區張灣輸油站付秀玲(441104):我姨今年60多歲了,曾患慢性過敏性結腸炎長達幾十年。嚴重時,每天午飯后都會出現下腹部脹痛,腹瀉等癥狀。中西藥各種治療從未間斷,也沒好轉。1998年春,不知她從哪里討來一偏方:堅持食用生姜。每天午飯時選不嫩不老的鮮生姜約5克,切片隨主副食同時食用,一周后開始見效,后又堅持長期服用。為防止鮮姜缺貨,她還常常買回一些切片并用鹽浸后裝瓶儲藏長期服用。經過近一年的服用后,先前飯后腹脹、腹痛、腹瀉癥狀已經全部消失。至今已停服兩年多,過敏性結腸炎再未復發。
祖國醫藥學在治療腹瀉方面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的偏方、驗方。  
  方一:山楂、神曲各15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2次服。
  本方適用于食積所致的腹瀉。
  方二:黃酒50毫升,紅糖60克。二者同置小鍋內,以小火煮沸,待糖溶化后,停火,趁熱頓服;
  本方散寒溫胃,適用于外感寒邪所致的腹瀉。
  方三:炒芡實、炒扁豆、炒玉米、炒黃豆各等份,焙雞內金1/4份。上藥共研極細末,和勺,置干燥處,貯藏備用,每服15—30克,每日2次,可連服l一2個月。
  本方消食導滯,適用于傷食所致腹瀉。
  方四:竹葉鮮品30—45克,生石膏45—60克,扁豆15克,荷蒂1個,粳米100克,砂糖少許。先將竹葉、扁豆、荷蒂洗凈同石膏加水煎汁,去渣、與粳米同煮成稀粥,加入砂糖,日分2—3次服用。
  本方清熱利濕,適用于外感濕熱邪氣所致腹瀉。
  方五:薏苡米、大麥芽各15克。兩味炒焦后水煎,日分2—3次服用。
  本方溫腸止瀉適用于少食腹瀉。
  方六:紅茶、姜汁各3克。二者放瓷杯中,以沸水100毫升沖泡加蓋lo分鐘,代茶隨意服,飲完可再沖。本方適用于感受寒邪所致的腹瀉。
用白胡椒粉或切碎的生姜敷在肚臍上,用紗布固定可治療腹瀉.找不到紗布,就用創可貼貼了個十字架在那,效果很好.大便成形還有規律了
我在一本太極拳書上偶然看到:“長期有腎病的人可在清晨日出之前向南立,精神安靜,先閉氣下咽,如咽硬物,如此做七次,舌下生津……這是用氣功治腎病,也是身體虛弱的人練功的方法”。我想我也試試看,于是我就每天早晨日出之前按書說的那樣做,三天之后就減少到了三四次,一星期后就每天大便一兩次,堅持至今已有一年多了,一直很正常。
煮雞蛋蘸紅白糖治腹瀉,
把等量的紅糖、白糖混合拌勻,放在碟子里,用白水煮三個雞蛋,不能用涼水冰,要趁熱剝皮蘸糖吃,蘸的越多越好。三個雞蛋全吃完,一小時就能止瀉,治著涼泄肚很靈。這自我家祖傳一方,我愛人、兒子、孫女都用過,療效立竿見影。
油餅就大蒜治拉肚子
我母親活了81歲,一生中沒吃過黃連素之類的藥,因為她有一秘方:只要有拉肚子現象,就自己動手炸油餅,并就一頭大蒜(五、六瓣)吃下,過一個鐘頭就沒有事了。我們這一代,不管誰,只要有拉肚子事就馬上買炸油餅(或油條)就大蒜吃下,早上吃了,上午愈,晚上吃了,夜里好,我們延用至今。
老棗樹皮可治慢性腸炎
我有一位朋友患慢性腸炎十幾年,后經他的同事介紹:用老棗樹皮適量,放在鍋內用油炒黃,研成細粉,每次服大約1克

熱門文章
主題分類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区。| 潞西市| 奉贤区| 蓝山县| 论坛| 都兰县| 凤阳县| 宜章县| 萝北县| 本溪市| 广东省| 江源县| 沾化县| 云和县| 闻喜县| 巴青县| 会理县| 北碚区| 印江| 伊川县| 海宁市| 临泽县| 桂阳县| 青冈县| 云阳县| 喀喇沁旗| 曲靖市| 明溪县| 杭锦后旗| 千阳县| 巴彦淖尔市| 阿荣旗| 绵竹市| 延川县| 大连市| 盐城市| 依兰县| 白河县| 海口市| 辰溪县| 永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