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榮安神補腦液好嗎?中醫怎么治療失眠?
2017-04-16
來源:網絡
聚榮 安神補腦液 好嗎?中醫怎么治療失眠?
失眠,又稱不寐,是臨床常見的一種 睡眠障礙,表現為難以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難以入睡或睡眠不實。是困擾現代人生活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西醫稱之為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綜合癥。本人經多例驗證,總結一驗方,對各類原因引起的失眠均有很好療效:棗仁15 g 生地50g 麥冬10g 石斛15g 丹參15g 槐米10 g 鉤藤15 g磁石10 g 龜板50g 牛膝10 g 杜仲10 g 寄生10 g 遠志10 g 夜交藤15g養陰安神法治療失眠是本人近幾年治療失眠的經驗總結,養陰安神法治療失眠主要是治療臨床辯證為營、陰虧虛的,最后導致“陰虧不納陽,陽亢不入陰。”而失眠。本方加減運用,效果頗佳,現發給愛友交流:方劑組成:熟地20g,石解15g,白芍15g,酸棗仁25g,遠志10g,生龍牧25g先煎,獲神18g,燈芯草2g,浮小麥20g,竹葉6g,夜交藤 20g心脾兩虛者加服 歸脾丸 15粒每次,每日3次,換可以辯證加減失眠在《內經》中稱為“目不冥”,“不得眠”,“不得臥”,《難經》稱為“不寐”。《內經》記載失眠原因有三,其中第2個原因為邪氣客于臟腑,衛氣不能入陰所致。如《靈樞·邪客》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暝,不臥出者……厥氣客于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于陽,不得入于陰……陰虛,故目不暝。”。《古今醫統大全·不寐侯》詳細分析了失眠的病因病機為“痰火擾亂,心神不寧,思慮過傷,火熾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有因腎水不足,真陰不升而心陽獨亢,亦不得眠”。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不寐》中將失眠分成有邪、無邪兩種類型,認為“有邪者多實證,無邪者皆虛證”,無邪是指“思慮勞倦驚恐憂疑,及別無所累而常多不寐者,總屬真陰精血之不足,陰陽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張景岳認為“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據此《景岳全書·不寐·論治》中指出:“無邪而不寐者……宜以養營,養氣為主治……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顧,只宜培養氣血,血氣復則諸癥自退,若兼顧而雜治之,則十曝一寒,病必難愈,”。《醫宗必讀·不得臥》將失眠原因概括為“一曰氣虛,一曰陰虛,一曰痰滯,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五個方面。《醫效秘傳·不得眠》將病后失眠的病機分析為“夜以陰為主,陰氣盛則目閉而安臥,若陰虛為陽所勝,則終夜煩而不眠也 ”。可見陰虛所致不寐在醫學典籍中的記載頗多,而本人臨床上所見不寐也有大部為陰虛型,所以發養陰安神法治療失眠供大家交流。養陰安神法治療失眠是本人近幾年治療失眠的經驗總結,養陰安神法治療失眠主要是治療臨床辯證為營、陰虧虛的,最后導致“陰虧不納陽,陽亢不入陰。”而失眠。本方加減運用,效果頗佳,現發給愛友交流:方劑組成:熟地20g,石解15g,白芍15g,酸棗仁25g,遠志10g,生龍牧25g先煎,獲神18g,燈芯草2g,浮小麥20g,竹葉6g,夜交藤 20g心脾兩虛者加服歸脾丸15粒每次,每日3次,換可以辯證加減失眠在《內經》中稱為“目不冥”,“不得眠”,“不得臥”,《難經》稱為“不寐”。《內經》記載失眠原因有三,其中第2個原因為邪氣客于臟腑,衛氣不能入陰所致。如《靈樞·邪客》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暝,不臥出者……厥氣客于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于陽,不得入于陰……陰虛,故目不暝。”。《古今醫統大全·不寐侯》詳細分析了失眠的病因病機為“痰火擾亂,心神不寧,思慮過傷,火熾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有因腎水不足,真陰不升而心陽獨亢,亦不得眠”。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不寐》中將失眠分成有邪、無邪兩種類型,認為“有邪者多實證,無邪者皆虛證”,無邪是指“思慮勞倦驚恐憂疑,及別無所累而常多不寐者,總屬真陰精血之不足,陰陽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張景岳認為“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據此《景岳全書·不寐·論治》中指出:“無邪而不寐者……宜以養營,養氣為主治……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顧,只宜培養氣血,血氣復則諸癥自退,若兼顧而雜治之,則十曝一寒,病必難愈,”。《醫宗必讀·不得臥》將失眠原因概括為“一曰氣虛,一曰陰虛,一曰痰滯,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五個方面。《醫效秘傳·不得眠》將病后失眠的病機分析為“夜以陰為主,陰氣盛則目閉而安臥,若陰虛為陽所勝,則終夜煩而不眠也 ”。可見陰虛所致不寐在醫學典籍中的記載頗多,而本人臨床上所見不寐也有大部為陰虛型,所以發養陰安神法治療失眠供大家交流。效果好請回帖,請加分,給多花也行。進網站時間短,多鼓勵患者男,57歲,失眠36年,患者緣于36年前當兵(汽車兵),由于經常夜間拉練,開始失眠,起初在當地軍醫院看過,給與針灸,中藥治療好轉,但因為夜間執勤,后失眠加重。36年間中醫西醫均看過,吃藥后可改善,但持續7天左右后不見效果。2007年 做過頸椎手術,現可見,雙下肢脹痛,晨起尤甚,大小便正常舌淡胖,舌尖及舌邊有小紅點,苔白膩。脈緩細,尺脈沉細。現在夜間睡眠靠口服安定片(3片)維持(職業:司機)。希望大家踴躍發言!過幾日將我的治療情況告訴大家。謝謝大家的踴躍發言,現將我的治療及診斷與諸位交流交流。病程日久,患者也到其他地方看過,為什么初見效果,而后就不明顯呢?個人認為:除患者的工作性質以外,和患者脾氣性格也有關系。我從肝腎入手,疏肝理氣,養腦 補腎 。為使患者盡快信任我的醫技,除必要的“包裝”之外,采用中醫的中藥治療和針灸治療相結合。針刺:怪三針,老十針(胡光老師的),三陰交雙側針刺的時候說了些暗示的話中藥:炒棗仁30g柏子仁10g當歸15g柴胡15g郁金10g合歡花10g白芍10g全蟲6g茯苓15g澤瀉10g刺五加15g 五劑取茯苓50克。將茯苓加水煎煮兩次后合并煎液(約100毫升左右)。每日一劑,分別于午休和晚睡前半小時服下。服用此藥期間患者應停止服用鎮靜劑,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用藥 1個月為一個療程。 點評:人的正常睡眠是體內陰陽之氣自然而有規律地轉化的結果。失眠是因為這種規律遭到了破壞,也是臟腑陰陽失調、氣血不和所致的“陽不入陰,神不守舍,心神不安”的病理表現。茯苓性平,味甘淡,可入心經、脾經、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功效,尤其適宜心脾兩虛型的失眠患者服用。我在一本<<中醫雜志》上學到的,蟬蛻有治療失眠的妙用。