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芍地黃丸和六味地黃滴丸能一起服嗎
2017-04-16
來源:網絡
? 六味地黃滴丸為補陰主要方劑,功效以滋補肝。歸芍地黃丸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那么,歸芍地黃丸和六味地黃滴丸能一起服嗎?
六味地黃滴丸最早源自“醫圣”張仲景的名著《傷寒雜病論》的“ 金匱腎氣丸 ”(即桂附地黃丸)。至北宋,太醫丞錢乙認為腎決定著人的生長發育,強調補瀉要同時進行的理論。遂從“金匱腎氣丸”入手,創制了滋 補腎 陰的名方——六味地黃滴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6味中藥組成。
六味地黃滴丸為補陰主要方劑,功效以滋補肝。腎為主,并能補脾陰,為三陰并補之方。方中以熟地黃滋腎填精,為主藥;輔以山茱萸養肝澀精,山藥補脾固精,這是補的一面。又用澤瀉清泄腎火,并防熟地黃之滋膩;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溫;茯苓淡滲脾濕,以助山藥之健運,共為佐使藥,這是瀉的一面。六藥互相配合,補中有瀉,寓瀉于補,相輔相成,是通補開合之劑,滋補肝腎之良藥,常治肝腎不足、虛火上炎之證。
歸芍地黃丸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酸。成分是當歸、白芍(酒炒)、熟地黃、山茱萸(制)、山藥、牡丹皮、澤瀉、茯苓。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用于肝腎兩虧,陰虛血少,頭暈目眩,耳鳴咽干,午后潮熱,腰腿痠痛,足跟疼痛。歸芍地黃丸用法用量是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歸芍地黃丸和六味地黃滴丸建議不要一起服用,以免影響各自的藥效發揮,不利于 疾病 的治療。
六味地黃滴丸最早源自“醫圣”張仲景的名著《傷寒雜病論》的“ 金匱腎氣丸 ”(即桂附地黃丸)。至北宋,太醫丞錢乙認為腎決定著人的生長發育,強調補瀉要同時進行的理論。遂從“金匱腎氣丸”入手,創制了滋 補腎 陰的名方——六味地黃滴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6味中藥組成。
六味地黃滴丸為補陰主要方劑,功效以滋補肝。腎為主,并能補脾陰,為三陰并補之方。方中以熟地黃滋腎填精,為主藥;輔以山茱萸養肝澀精,山藥補脾固精,這是補的一面。又用澤瀉清泄腎火,并防熟地黃之滋膩;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溫;茯苓淡滲脾濕,以助山藥之健運,共為佐使藥,這是瀉的一面。六藥互相配合,補中有瀉,寓瀉于補,相輔相成,是通補開合之劑,滋補肝腎之良藥,常治肝腎不足、虛火上炎之證。
歸芍地黃丸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酸。成分是當歸、白芍(酒炒)、熟地黃、山茱萸(制)、山藥、牡丹皮、澤瀉、茯苓。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用于肝腎兩虧,陰虛血少,頭暈目眩,耳鳴咽干,午后潮熱,腰腿痠痛,足跟疼痛。歸芍地黃丸用法用量是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歸芍地黃丸和六味地黃滴丸建議不要一起服用,以免影響各自的藥效發揮,不利于 疾病 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