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感冒發熱不能吃附子理中丸
2017-04-14
來源:網絡
? 附子理中丸 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附子、人參、干姜、白術、炙甘草組成。主治脈微肢厥,昏睡囂睛,或寒中內臟之霍亂吐利,轉筋,口噤,四肢強直等脾胃陽虛之陰寒重證。那么附子理中丸可以在感冒發熱時吃嗎
附子理中丸附子(制)、黨參、白術(炒)、干姜、甘草(炙)等五味中藥組成的大蜜丸。現市售附子理中丸改為黨參方。每丸重9克。
附子理中丸寒邪得陽則散,遇寒則凝,所以得溫痛減,遇寒痛甚。寒邪侵犯人體口久,傷及人體正氣(陽氣),致正氣虛損,故胃痛隱隱,纏綿難愈。所以附子理中丸感冒發熱時不能吃。
附子理中丸以附子、干姜兩味辛溫藥溫運中陽,驅散中寒;黨參益氣健脾;白術健脾燥濕。炙甘草調和諸藥,兼補脾和中。諸藥互相配合,共奏溫中散寒、補氣健脾之功。
附子理中丸為辛溫之藥,適宜脾胃虛寒之人服用。但附子大辛大熱,有毒,不可多服久服,病去則止。寒得溫則散,氣得按則行,故應在飯后2h按摩腹部,效果更佳。
將附子理中丸用水煎服是主要的服法,水煎服可以進一步減輕附子的毒性,若不水煎服則用生姜湯送服,生姜能殺附子毒性,或用米飲送服,米飲性潤,可以減輕附子理中丸的燥性。
附子理中丸附子(制)、黨參、白術(炒)、干姜、甘草(炙)等五味中藥組成的大蜜丸。現市售附子理中丸改為黨參方。每丸重9克。
附子理中丸寒邪得陽則散,遇寒則凝,所以得溫痛減,遇寒痛甚。寒邪侵犯人體口久,傷及人體正氣(陽氣),致正氣虛損,故胃痛隱隱,纏綿難愈。所以附子理中丸感冒發熱時不能吃。
附子理中丸以附子、干姜兩味辛溫藥溫運中陽,驅散中寒;黨參益氣健脾;白術健脾燥濕。炙甘草調和諸藥,兼補脾和中。諸藥互相配合,共奏溫中散寒、補氣健脾之功。
附子理中丸為辛溫之藥,適宜脾胃虛寒之人服用。但附子大辛大熱,有毒,不可多服久服,病去則止。寒得溫則散,氣得按則行,故應在飯后2h按摩腹部,效果更佳。
將附子理中丸用水煎服是主要的服法,水煎服可以進一步減輕附子的毒性,若不水煎服則用生姜湯送服,生姜能殺附子毒性,或用米飲送服,米飲性潤,可以減輕附子理中丸的燥性。
標簽:
附子理中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