后經臨床驗證,屢試屢效。現舉以供驗案2例于下,以供參考。一.楊某,男,32歲,患神經衰弱多年,夜難入睡,睡則多夢易醒,甚至徹夜難明。曾經中西藥治療,療效不佳。診見;面色無華,消瘦乏力,目光少神,飲食無味,四肢不溫,舌苔薄白,脈虛弱,診為心脾兩虧型失眠。初以歸脾湯加減3劑,寧心健脾安神未效。而后用獨味蟬蛻5克,加水250克,水煎30分鐘左右即可,取汁飲用。患者當夜即可入睡。二.胡某某,女,43歲,患失眠證已7年之久,夜間經常朦朦朧朧,似睡非睡,白天經常頭昏目眩,精神萎靡,健忘心悸飲食無味,舌苔薄白,脈細弱。予蟬蛻5克,煎服,每晚頓服一次。服3劑后,能安然入睡。繼續服15天-30天,以鞏固療效,而后諸癥均消。隨訪3年,病未再發。(例一也同樣)臨床經驗證明,蟬蛻不但能治小兒夜啼證,更善療成人失眠,其養心安神之功桌著,誠可推廣用之。主訴:失眠半年余伴胃脘不適、心悸。半年前因為口干、口渴等癥狀到醫院查血糖偏高,配降糖藥服后出現胃脘不適、惡心欲吐、不能吃多或偏硬食物,否則胃脘部脹滿難受,不敢吃多,體型消瘦、精神抑郁多慮、睡眠不安或整夜不眠、心悸不安、乏力、整天喜歡躺在床上。曾住院治療查不出什么病予輸補液及安定等治療,略有好轉,但失眠胃部癥狀未改善且體重在減輕,不敢吃多,多吃一點則脹飽難受,整夜不眠(服安定能睡3-4小時)服藥中藥乏效。查:血糖正常(停服降糖藥),舌淡紫、苔薄黃稍膩、脈細弦、胃脘部稍壓痛。擬調和陰陽、調和肝胃心、活血安神。處方:桂枝10g赤芍15g白芍15g龍骨20g牡蠣20g蘇葉10g百合15g茯苓30g半夏12g枳實10g竹茹10g首烏藤30g合歡皮30g丹參30黨參30g麥冬10g五味子6g燈心草3g五劑復診效如浮鼓,睡眠改善,多吃胃部也不飽脹,能起床干輕體力活。上方加酸棗仁30g炒遠志肉10g復診一切改善續服鞏固一段時間。男45,舌淡有花剝,體胖色黑,我用黃連溫膽湯和酸棗仁湯,用就能睡眠,不用酒反復,大家看有好方法嗎偶從老中醫處得一失眠驗方,經百余例不寐患者,效果頗宏!處方:酸棗仁(炒) 五味子 夜交藤 高梁米(炒)各等份。制法:共研細末,過80目篩。服法:每服6-12克,每日3次。余一月前治一女性患者,45歲,一年前因其父病逝后既失眠,入睡困難,夢多易醒,伴腰背酸困,周身乏力。服上方一周后睡眠明顯好轉,乏力消失,每晚能睡5-7個小時今日復診,面色紅潤,精神飽滿。囑加服 六味地黃丸 。此方應用百余例,鮮有不效者,能用至12克以上效果顯著!用雞肝和炒白芍按照一個雞肝配30克白芍的比例制作。方法:我一般先煎白芍,藥液充分煎出后,去白芍,入雞肝再煎,至湯基本煎完(不能糊了),然后搗碎。服用時,每次一匙,每日三次。服后半夜大便是為肝熱,白芍加量。此方為彭子益方,稱對失眠、身右痹著等非常有效,功在小建中湯之上。我用于我妻,確實效佳。我認為該方對容易上火,食欲不佳等也應有效,而且味道不錯哦(我妻即喜食)!失眠,中醫稱為“不寐”,是指睡眠時間不足或質量差。其表現有:夜晚難于入眠,白天精神不振,工作和學習效率低。失眠可分為偶然性失眠與習慣性失眠。偶然失眠不能算作 疾病 ,它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長期、反復的失眠稱習慣性失眠,又分為繼發性和原發性兩種。習慣性失眠就是病態了。一、失眠的分型失眠有多種分類方法,按現代最常見的失眠分類法可分為三種類型。(一)起始失眠又稱入睡困難型失眠。特點為夜晚精力充沛,思維奔逸,上床后輾轉難眠,毫無困意,直至后半夜才因極度疲勞而勉強入睡。這種類型人占失眠么大多數,通常是“貓頭膺型人”,以青壯年多見。(二)間斷失眠又稱熟睡困難型失眠。特點為睡眠程度不深,夜間常被驚醒,醒后久久無法再眠。這種類型人通常更為焦慮痛苦。常見于體弱有慢性病及個性特殊的人。(三)終點失眠又稱睡眠早醒型失眠。特點是早早醒來,后半夜一醒即再難入睡。白天精神狀態差,常常打盹,至下午精神才好轉,常見于動脈硬化病人及年邁的老人。由于各人睡眠規律與類型的不同,因此診斷失眠還應參照睡眠質量標準。有的老年人素來醒得很早,醒后十分精神,白無不覺疲勞,盡管少眠不屬失眠范圍。二、失眠的原因中醫認為失眠的基本病機是“臟腑不和,陰陽失交”。具體分析起來原因很多,約有以下四類:(一)起居失常生活不規律,勞逸失度,工作任務緊時就長期開夜車,造成晨昏顛倒破壞了睡眠——覺醒節律,使自主神經系統紊亂是造成失眠常見的原因。(二)心理因素中醫稱此類因素為情志過極,白天過度緊張或整日憂心忡忡,惱怒、恐懼、抑郁都能造成大腦皮層興奮抑制失常,以致夜晚失眠。臨睡前大怒大喜或激動悲傷亦可造成大腦局部興奮灶強烈而持久的興奮,引起失眠。因心理因素導致失眠者,亦占相當部分。(三)身體因素來自身體內部的生理、病理刺激,會影響正常的睡眠,如過饑、過飽、大渴大飲、腑實便秘、疼痛、搔癢、呼吸障礙等。(四)環境因素不良的臥室環境,也能引起失眠,如噪音、空氣污染、蚊蠅騷擾、強光刺激、大寒大暑以及地域時差的變化等。三、失眠的預防防治失眠,自古至今方法很多,可概括為病因防治、心理防治、體育防治、食物防治、藥物防治、氣功防治、針灸按摩幾方面,概括介紹如下:(一)病因防治對于身體因素、起居失常、環境因素等造成的失眠,宜采用病因療法,即消除失眠誘因。對身患各種疾病從而影響安眠的病人,應當首先治療原發病,再糾正繼發性失眠。(二)心理防治平素宜加強精神修養,遇事樂觀超脫,不過分追求能力以外的名利,是避免情志過極造成失眠的良方。青年人則應學會賀馭自己情感,放松思想;老年人則要學會培養對生活的濃厚興趣,每天對生活內容作出緊湊的安排,防止白天萎靡不振。心理治療常用的方法有自我暗示法。即上床前放松精神,建立自信心,并對自己說:“今晚我一定能睡著”。躺好后默念:“我頭沉了,我疲勞了;我肩沉了,我很累了;我臂沉了,工作完成了;我腿沉了,我要睡了”。長期進行這樸的自我訓練,可以形成良好條件反射,乃至上床就著。(三)體育防治《老老恒言》中說:“蓋行則身勞,勞則思息,動極而反于靜,亦有其理”。體育鍛煉不僅改善體質,加強心肺功能,使大腦得到更多新鮮血液,而且有助于增強交感——副交感神經的功能穩定性,對防治失眠有良好作用。一般在睡前2小時左右可選擇一些適宜項目進行鍛煉,以身體發熱微汗出為度。(四)藥物防治安眠藥治療失眠應用面最廣,但一般說,不到不得已時不宜使用,或盡量少用。安眠藥一經服用往往產生依賴性、成癮性,對肝、腦以及造血系統還有不良作用,易發生藥物中毒反應,安眠藥還打亂了睡眠周期節律,影響腦力恢復。所以安眠藥偶爾服、短期用較好,對于中老年人以及失眠不嚴重的人宜選中成藥為佳。(五)食物防治失眠者可適當服用一些有益睡眠的食物,如蜂蜜、桂圓、牛奶、大棗、木耳等,還可配合藥膳 保健 。藥膳種類很多,可根據人的體質和癥狀辨證選膳。常用藥膳有:茯苓餅、銀耳羹、百合粥、蓮子粥、山藥牛奶羹、黃酒核桃泥、芝麻糖、土豆蜜膏等。此外,玫瑰烤羊心、豬脊骨湯效果亦好。(六)臟腑經絡調理1、 扶養陽氣,氣血和暢,安神定志。2、針灸:任脈、督脈、手厥陰心包經、足太陰脾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取穴。3、火龍灸、火療。4、臟腑經通絡推拿。日本漢方醫學源于中國的中醫學,但由于歷史文化的差異,中醫學在日本發展成為漢方醫學,與中醫的基礎理論和治療方法都有一定的差異。其有兩點是非常顯著的,一是日本漢方醫學講究的湯證論,即一定的固定方藥適用于特定的腹證和癥狀;第二點是日本漢方醫學用藥量普遍較小,而且多為成藥散劑。在失眠的治療上,其分類也與中醫不同。日本漢方醫學把不眠癥看作是病態,而把失眠癥卻認為是半 健康 癥狀。現將其治療分述如下。 (1)不眠癥的治療 ①黃連解毒湯(黃連、黃柏、黃芩、梔子)、三黃瀉心湯(大黃、黃芩、黃連):用于面色好,有上火現象,情緒容易亢奮的失眠患者。 高血壓 、更年期障礙等疾病,伴有失眠者,可應用本方。 ②溫膽湯(半夏、茯苓、陳皮、竹茹、枳實、甘草、生姜):本方常應用于大病后失眠者;連續不休息地工作,以致疲勞,神經過敏,稍微受驚即失眠者;有氣郁癥狀,神經非極度疲勞而不得安眠者。 ③甘草瀉心湯(半夏、黃芩、干姜、人參、甘草、大棗、黃連):本方用于失眠癥的目標是:心下痞硬,腹中雷鳴,下利等。 ④加味歸脾湯(柴胡、山梔、人參、白術、茯苓、酸棗仁、龍眼肉、黃芪、當歸、遠志、甘草、木香、大棗、干生姜):本方用于有貧血、健忘、動悸、神經過敏的失眠患者,不是只限于老人用,凡胃腸虛弱、面色不好、腹診脈診均無力、情緒低沉的失眠患者,均可應用。 ⑤竹茹溫膽湯(溫膽湯中加竹茹):用于咳嗽、痰多的失眠者。例如肺炎熱退后,咳痰多而失眠,即可用之。 ⑥酸棗仁湯(藥物組成見辨證論治肝膽兩虛證中):本方可用于心身疲勞而失眠者。慢性病患者、老年人、體虛者,夜間失眠用此方效果較好。 ⑦清心蓮子飲(蓮肉、麥門冬、茯苓、車前子、黃芩、人參、黃芪、地骨皮、甘草)、豬苓湯(茯苓、豬苓、澤瀉、滑石、阿膠):用于胃腸不太健康人的失眠。或用于有夢遺、失精、尿道不暢、小便淋瀝等現象的失眠患者。 ⑧三物黃芩湯(黃芩、苦參、干地黃):本方用于入夜上床,手足心即發熱,伴有心煩的失眠患者。用方指征是:手足心煩熱失眠。 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龍骨、牡蠣等):用于體質一直肥滿、壯實,有神經過敏的失眠患者。其患者多伴有上腹部脹滿,胸脅苦滿,臍部動悸亢進,便秘等癥。 ?10?桂枝加芍藥大黃湯(桂枝、芍藥、大黃等):用于夜間腹脹而失眠者。 (2)失眠癥的治療 ①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用于身體強壯,胸脅苦滿,臍上可觸及動悸,肩凝,口苦或粘,便秘,多夢的失眠,患者總覺得腰以下重。 ②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桂枝、白芍、大棗、生姜、甘草、龍骨、牡蠣):與上方證同,但不便秘而易沖動者。 ③三黃瀉心湯:用于體力中等或稍強的失眠。患者經常有血上涌于頭部的感覺,沖動,心緒不寧,心窩部不適,便秘。 ④黃連解毒湯:與三黃瀉心湯證相似,但體力稍弱為虛實間證,一般不便秘。 ⑤黃連阿膠湯(黃連、黃芩、芍藥、阿膠、卵黃):此為虛證方,臨床表現與三黃瀉心湯證相似。 ⑥竹茹溫膽湯:用于長期有支氣管炎等的病證,身體衰弱,非常疲乏,咳痰多而晚上失眠者。 ⑦歸脾湯:用于身體衰弱,易疲乏,有貧血傾向,精神抑郁,易驚膽怯,注意小事的失眠患者。 ⑧半夏白術天麻湯(半夏、白術、茯苓、陳皮、蒼術、麥芽、天麻、神曲、黃芪、人參、澤瀉、黃柏、干姜、生姜):用于偏虛之人,胃腸弱,白天飯后隨便入睡,晚上卻非常清醒而失眠者。用本方胃腸病變和失眠都能好轉。 ⑨甘草瀉心湯:用于胃腸弱,心窩部脹,經常腹中咕咕作響,或常腹瀉,噯氣,心緒不寧的失眠者。 ?10?豬苓湯:用于口渴,尿意減少而失眠者。 ?11?清心蓮子飲:用于豬苓湯而胃部不適,食欲減退者。 此外,日本著名醫家藤平健認為,無論虛實失眠者,用朱砂安神丸都有效以下方藥是老中醫行醫40余年,治療頑固性失眠之經驗方:丹參30炒棗仁50柏子仁30夜交藤100合歡50五味子10郁金25香附25磁石20紫石英10遠志20茯苓20六劑水煎服,每日兩次,每次100ML,見效后改為睡前服一次。夜交藤粥來源民間方原料夜交藤60克 粳米50克 大棗2枚 白糖適量制法取夜交藤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藥汁約300克,加粳米、白糖、大棗,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蓋緊燜5分鐘即可。用法每晚睡前1小時,趁熱食,連服10天為一療程。功效養血安神,祛風通絡。適用于虛煩不寐、頑固性失眠、多夢癥以及風濕痹痛。2005治一香港男,患心悸失眠四年。久治不效。服藥多為安神補心之類。視其癥狀舌紅苔白膩而干燥,脈弦數無力。詢之則納呆乏力,心慌,眠差。其為心陰陽兩虛兼挾痰火明矣。疏方炙甘草湯合溫膽湯,一周后來診訴癥狀大減,連服月余全愈。名老中醫岳美中曾說過,炙甘草湯中以炙甘草為名,當以炙甘草為主藥,按現代用藥計量當用12克方可有效。方中生地現代用量當為48克。寧心安神湯是四川名醫張之文所創,主要用于陰虛血少,虛熱內擾之失眠(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癥,絕經期綜合證等均可使用)組成:生地20,丹參20,炒酸棗仁50夜交藤30,炙甘草3,遠志10組成功用:滋陰生津,養血安神服用本方可配合食療豬骨頭燉湯,時時服用,以增強療效失眠的原因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精神緊張、興奮、抑郁、恐懼、焦慮、煩悶等精神因素常可引起失眠;工作和學習壓力過重、環境改變、噪音、光和空氣污染等社會環境因素是另一重要原因;晚餐過飽、睡前飲茶和咖啡這些不良生活習慣也會造成失眠克服失眠的心理調適方法:一、保持樂觀、知足長樂的良好心態。對社會競爭、個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認識,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二、建立有規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節律。三、創造有利于入睡的條件反射機制。如睡前半小時洗熱水澡、泡腳、喝杯牛奶等,只要長期堅持,就會建立起“入睡條件反射”。四、白天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助于晚上的入睡。五、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如保持臥室清潔、安靜、遠離噪音、避開光線刺激等;避免睡覺前喝茶、飲酒等。六、自我調節、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動,也可反復計數等,有時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七、限制白天睡眠時間,除老年人白天可適當午睡或打盹片刻外,應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則會減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時間。另外,對于部分較重的患者,應在 醫生 指導下,短期、適量地配用安眠藥或小劑量抗焦慮、抑郁劑。這樣可能會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療效果。失眠偏方黨參、白術、當歸、茯神、遠志、龍眼肉、陳皮各10克,炙黃芪12克,炒棗仁15克,首烏藤3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制用法] 水煎服。[適應證] 失眠心脾兩虛證。一.經驗方1.按摩穴位治失眠按摩一組穴位:百會、太陽、風池、翳風、合谷、神門、內外關、足三里、三陰交、涌泉。按摩次數以大眠程度為準,失眠輕少按摩幾次,失眠重多按摩幾次。按摩后立即選一種舒適的睡姿, 10分鐘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繼續按摩一次即可入睡。2.每天早上請喝一杯水每天早晨漱洗后,喝一杯溫開水,對感冒、上火、大便干燥之類疾病同樣有效。3.上軟下硬兩個枕頭睡眠好枕頭適于用兩個,每對高度不超過8厘米,且以上軟下硬為宜。上邊的軟枕便于調整位置,以達睡眠舒適。下邊的硬枕主要用于支撐高度。使用這樣的枕頭,睡眠舒適,解除疲勞快.4.白酒泡靈芝可治失眠原料白酒一斤,靈芝半兩;靈芝用水洗凈,放進白酒瓶內,蓋封嚴;酒逐漸變成紅顏色,一周就可飲用,每晚吃飯時或睡覺前根據自己的酒量,多則喝5錢左右,如果平時不喝酒的可少喝。5.摩擦涌泉穴治失眠當你躺在被窩里難以入睡時,將一只腳的腳心放在另一只腳的大拇趾上,做來問摩擦的動作,直到腳心發熱,再換另一只腳。這樣交替進行,你的大腦注意力就集中在腳部,時間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長期堅持,還能起到保健作用。