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膠囊本品為粉、藍色膠囊,內容物為類白色丸狀顆粒。主要適用于- 婦科: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皮膚科/眼科: - 花斑癬、皮膚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 - 由皮膚癬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 - 系統性真菌感染:系統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病、隱球菌病(包括隱球菌性腦膜炎)*、組織胞漿菌病、孢子絲菌病、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它各種少見的系統性或熱帶真菌病。 *注:對于免疫受損的隱球菌病患者及所有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病患者,只有在一線藥物不適用或無效時,方可使用本品治療。在服用本品時,用法用量如下:口服:為達到最佳吸收,伊曲康唑膠囊應餐后立即給藥,膠囊必須整個吞服。 1、念珠菌性陰道炎:每次200mg,每天二次,療程為1天或每次200mg,每天一次,療程為3天; 2、花斑癬:每次200mg,每天一次,療程為7天; 3、皮膚真菌病:每次100mg,每天一次,療程為15天; 高度角化區(如足底部癬、手掌部癬)需:延長治療15日,每次100mg,每天一次,程序為15天; 4、口腔念珠菌病:每次100mg,每天一次,療程為15天; 5、真菌性角膜炎:每次200mg,每天一次,療程為21天; 6、對于一些免疫缺陷病人,如白血病、愛滋病或器官移植病人等,采用伊曲康唑膠囊治療真菌感染時,伊曲康唑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可能會降低,劑量可加倍。 7、甲真菌病: 1沖擊治療:每次200mg,每天二次,連用一周為一個沖擊療程。對于指甲感染,推薦采用兩個沖擊療程,每個療程間隔3周;對于趾甲感染,推薦采用三個沖擊療程。每個療程間隔3周。藥物都會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常見胃腸道不適,如厭食、惡心、腹痛和便秘。較少見的副作用包括頭痛、可逆性氨基轉移酶升高、月經紊亂、頭暈和過敏反應(如瘙癢、紅斑、風團和血管性水腫)。有個例報告出現了Stevens-Johnson綜合癥(重癥多形型紅斑)。已有潛在病理改變并同時接受多種藥物治療的大多數患者,在接受伊曲康唑長療程治療時可見低血鉀癥、水腫、肝炎和脫發等癥狀。有個例報告出現了外周神經病變,但是否與服用伊曲康唑有關還不能肯定。藥物的使用過程中,建議遵循正確的用法用量,以免出現服用量不足藥效降低或者是服用過量,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