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苓白術散和附子理中丸的區別有哪些
2017-04-14
來源:網絡
? 參苓白術散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茯苓,而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癥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于寒濕,或偏于濕熱,或屬于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那么,參苓白術散和 附子理中丸 的區別有哪些
參苓白術散的功效是補脾胃,益肺氣。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其中方中以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湯)平補脾胃之氣,為主藥。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藥之甘淡,蓮子之甘澀,助白術既可健脾,又可滲濕而止瀉,為輔藥。以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運化,通上下氣機,吐瀉可止,為佐藥。桔梗為太陰肺經的引經藥,入方,如舟車載藥上行,達上焦以益肺氣。
而附子理中丸,是由附子、黨參 、白術、干姜、甘草組成的傳統中成藥方劑,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具有溫中健脾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寒,陽氣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腹脹腸鳴、不欲飲食、手足發涼等癥及脾腎兩虛,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寒肢冷,不思飲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帶下清稀等癥。
經過以上關于參苓白術散和附子理中丸的分析,可以得出參苓白術散和附子理中丸的區別在于參苓白術散是專治脾陽虛的,附子理中丸是專治里寒癥的。參苓白術丸和附子理中丸在治療不同的 疾病 上,效果不同。根據病癥和體質特征選擇 用藥 ,才能對癥下藥。建議患者在服藥前先咨詢 醫生 ,保證安全用藥。
參苓白術散的功效是補脾胃,益肺氣。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其中方中以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湯)平補脾胃之氣,為主藥。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藥之甘淡,蓮子之甘澀,助白術既可健脾,又可滲濕而止瀉,為輔藥。以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運化,通上下氣機,吐瀉可止,為佐藥。桔梗為太陰肺經的引經藥,入方,如舟車載藥上行,達上焦以益肺氣。
而附子理中丸,是由附子、黨參 、白術、干姜、甘草組成的傳統中成藥方劑,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具有溫中健脾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寒,陽氣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腹脹腸鳴、不欲飲食、手足發涼等癥及脾腎兩虛,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寒肢冷,不思飲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帶下清稀等癥。
經過以上關于參苓白術散和附子理中丸的分析,可以得出參苓白術散和附子理中丸的區別在于參苓白術散是專治脾陽虛的,附子理中丸是專治里寒癥的。參苓白術丸和附子理中丸在治療不同的 疾病 上,效果不同。根據病癥和體質特征選擇 用藥 ,才能對癥下藥。建議患者在服藥前先咨詢 醫生 ,保證安全用藥。
標簽:
附子理中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