6.柏樹葉裝枕頭可安眠揀一些柏樹葉,洗凈曬干,裝一個枕頭。柏葉枕在頭下也有一股清香味,使人感到舒適,收到了鎮靜安眠效果。7.鮮果皮能使你安眠將鮮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個不封口的小袋內。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邊。上床睡覺時,便聞到一股果皮散發的芳香,使你安然入睡。8..紅果核大棗治失眠紅果核洗凈晾干,搗成碎未(可求助中 藥店 )。每劑40克,加撕碎的大棗7個,放少許白糖,加水400克,用砂鍋溫火煎20分鐘,倒出的湯汁可分3份服用。每晚睡覺前半小時溫服,效果好,無副作用。9.吃大蒜可治失眠每天晚飯后或臨睡前,吃兩瓣大蒜,我歷來不習慣吃蒜,因此是把蒜切成小碎塊用水沖服的。10.鮮果皮能使你安眠將鮮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個不封口的小袋內。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邊。助睡眠。二.食療方酸棗仁粥【原料】酸棗仁末15克 粳米100克【制作】先以粳米煮粥,臨熟,下酸棗仁末再煮。【用法】空腹食用。【功效】寧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多夢、心煩。秫 米 粥【原料】秫米30克 制半夏10克【制作】先煎半夏去渣,入米煮作粥。【用法】空腹食用。【功效】和胃安眠。適用于食滯不化、胃中不適而引起失眠者。遠志蓮粉粥【原料】遠志30克 蓮子15克 粳米50克【制作】先將遠志泡去心皮與蓮子均研為粉,再煮粳米粥,候熟入遠志和蓮子粉,再煮一二沸。【用法】隨意食用。【功效】補中,益心志,聰耳明目。適用于健忘、怔忡、失眠等癥。小 米 粥【原料】小米50克 雞蛋1個【制作】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雞蛋,稍煮。【用法】臨睡前以熱水泡腳,并飲此粥,然后入睡。【功效】養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煩躁失眠。小米棗仁粥【原料】小米100克 棗仁末15克 蜂蜜30克【制作】小米煮粥,候熟,入棗仁末,攪勻。【用法】食用時,加蜂蜜,日服2次。【功效】補脾潤燥,寧心安神。治納食不香、夜寐不寧、大便干燥。柏子仁粥【原料】柏子仁10~15克 粳米50~100克 蜂蜜適量【制作】先將柏子仁去盡皮、殼、雜質,搗爛,同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對入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用法】每日服2次,2~3天為一療程。【功效】潤腸通便,養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長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夜交藤粥【原料】夜交藤60克 粳米50克 大棗2枚 白糖適量【制作】取夜交藤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藥汁約300克,加粳米、白糖、大棗,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蓋緊燜5分鐘即可。【用法】每晚睡前1小時,趁熱食,連服10天為一療程。【功效】養血安神,祛風通絡。適用于虛煩不寐、頑固性失眠、多夢癥以及風濕痹痛。八 寶 粥【原料】芡實 薏仁米 白扁豆 蓮肉 山藥 紅棗桂圓 百合各6克大米150克【制作】先將各藥煎煮40分鐘,再加入大米繼續煮爛成粥。【用法】分頓調糖食用,連吃數日。【功效】健脾胃,補氣益腎,養血安神。適用于失眠以及體虛乏力虛腫、泄瀉、口渴、咳嗽少痰等。玫瑰花烤羊心【原料】鮮玫瑰花 羊心各50克 食鹽適量【制作】1. 將鮮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放入小鋁鍋,加食鹽、水煎煮10分鐘,待冷備用。2. 將羊心洗凈,切成塊狀,穿在烤簽上邊烤邊蘸玫瑰鹽水,反復在在明火上灸烤,烤熟即成。【用法】宜熱食,可邊烤邊食。【功效】補心安神。適用于心血虧虛所致驚悸失眠以及郁悶不樂等癥。烏靈參燉雞【原料】雞1只 烏靈參100克 酒 姜 蔥 鹽各適量【制作】1. 烏靈參用溫水浸泡4~8小時,洗凈切片,放入雞腹內。2. 將雞放入砂鍋內,清水淹過雞體,放入酒、姜、蔥適量,旺火燒開后,改文火清燉,待雞熟后,加鹽少許即成。【用法】每日2次,食雞肉,飲湯。【功效】補氣健脾,養心安神。適用于神經衰弱。茯 苓 餅【原料】茯苓細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制作】上3味加水適量,調成糊,以微火在平鍋里攤烙成極薄的煎餅。【用法】可經常隨量吃。【功效】健脾補中,寧心安神。適用于氣虛體弱所致的心悸、氣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腫、大便溏軟等。治療失眠偏方:芹菜根90克,酸棗仁9克,水煎服,可治療失眠。以下幾個方法可有效改善睡眠:睡前飲一杯熱牛奶。或者蜂蜜水。<<中老年人如何自我保養?冬天睡覺前一定用熱水好好泡泡腳。另外,吃些香蕉和魚蝦也可以幫助調整生物鐘,對調整時差有幫助。一般的銀耳蓮子湯也有安神的效果。在枕頭旁邊,放10克左右切成絲的生姜,就能催人入眠。1、豬心1個,三七、蜂蜜各30克。將豬心洗凈,與三七共煮,待豬心熟后加入蜂蜜。吃肉飲湯。2、麥仁30克,大棗15枚,甘草15克。小麥去皮,與后2味入鍋,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頓服。3、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搗碎,水煎后加適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劑。主治心悸、失眠。(胃酸過多者忌用)4、雞蛋2個,枸杞15克,紅棗10枚。先將枸杞、紅棗用水煮30分鐘,再將雞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5、酸棗仁粉10克,綠茶15克。清晨8時前沖泡綠茶15克飲服,8時后忌飲茶水。晚上睡前沖服酸棗仁粉10克。凡高血壓、心動過速、習慣性便秘及哺乳期婦女慎用。6、龍眼肉15克,枸杞10克,紅棗4枚,粳米100克、洗凈,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7、干龍眼肉、芡實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蓮子6克,白糖適量。將芡實煮熟去殼,搗碎成米粒狀;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加蓮子、龍眼肉、芡實及清水,煮成粥后調入白糖,每日1劑。8、將花生葉(鮮葉最好)用白開水沖水入壺內或杯內,等花生葉的色澤泡下后飲下,約10分鐘左右,即能入睡,有效率達95%以上。9、茯神15克,生雞蛋黃1個。茯神加一杯半水,煎成一杯。稍涼加入雞蛋,攪勻。睡前先以溫水洗腳,然后乘熱服下藥液,時間不長即可安眠。10、丹參、遠志、石菖蒲、硫黃各20克。共研細末,加白酒適量,調成膏狀,貼于臍中,再以棉花墊于臍上,用膠布固定,每晚換藥一次。11、黨參15克,麥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龍齒各30克。晚飯前水溫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時再服,每日1劑。12、黨參60克,玄參30克,琥珀18克,朱砂、麥冬各12克。共研細末,過篩。每次服3-5克,睡前半小時白開水送服。