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評估拉米夫定聯合胸腺肽腸溶片治療慢性乙型肝炎
2017-04-18
來源:網絡
? 醫學實驗證明,拉米夫定聯合 胸腺肽腸溶片 比單用拉米夫定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明顯提高乙型肝炎e抗原陰轉率和丙氨酸轉氨酶復常率,不良反應輕而安全,且方便易行,臨床使用有價值。現將實驗報道如下:
方法: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為兩組,實驗組48例口服拉米夫定每次100 mg,1次/d,服48周,同時口服胸腺肽腸溶片每次6 nag,3次/d,服12周;對照組48例單服拉米夫定48周。于治療第12、24、48周及停藥后20周分別檢測兩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組定量、丙氨酸轉氨酶等并觀察不良反應。
結果:實驗組治療48周及停藥后20周丙氨酸轉氨酶的復常率分別為92%和87%,高于對照組的78%和50%(P<0.05);實驗組治療第12、24、48周及停藥后20周的乙型肝炎e抗原陰轉率分別為30%、32%、43%和35%,高于對照紐的7%、10%、17%和1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48周及停藥后20周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組陰轉率分別為88%和82%,高于對照組的68%和47%(P<0.05)。兩組均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
結論:拉米夫定聯合胸腺肽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比單用拉米夫定能更有效地提高丙氨酸轉氧酶復常率、降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組水平和提高乙型肝炎e抗原陰轉率,不良反應輕。
方法: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為兩組,實驗組48例口服拉米夫定每次100 mg,1次/d,服48周,同時口服胸腺肽腸溶片每次6 nag,3次/d,服12周;對照組48例單服拉米夫定48周。于治療第12、24、48周及停藥后20周分別檢測兩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組定量、丙氨酸轉氨酶等并觀察不良反應。
結果:實驗組治療48周及停藥后20周丙氨酸轉氨酶的復常率分別為92%和87%,高于對照組的78%和50%(P<0.05);實驗組治療第12、24、48周及停藥后20周的乙型肝炎e抗原陰轉率分別為30%、32%、43%和35%,高于對照紐的7%、10%、17%和1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48周及停藥后20周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組陰轉率分別為88%和82%,高于對照組的68%和47%(P<0.05)。兩組均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
結論:拉米夫定聯合胸腺肽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比單用拉米夫定能更有效地提高丙氨酸轉氧酶復常率、降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組水平和提高乙型肝炎e抗原陰轉率,不良反應輕。
標簽:
胸腺肽腸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