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癀片臨床上適用于什么癥?有臨床試驗嗎?
2017-04-17
來源:網絡
? 新癀片 為淡棕灰色的片;氣香、微腥,味苦。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 止痛 。主要成分為腫節風、三七、牛黃、珍珠層粉等,是在繼承民間傳統秘制驗方的基礎上研制而成。那么,你可知新癀片臨床上適用于什么癥有臨床試驗嗎
新癀片適用于熱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腫痛、 牙痛、痹痛、脅痛、黃疸、無名腫毒等癥,是專治紅腫熱痛的常 用藥 。有臨床試驗,且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如下:
臨床資料:96例流行性腮腺炎均為門診和住院患兒,年齡5~13歲。發病時間1~5d。伴有發熱的患兒45例(體溫37.5~38.1℃),占46.87%;單側腮腺腫大72例,占75%;雙側腮腺腫大15例,占15.63%;腮腺和頜下腺腫大9例,占9.38%。血細胞分析:中性粒細胞均在正常范圍。
治療方法口服:新癀片(廈門中藥廠生產,組成有九節茶、三七、牛黃、珍珠層粉等),每天3次,每次2~3片。視患兒年齡大小增減。外敷:新癀片5片研細末,清水調成糊狀,涂于腫大的腮腺上,每天2次。結果止痛:全部患兒藥物外敷后局部有涼爽感,立即有明顯止痛效果。退熱:在伴有發熱的45例患兒中有32例經過治療3d后體溫恢復正常,余13例在4d內體溫退至正常。消腫:96例患兒中42例經過3d治療腮腺腫大基本消退,其余在7d內消退。無任何后遺癥。
新癀片適用于熱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腫痛、 牙痛、痹痛、脅痛、黃疸、無名腫毒等癥,是專治紅腫熱痛的常 用藥 。有臨床試驗,且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如下:
臨床資料:96例流行性腮腺炎均為門診和住院患兒,年齡5~13歲。發病時間1~5d。伴有發熱的患兒45例(體溫37.5~38.1℃),占46.87%;單側腮腺腫大72例,占75%;雙側腮腺腫大15例,占15.63%;腮腺和頜下腺腫大9例,占9.38%。血細胞分析:中性粒細胞均在正常范圍。
治療方法口服:新癀片(廈門中藥廠生產,組成有九節茶、三七、牛黃、珍珠層粉等),每天3次,每次2~3片。視患兒年齡大小增減。外敷:新癀片5片研細末,清水調成糊狀,涂于腫大的腮腺上,每天2次。結果止痛:全部患兒藥物外敷后局部有涼爽感,立即有明顯止痛效果。退熱:在伴有發熱的45例患兒中有32例經過治療3d后體溫恢復正常,余13例在4d內體溫退至正常。消腫:96例患兒中42例經過3d治療腮腺腫大基本消退,其余在7d內消退。無任何后遺癥。
標簽:
新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