13、枸杞30克,炒棗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勻,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開水沖泡,代茶頻飲。或日飲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14、五味子30克。水煎,睡前服。主治失眠、周身乏力。15、鮮丹參16克,鮮酸棗根30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夜多怪夢。健腦安神湯:組方:棗仁30 遠志15 茯神12 石菖蒲10 麥冬12(朱砂2拌) 龍齒15先煎 龍牡各25先煎 夜交藤15 當歸15功效:養血安神。加減:肝陽上亢:加柴胡.龍膽草。失眠癥的中醫中藥治療:中醫稱失眠為"不寐",始于《難經》;《內經》稱失眠為"目不暝"、"不得眠"或"不得臥"睡眠和覺醒是陰陽轉化的結果,即"陽氣自動而之靜則寐,陰氣自靜而之動則寤"。機體只要能維持這種正常的轉化功能,就能維持正常的睡眠和覺醒。中醫認為,如果陰氣和陽氣轉化的規則遭到破壞,便可導致不寐。引起不寐的原因很多。《景岳全書.不寐》指出"不寐證雖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蓋寐本孚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心主神",因此心是不寐的主要病位。凡是能影響心神的原因都可引起不寐,如營氣不足引起心失所養,火熱熾盛可以擾心或突受驚駭引起心神不安都是不寐的常見原因。心與其他臟腑如肝、膽、脾、胃、腎有密切關系,不寐的發生也與其他肺腑的病變有密切關系,不管是心失所養還是活(熱)盛擾心或者心神不安大多數由其他臟腑病變引起的陰陽失調和血氣失和所致。施今墨先生治療失眠經驗淺析近代名醫施今墨先生從醫60余年,博覽醫籍,古今中外無不搜求,其治學嚴謹,醫理通徹,臨床經驗豐富,療效顯著,尤以善用對藥著稱。現將施老治療失眠之經驗加以總結,介紹如下:1 辨證施治 治分九法施老將臨床所見之失眠分為4種情況:入睡不能;睡眠時間短。醒即不能再睡;時睡時醒極易醒覺;似睡非睡,亂夢紛紜。對失眠的治療,依其病因分為9類:1)心腎不交失眠者,證見不寐,兼有心悸,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舌紅,辣細數等。多屬心火獨炎于上而不下降,腎水虧之于下而不能上升,心腎不協調,宜用酸棗仁湯,或抗中丹,或<理虛元鑒)之養心固本湯(元武膠、鹿角膠、山內、枸杞子、人參、黃苠、石蓮肉、白術、甘草、棗仁、地黃、準牛膝)以交其心腎。2)血不上榮之失眠,證見不寐多夢,睡而易醒,兼見心悸健忘,體倦神疲等。多屬心血不足,腦失營養,宜用八珍湯加朱砂安神丸、磁朱丸以安其心神;若系虛寒,宜用《證治準繩》之遠志飲子(遠志、茯神、掛心、人參、酸棗仁、黃芪、當歸、甘草),或十四友丸(熟地黃、柏子仁、紫石英、肉桂、阿膠、當歸、黃芪、遠志、辰砂、龍齒)以補之。3)腦腎不足失眠者,證見不寐,亂夢紛紜,兼見精神萎靡,頭暈耳鳴,記憶減退,或伴夢遺,早泄,腰膝酸軟等癥。因腦為髓海,而腎生骨髓,用腦過度,則傷腎氣, 腎虛 則腦不足,宜用六味地黃、杞菊地黃、麥味地黃湯或丸以滋腎水,參以棗仁、龍骨、牡蠣等以收斂之。4)心陽亢盛失眠者,證見不寐,兼見心悸不安,五心煩熱,舌紅,脈數等。心火偏亢,陰陽不調,氣不得寧故不寐,宜以黃連阿膠雞子黃湯為主,加龍骨、牡蠣以潛陽。5)陰虛不眠者,證見難于入寐,或忽寐忽醒,兼見頭暈耳嗚,健忘,腰酸夢遺等。陰主津主血,津少血虧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難于人寐,或忽寐忽醒,宜以生津充血為先,用二冬、二地、二黃、元參、阿膠、花粉、石斛等昧,以滋養陰血,參以安神之品,則津回神安。6)陽虛不眠者,證見不寐多夢,易于驚醒,兼見氣短倦怠,小便清長,舌淡等。陽不入陰故不眠,宜以益氣為主,氣屬陽,益氣即所以補陽,宜用人參、黃苠、白術、懷山藥、石蓮肉以固其氣。7)胃實不眠者,證見不寐,兼見胸膈脹滿,疲多色黃,惡食噯氣,苔黃而膩,脈滑數等。多系痰火為患,宜用半夏、茯苓、黃蓮、枳實、石菖稿導痰化滯;胃虛不眠者,以其虛則胸中似饑,若無所主,得食則能臥,宜以半夏棘米湯合異功散或歸脾湯。8)膽熱不眠者,證見睡眠不安,時時驚醒,兼見胸脅脹滿,口苦咽干,目眩,辣弦等。肝膽相連又為表里,膽熱易致肝陽亢盛,上擾清竅故不寐,宜用溫膽湯去姜,仿陳修園之意以清膽中之火,甚則加膽草以折其勢,火遇則已。膽寒則致肝虛,血不歸于肝則難成眠;膽虛則易驚,精神無所主,入睡不易,二者皆用千金溫膽湯。9)肝經受病,為五志七情所擾而不眠者,證見少寐多夢,惡夢紛紜,兼見心煩易怒,胸脅脹滿,頭痛,目赤,舌紅,苔黃,辣數等。因肝郁不舒,調節失常,不能安臥,遂成失眠,宜采用炙甘草湯、諸復脈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或逍遙散、十味溫膽湯之類。其有因肝虛所致,可用《本事方》珍珠母丸(珠母、當歸、熟干地黃、人參、酸棗仁、柏子仁、犀角、茯神、沉香、龍齒)。2 隨證加減 巧用對藥施老臨證用藥以對藥著稱,他將寧心安神治療失眠類對藥共分3大類,即養神補心安眠,清心安神和重鎮安神。養神補心安眠類對藥:水火不濟、心腎失交之失眠用茯苓、茯神;心陰不足、失心所養之失眠用茯神、麥冬;血虛不能養心或虛火上炎之失眠生棗仁、熟棗仁;血虛心失所養,心陽外越之失眠用酸棗仁、柏子仁;心血虛弱或心腎不變之失眠用遠志、石菖蒲;精血不足、血不榮上之失眠用制首烏、自蒺藜;陽虛精少、氣機不暢之失眠用甘松、鹿角霜;陰虛或溫熱病后余熱未清之失眠用百合、知母;腎虛之失眠用補骨脂、胡桃肉。清心安神類對藥:心火亢盛之失眠用酸棗仁、梔子;痰熱遏阻中焦之失眠用半夏、夏枯草;心腎不足之失眠用肉桂、黃連;陰虧火旺之失眠用黃連、阿膠;肝腎陰虧、血不上榮之失眠用女貞子、旱蓮草;血虛肝熱、肝陽上擾之失眠用白薇、刺蒺藜;脾胃虛弱或胃失安和之失眠用半夏、秫米;熱病后期,余熱未清之失眠用梔子、淡豆豉。重鎮安神類對藥:陰虛陽亢所致失眠用龍骨、牡蠣;肝陽上亢所致失眠用紫石英、紫貝齒;陽不得人于陰而致睡眠困難者用龍齒、紫貝齒;肝陽上亢所致失眠用石決明、紫石英;肝陽上擾之失眠用紫石英、生鐵落;肝腎陰虛、水不涵術以致肝陽上擾之失眠用石決明、磁石;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陽上逆之失眠用紫石英、磁石;肝腎不足、肝陽上逆之失眠用珍珠母、磁朱丸;脾胃不和之失眠用秫米、磁朱丸;心肝同病所致失眠用朱砂、琥珀。3 病案舉例沙某,男,47歲。數年前,由于工作緊張,不休不眠,連續數日,以致頭暈而脹,體力不支,但未曾正規調治,經常睡眠不好,不能多勞,工作繁多時更難入睡。近數月來,失眠嚴重,每夜最多能睡3小時左右,惡夢紛紜,時時驚醒,精神不振,心情郁悶,焦慮不安,食欲日減,二便如常,舌苔黃,六脈虛數。辨證立法:病久俸虛,由虛生熱,引動心火妄炎,擾亂神志,氣結則肝郁不舒,精神不振,擬用養心潛陽,清熱舒肝法。以酸棗仁湯臺秫米半夏湯主之。處方:炒棗仁log,云獲苓lOg,自蒺藜lOg,生棗仁lOg,云獲神lOg,炒遠志lOg,肥知母6g,酒川芎4.5g,清半夏lOg,北秫米(磁朱丸6g同布包)lOg,生牡蠣(生龍骨12g同布包)12g,紫貝齒(紫石英log同布包)lOg,東自薇6g,炙甘草8g,鹿角膠log(另烊化兌服),血琥珀宋3g(分2次沖)。2診:前方服20劑,睡眠時問較前延長,雖有夢,但非惡夢,驚怕之感大減,頭暈痛及耳鳴減輕,情緒稍好,但仍郁悶不快,食不甘味,再宗前法治之。處方:酒黃芩6g,朱茯神lOg,厚樸花4.5g 酒黃連3g,朱寸冬lOg,玫瑰花4.5g,夏枯草6g,酒川芎4.5g,東白薇6g,自蒺藜12g,川郁金lOg,節菖蒲6g,炒遠志l0g,柏子仁l0g,蟬蛻表4.5g,佩蘭葉lOg,雞內金lOg,陳阿膠lOg(另烊兌)。3診:服藥2O劑,已能安睡如常,精神甚好,頭腦清爽,但不能多用腦,時感頭暈痛,思想不易集中,消化力仍欠佳。