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區盤點 | 盤點那些年骨關節炎患者踩過的治療雷區
骨關節炎是指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以關節疼痛為主要癥狀的退行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一旦發病,便很難治愈,這對于一些想要快速康復的患者來說,往往會陷入很多誤區。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年骨關節炎患者踩過的雷區。
圖源:百度圖庫
雷區一
骨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專利
很多年輕患者在確診骨關節炎時都不肯相信,明明自己還年輕怎么就得老年病了呢?雖然骨關節炎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最高,但所有年齡段的人,甚至包括青壯年都有可能罹患此病。
骨關節炎是因關節軟骨發生病理變化而難以修復,繼而出現軟骨碎屑刺激關節腔內表面滑膜組織,再繼而發生關節液的改變,進一步影響關節軟骨代謝。原發性骨關節炎多發生于老年人,但是因創傷、炎癥、關節不穩定、積累性勞損或先天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繼發性骨關節炎多發生于青壯年。
雷區二
認為骨關節炎與體重無關
體重是影響骨關節炎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
圖源:網絡
肥胖者最容易出現膝骨關節炎,由于體重原因,患者的關節負荷增加,人體為維持重心而代償性的使膝關節內側承受更多的重量,從而加速關節結構的磨損、老化。
肥胖患者減輕體重可有效減少關節的負重和磨損,對骨關節炎的治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雷區三
盲目補鈣
部分患者錯誤的認為骨關節炎是因為缺鈣導致的,這是錯誤的。因為骨關節炎的根本原因是因為關節軟骨中的蛋白多糖和膠原纖維長期的流失,關節軟骨受到磨損從而引起關節疼痛,才導致骨關節炎,所以骨關節炎的患者就算服用再多的鈣也起不到治療的作用。
雷區四
治標不治本
很多患者認為骨關節炎的治療就是消炎止痛,只要關節不痛了,炎癥消失,疾病就治好了。骨關節炎的病理特點為關節軟骨變性破壞、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等,長期僅進行對癥治療,確實對減輕關節疼痛有一定效果,但這治標不治本,根本問題仍然存在。
雷區五
軟骨保護劑,用不用都行
骨關節炎的發病與軟骨破壞息息相關,使用軟骨保護劑可以有效改善軟骨的狀態,恢復關節的正常生化環境,使已被破壞受損的關節軟骨得以修復,屬于治本的藥物。作為軟骨保護劑之一的氨基葡萄糖(以下簡稱“氨糖”)是一種天然的氨基單糖,廣泛存在于人和動物的軟骨、肌腱和韌帶等組織中,是合成關節軟骨蛋白聚糖的必需物質。
正大九力·鹽酸氨基葡萄糖片,副作用小,對肝腎功能的影響小,也沒有依賴性,同時能夠幫助膝骨性關節炎患者修復損傷的膝關節軟骨,達到保護軟骨、改善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病情的作用。

以上這些知識你都get到了嗎?
以后不要再踩入這些治療雷區啦!
參考文獻:[1] 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18版) 中華骨科雜志.2018;38(12):70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