處方:生牡蠣(生龍骨12g同布包)12g,紫貝齒(紫石英lOg同布包)lOg,節菖蒲6g,云茯苓log,厚樸花21g,谷麥芽各lOg,云茯神l0g,玫瑰花4.5g,炒遠志l0g,赤白薇6g,白蒺藜12g,酒川芎4.5g.漂白術6g,川郁金10g,佩蘭葉10g,炒枳實4.5g。前方又服20劑,一切均好,精神旺健,已不郁悶,后以健脾養心之藥收功。按:本病為心肝俱虛之失眠癥,以清心熱,解肝郁,安神志,和脾胃法治之,又配以生棗仁、炒棗仁、茯苓、茯神、遠志、菖蒲、自薇、白蒺藜、半夏、襪米、黃連、阿膠、龍骨、牡蠣、紫石英、紫貝齒、磁朱丸等寧心安神類對藥,療效顯著。惡夢紛紜以琥珀治之,2診時即見功效。查琥珀人心、肝、膀胱經,《本經》載有安五臟定魂魄之力。治驚悸失眠,施老每于安神之中加入琥珀一味治驚悸惡夢殊效。通過以上對施老治療失眠經驗的總結與分析.可以看出施老對失眠的辨證施治完整而詳盡,基本概括了失眠的所有證型。在辨證施治的同時.加以寧心安神類對藥,療效頗著。(林虹 李翔 天津中醫,2OOO,1(17):1-2.)施今墨治療失眠4則施今墨治療不寐驗案四則1955 年夏季, 著名中醫施今墨先生來青島休養數月, 療養期間仍堅持臨床診治工作, 在治療老年慢性病方面留下了許多寶貴經驗。特別對不寐的治療,尤有獨到之處, 治病辨析細致, 立法遣藥恰中病機,每一治驗均為極好的學習典范。在此爰選施老治驗
失眠,又稱不寐,是臨床常見的一種 睡眠障礙,表現為難以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難以入睡或睡眠不實。是困擾現代人生活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西醫稱之為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綜合癥。本人經多例驗證,總結一驗方,對各類原因引起的失眠均有很好療效:棗仁15 g 生地50g 麥冬10g 石斛15g 丹參15g 槐米10 g 鉤藤15 g磁石10 g 龜板50g 牛膝10 g 杜仲10 g 寄生10 g 遠志10 g 夜交藤15g養陰安神法治療失眠是本人近幾年治療失眠的經驗總結,養陰安神法治療失眠主要是治療臨床辯證為營、陰虧虛的,最后導致“陰虧不納陽,陽亢不入陰。”而失眠。本方加減運用,效果頗佳,現發給愛友交流:方劑組成:熟地20g,石解15g,白芍15g,酸棗仁25g,遠志10g,生龍牧25g先煎,獲神18g,燈芯草2g,浮小麥20g,竹葉6g,夜交藤 20g心脾兩虛者加服 歸脾丸 15粒每次,每日3次,換可以辯證加減失眠在《內經》中稱為“目不冥”,“不得眠”,“不得臥”,《難經》稱為“不寐”。《內經》記載失眠原因有三,其中第2個原因為邪氣客于臟腑,衛氣不能入陰所致。如《靈樞·邪客》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暝,不臥出者……厥氣客于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于陽,不得入于陰……陰虛,故目不暝。”。《古今醫統大全·不寐侯》詳細分析了失眠的病因病機為“痰火擾亂,心神不寧,思慮過傷,火熾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有因腎水不足,真陰不升而心陽獨亢,亦不得眠”。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不寐》中將失眠分成有邪、無邪兩種類型,認為“有邪者多實證,無邪者皆虛證”,無邪是指“思慮勞倦驚恐憂疑,及別無所累而常多不寐者,總屬真陰精血之不足,陰陽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張景岳認為“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據此《景岳全書·不寐·論治》中指出:“無邪而不寐者……宜以養營,養氣為主治……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顧,只宜培養氣血,血氣復則諸癥自退,若兼顧而雜治之,則十曝一寒,病必難愈,”。《醫宗必讀·不得臥》將失眠原因概括為“一曰氣虛,一曰陰虛,一曰痰滯,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五個方面。《醫效秘傳·不得眠》將病后失眠的病機分析為“夜以陰為主,陰氣盛則目閉而安臥,若陰虛為陽所勝,則終夜煩而不眠也 ”。可見陰虛所致不寐在醫學典籍中的記載頗多,而本人臨床上所見不寐也有大部為陰虛型,所以發養陰安神法治療失眠供大家交流。養陰安神法治療失眠是本人近幾年治療失眠的經驗總結,養陰安神法治療失眠主要是治療臨床辯證為營、陰虧虛的,最后導致“陰虧不納陽,陽亢不入陰。”而失眠。本方加減運用,效果頗佳,現發給愛友交流:方劑組成:熟地20g,石解15g,白芍15g,酸棗仁25g,遠志10g,生龍牧25g先煎,獲神18g,燈芯草2g,浮小麥20g,竹葉6g,夜交藤 20g心脾兩虛者加服歸脾丸15粒每次,每日3次,換可以辯證加減失眠在《內經》中稱為“目不冥”,“不得眠”,“不得臥”,《難經》稱為“不寐”。《內經》記載失眠原因有三,其中第2個原因為邪氣客于臟腑,衛氣不能入陰所致。如《靈樞·邪客》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暝,不臥出者……厥氣客于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于陽,不得入于陰……陰虛,故目不暝。”。《古今醫統大全·不寐侯》詳細分析了失眠的病因病機為“痰火擾亂,心神不寧,思慮過傷,火熾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有因腎水不足,真陰不升而心陽獨亢,亦不得眠”。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不寐》中將失眠分成有邪、無邪兩種類型,認為“有邪者多實證,無邪者皆虛證”,無邪是指“思慮勞倦驚恐憂疑,及別無所累而常多不寐者,總屬真陰精血之不足,陰陽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張景岳認為“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據此《景岳全書·不寐·論治》中指出:“無邪而不寐者……宜以養營,養氣為主治……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顧,只宜培養氣血,血氣復則諸癥自退,若兼顧而雜治之,則十曝一寒,病必難愈,”。《醫宗必讀·不得臥》將失眠原因概括為“一曰氣虛,一曰陰虛,一曰痰滯,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五個方面。《醫效秘傳·不得眠》將病后失眠的病機分析為“夜以陰為主,陰氣盛則目閉而安臥,若陰虛為陽所勝,則終夜煩而不眠也 ”。可見陰虛所致不寐在醫學典籍中的記載頗多,而本人臨床上所見不寐也有大部為陰虛型,所以發養陰安神法治療失眠供大家交流。效果好請回帖,請加分,給多花也行。進網站時間短,多鼓勵患者男,57歲,失眠36年,患者緣于36年前當兵(汽車兵),由于經常夜間拉練,開始失眠,起初在當地軍醫院看過,給與針灸,中藥治療好轉,但因為夜間執勤,后失眠加重。36年間中醫西醫均看過,吃藥后可改善,但持續7天左右后不見效果。2007年 做過頸椎手術,現可見,雙下肢脹痛,晨起尤甚,大小便正常舌淡胖,舌尖及舌邊有小紅點,苔白膩。脈緩細,尺脈沉細。現在夜間睡眠靠口服安定片(3片)維持(職業:司機)。希望大家踴躍發言!過幾日將我的治療情況告訴大家。謝謝大家的踴躍發言,現將我的治療及診斷與諸位交流交流。病程日久,患者也到其他地方看過,為什么初見效果,而后就不明顯呢?個人認為:除患者的工作性質以外,和患者脾氣性格也有關系。我從肝腎入手,疏肝理氣,養腦 補腎 。為使患者盡快信任我的醫技,除必要的“包裝”之外,采用中醫的中藥治療和針灸治療相結合。針刺:怪三針,老十針(胡光老師的),三陰交雙側針刺的時候說了些暗示的話中藥:炒棗仁30g柏子仁10g當歸15g柴胡15g郁金10g合歡花10g白芍10g全蟲6g茯苓15g澤瀉10g刺五加15g 五劑取茯苓50克。將茯苓加水煎煮兩次后合并煎液(約100毫升左右)。每日一劑,分別于午休和晚睡前半小時服下。服用此藥期間患者應停止服用鎮靜劑,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用藥 1個月為一個療程。 點評:人的正常睡眠是體內陰陽之氣自然而有規律地轉化的結果。失眠是因為這種規律遭到了破壞,也是臟腑陰陽失調、氣血不和所致的“陽不入陰,神不守舍,心神不安”的病理表現。茯苓性平,味甘淡,可入心經、脾經、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功效,尤其適宜心脾兩虛型的失眠患者服用。我在一本<<中醫雜志》上學到的,蟬蛻有治療失眠的妙用。后經臨床驗證,屢試屢效。現舉以供驗案2例于下,以供參考。一.楊某,男,32歲,患神經衰弱多年,夜難入睡,睡則多夢易醒,甚至徹夜難明。曾經中西藥治療,療效不佳。診見;面色無華,消瘦乏力,目光少神,飲食無味,四肢不溫,舌苔薄白,脈虛弱,診為心脾兩虧型失眠。初以歸脾湯加減3劑,寧心健脾安神未效。而后用獨味蟬蛻5克,加水250克,水煎30分鐘左右即可,取汁飲用。患者當夜即可入睡。二.胡某某,女,43歲,患失眠證已7年之久,夜間經常朦朦朧朧,似睡非睡,白天經常頭昏目眩,精神萎靡,健忘心悸飲食無味,舌苔薄白,脈細弱。予蟬蛻5克,煎服,每晚頓服一次。服3劑后,能安然入睡。繼續服15天-30天,以鞏固療效,而后諸癥均消。隨訪3年,病未再發。(例一也同樣)臨床經驗證明,蟬蛻不但能治小兒夜啼證,更善療成人失眠,其養心安神之功桌著,誠可推廣用之。主訴:失眠半年余伴胃脘不適、心悸。半年前因為口干、口渴等癥狀到醫院查血糖偏高,配降糖藥服后出現胃脘不適、惡心欲吐、不能吃多或偏硬食物,否則胃脘部脹滿難受,不敢吃多,體型消瘦、精神抑郁多慮、睡眠不安或整夜不眠、心悸不安、乏力、整天喜歡躺在床上。曾住院治療查不出什么病予輸補液及安定等治療,略有好轉,但失眠胃部癥狀未改善且體重在減輕,不敢吃多,多吃一點則脹飽難受,整夜不眠(服安定能睡3-4小時)服藥中藥乏效。查:血糖正常(停服降糖藥),舌淡紫、苔薄黃稍膩、脈細弦、胃脘部稍壓痛。擬調和陰陽、調和肝胃心、活血安神。處方:桂枝10g赤芍15g白芍15g龍骨20g牡蠣20g蘇葉10g百合15g茯苓30g半夏12g枳實10g竹茹10g首烏藤30g合歡皮30g丹參30黨參30g麥冬10g五味子6g燈心草3g五劑復診效如浮鼓,睡眠改善,多吃胃部也不飽脹,能起床干輕體力活。上方加酸棗仁30g炒遠志肉10g復診一切改善續服鞏固一段時間。男45,舌淡有花剝,體胖色黑,我用黃連溫膽湯和酸棗仁湯,用就能睡眠,不用酒反復,大家看有好方法嗎偶從老中醫處得一失眠驗方,經百余例不寐患者,效果頗宏!處方:酸棗仁(炒) 五味子 夜交藤 高梁米(炒)各等份。制法:共研細末,過80目篩。服法:每服6-12克,每日3次。余一月前治一女性患者,45歲,一年前因其父病逝后既失眠,入睡困難,夢多易醒,伴腰背酸困,周身乏力。服上方一周后睡眠明顯好轉,乏力消失,每晚能睡5-7個小時今日復診,面色紅潤,精神飽滿。囑加服 六味地黃丸 。此方應用百余例,鮮有不效者,能用至12克以上效果顯著!用雞肝和炒白芍按照一個雞肝配30克白芍的比例制作。方法:我一般先煎白芍,藥液充分煎出后,去白芍,入雞肝再煎,至湯基本煎完(不能糊了),然后搗碎。服用時,每次一匙,每日三次。服后半夜大便是為肝熱,白芍加量。此方為彭子益方,稱對失眠、身右痹著等非常有效,功在小建中湯之上。我用于我妻,確實效佳。我認為該方對容易上火,食欲不佳等也應有效,而且味道不錯哦(我妻即喜食)!失眠,中醫稱為“不寐”,是指睡眠時間不足或質量差。其表現有:夜晚難于入眠,白天精神不振,工作和學習效率低。失眠可分為偶然性失眠與習慣性失眠。偶然失眠不能算作 疾病 ,它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長期、反復的失眠稱習慣性失眠,又分為繼發性和原發性兩種。習慣性失眠就是病態了。一、失眠的分型失眠有多種分類方法,按現代最常見的失眠分類法可分為三種類型。(一)起始失眠又稱入睡困難型失眠。特點為夜晚精力充沛,思維奔逸,上床后輾轉難眠,毫無困意,直至后半夜才因極度疲勞而勉強入睡。這種類型人占失眠么大多數,通常是“貓頭膺型人”,以青壯年多見。(二)間斷失眠又稱熟睡困難型失眠。特點為睡眠程度不深,夜間常被驚醒,醒后久久無法再眠。這種類型人通常更為焦慮痛苦。常見于體弱有慢性病及個性特殊的人。(三)終點失眠又稱睡眠早醒型失眠。特點是早早醒來,后半夜一醒即再難入睡。白天精神狀態差,常常打盹,至下午精神才好轉,常見于動脈硬化病人及年邁的老人。由于各人睡眠規律與類型的不同,因此診斷失眠還應參照睡眠質量標準。有的老年人素來醒得很早,醒后十分精神,白無不覺疲勞,盡管少眠不屬失眠范圍。二、失眠的原因中醫認為失眠的基本病機是“臟腑不和,陰陽失交”。具體分析起來原因很多,約有以下四類:(一)起居失常生活不規律,勞逸失度,工作任務緊時就長期開夜車,造成晨昏顛倒破壞了睡眠——覺醒節律,使自主神經系統紊亂是造成失眠常見的原因。(二)心理因素中醫稱此類因素為情志過極,白天過度緊張或整日憂心忡忡,惱怒、恐懼、抑郁都能造成大腦皮層興奮抑制失常,以致夜晚失眠。臨睡前大怒大喜或激動悲傷亦可造成大腦局部興奮灶強烈而持久的興奮,引起失眠。因心理因素導致失眠者,亦占相當部分。(三)身體因素來自身體內部的生理、病理刺激,會影響正常的睡眠,如過饑、過飽、大渴大飲、腑實便秘、疼痛、搔癢、呼吸障礙等。(四)環境因素不良的臥室環境,也能引起失眠,如噪音、空氣污染、蚊蠅騷擾、強光刺激、大寒大暑以及地域時差的變化等。三、失眠的預防防治失眠,自古至今方法很多,可概括為病因防治、心理防治、體育防治、食物防治、藥物防治、氣功防治、針灸按摩幾方面,概括介紹如下:(一)病因防治對于身體因素、起居失常、環境因素等造成的失眠,宜采用病因療法,即消除失眠誘因。對身患各種疾病從而影響安眠的病人,應當首先治療原發病,再糾正繼發性失眠。(二)心理防治平素宜加強精神修養,遇事樂觀超脫,不過分追求能力以外的名利,是避免情志過極造成失眠的良方。青年人則應學會賀馭自己情感,放松思想;老年人則要學會培養對生活的濃厚興趣,每天對生活內容作出緊湊的安排,防止白天萎靡不振。心理治療常用的方法有自我暗示法。即上床前放松精神,建立自信心,并對自己說:“今晚我一定能睡著”。躺好后默念:“我頭沉了,我疲勞了;我肩沉了,我很累了;我臂沉了,工作完成了;我腿沉了,我要睡了”。長期進行這樸的自我訓練,可以形成良好條件反射,乃至上床就著。(三)體育防治《老老恒言》中說:“蓋行則身勞,勞則思息,動極而反于靜,亦有其理”。體育鍛煉不僅改善體質,加強心肺功能,使大腦得到更多新鮮血液,而且有助于增強交感——副交感神經的功能穩定性,對防治失眠有良好作用。一般在睡前2小時左右可選擇一些適宜項目進行鍛煉,以身體發熱微汗出為度。(四)藥物防治安眠藥治療失眠應用面最廣,但一般說,不到不得已時不宜使用,或盡量少用。安眠藥一經服用往往產生依賴性、成癮性,對肝、腦以及造血系統還有不良作用,易發生藥物中毒反應,安眠藥還打亂了睡眠周期節律,影響腦力恢復。所以安眠藥偶爾服、短期用較好,對于中老年人以及失眠不嚴重的人宜選中成藥為佳。(五)食物防治失眠者可適當服用一些有益睡眠的食物,如蜂蜜、桂圓、牛奶、大棗、木耳等,還可配合藥膳 保健 。藥膳種類很多,可根據人的體質和癥狀辨證選膳。常用藥膳有:茯苓餅、銀耳羹、百合粥、蓮子粥、山藥牛奶羹、黃酒核桃泥、芝麻糖、土豆蜜膏等。此外,玫瑰烤羊心、豬脊骨湯效果亦好。(六)臟腑經絡調理1、 扶養陽氣,氣血和暢,安神定志。2、針灸:任脈、督脈、手厥陰心包經、足太陰脾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取穴。3、火龍灸、火療。4、臟腑經通絡推拿。日本漢方醫學源于中國的中醫學,但由于歷史文化的差異,中醫學在日本發展成為漢方醫學,與中醫的基礎理論和治療方法都有一定的差異。其有兩點是非常顯著的,一是日本漢方醫學講究的湯證論,即一定的固定方藥適用于特定的腹證和癥狀;第二點是日本漢方醫學用藥量普遍較小,而且多為成藥散劑。在失眠的治療上,其分類也與中醫不同。日本漢方醫學把不眠癥看作是病態,而把失眠癥卻認為是半 健康 癥狀。現將其治療分述如下。 (1)不眠癥的治療 ①黃連解毒湯(黃連、黃柏、黃芩、梔子)、三黃瀉心湯(大黃、黃芩、黃連):用于面色好,有上火現象,情緒容易亢奮的失眠患者。 高血壓 、更年期障礙等疾病,伴有失眠者,可應用本方。 ②溫膽湯(半夏、茯苓、陳皮、竹茹、枳實、甘草、生姜):本方常應用于大病后失眠者;連續不休息地工作,以致疲勞,神經過敏,稍微受驚即失眠者;有氣郁癥狀,神經非極度疲勞而不得安眠者。 ③甘草瀉心湯(半夏、黃芩、干姜、人參、甘草、大棗、黃連):本方用于失眠癥的目標是:心下痞硬,腹中雷鳴,下利等。 ④加味歸脾湯(柴胡、山梔、人參、白術、茯苓、酸棗仁、龍眼肉、黃芪、當歸、遠志、甘草、木香、大棗、干生姜):本方用于有貧血、健忘、動悸、神經過敏的失眠患者,不是只限于老人用,凡胃腸虛弱、面色不好、腹診脈診均無力、情緒低沉的失眠患者,均可應用。 ⑤竹茹溫膽湯(溫膽湯中加竹茹):用于咳嗽、痰多的失眠者。例如肺炎熱退后,咳痰多而失眠,即可用之。 ⑥酸棗仁湯(藥物組成見辨證論治肝膽兩虛證中):本方可用于心身疲勞而失眠者。慢性病患者、老年人、體虛者,夜間失眠用此方效果較好。 ⑦清心蓮子飲(蓮肉、麥門冬、茯苓、車前子、黃芩、人參、黃芪、地骨皮、甘草)、豬苓湯(茯苓、豬苓、澤瀉、滑石、阿膠):用于胃腸不太健康人的失眠。或用于有夢遺、失精、尿道不暢、小便淋瀝等現象的失眠患者。 ⑧三物黃芩湯(黃芩、苦參、干地黃):本方用于入夜上床,手足心即發熱,伴有心煩的失眠患者。用方指征是:手足心煩熱失眠。 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龍骨、牡蠣等):用于體質一直肥滿、壯實,有神經過敏的失眠患者。其患者多伴有上腹部脹滿,胸脅苦滿,臍部動悸亢進,便秘等癥。 ?10?桂枝加芍藥大黃湯(桂枝、芍藥、大黃等):用于夜間腹脹而失眠者。 (2)失眠癥的治療 ①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用于身體強壯,胸脅苦滿,臍上可觸及動悸,肩凝,口苦或粘,便秘,多夢的失眠,患者總覺得腰以下重。 ②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桂枝、白芍、大棗、生姜、甘草、龍骨、牡蠣):與上方證同,但不便秘而易沖動者。 ③三黃瀉心湯:用于體力中等或稍強的失眠。患者經常有血上涌于頭部的感覺,沖動,心緒不寧,心窩部不適,便秘。 ④黃連解毒湯:與三黃瀉心湯證相似,但體力稍弱為虛實間證,一般不便秘。 ⑤黃連阿膠湯(黃連、黃芩、芍藥、阿膠、卵黃):此為虛證方,臨床表現與三黃瀉心湯證相似。 ⑥竹茹溫膽湯:用于長期有支氣管炎等的病證,身體衰弱,非常疲乏,咳痰多而晚上失眠者。 ⑦歸脾湯:用于身體衰弱,易疲乏,有貧血傾向,精神抑郁,易驚膽怯,注意小事的失眠患者。 ⑧半夏白術天麻湯(半夏、白術、茯苓、陳皮、蒼術、麥芽、天麻、神曲、黃芪、人參、澤瀉、黃柏、干姜、生姜):用于偏虛之人,胃腸弱,白天飯后隨便入睡,晚上卻非常清醒而失眠者。用本方胃腸病變和失眠都能好轉。 ⑨甘草瀉心湯:用于胃腸弱,心窩部脹,經常腹中咕咕作響,或常腹瀉,噯氣,心緒不寧的失眠者。 ?10?豬苓湯:用于口渴,尿意減少而失眠者。 ?11?清心蓮子飲:用于豬苓湯而胃部不適,食欲減退者。 此外,日本著名醫家藤平健認為,無論虛實失眠者,用朱砂安神丸都有效以下方藥是老中醫行醫40余年,治療頑固性失眠之經驗方:丹參30炒棗仁50柏子仁30夜交藤100合歡50五味子10郁金25香附25磁石20紫石英10遠志20茯苓20六劑水煎服,每日兩次,每次100ML,見效后改為睡前服一次。夜交藤粥來源民間方原料夜交藤60克 粳米50克 大棗2枚 白糖適量制法取夜交藤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藥汁約300克,加粳米、白糖、大棗,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蓋緊燜5分鐘即可。用法每晚睡前1小時,趁熱食,連服10天為一療程。功效養血安神,祛風通絡。適用于虛煩不寐、頑固性失眠、多夢癥以及風濕痹痛。2005治一香港男,患心悸失眠四年。久治不效。服藥多為安神補心之類。視其癥狀舌紅苔白膩而干燥,脈弦數無力。詢之則納呆乏力,心慌,眠差。其為心陰陽兩虛兼挾痰火明矣。疏方炙甘草湯合溫膽湯,一周后來診訴癥狀大減,連服月余全愈。名老中醫岳美中曾說過,炙甘草湯中以炙甘草為名,當以炙甘草為主藥,按現代用藥計量當用12克方可有效。方中生地現代用量當為48克。寧心安神湯是四川名醫張之文所創,主要用于陰虛血少,虛熱內擾之失眠(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癥,絕經期綜合證等均可使用)組成:生地20,丹參20,炒酸棗仁50夜交藤30,炙甘草3,遠志10組成功用:滋陰生津,養血安神服用本方可配合食療豬骨頭燉湯,時時服用,以增強療效失眠的原因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精神緊張、興奮、抑郁、恐懼、焦慮、煩悶等精神因素常可引起失眠;工作和學習壓力過重、環境改變、噪音、光和空氣污染等社會環境因素是另一重要原因;晚餐過飽、睡前飲茶和咖啡這些不良生活習慣也會造成失眠克服失眠的心理調適方法:一、保持樂觀、知足長樂的良好心態。對社會競爭、個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認識,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二、建立有規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節律。三、創造有利于入睡的條件反射機制。如睡前半小時洗熱水澡、泡腳、喝杯牛奶等,只要長期堅持,就會建立起“入睡條件反射”。四、白天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助于晚上的入睡。五、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如保持臥室清潔、安靜、遠離噪音、避開光線刺激等;避免睡覺前喝茶、飲酒等。六、自我調節、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動,也可反復計數等,有時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七、限制白天睡眠時間,除老年人白天可適當午睡或打盹片刻外,應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則會減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時間。另外,對于部分較重的患者,應在 醫生 指導下,短期、適量地配用安眠藥或小劑量抗焦慮、抑郁劑。這樣可能會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療效果。失眠偏方黨參、白術、當歸、茯神、遠志、龍眼肉、陳皮各10克,炙黃芪12克,炒棗仁15克,首烏藤3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制用法] 水煎服。[適應證] 失眠心脾兩虛證。一.經驗方1.按摩穴位治失眠按摩一組穴位:百會、太陽、風池、翳風、合谷、神門、內外關、足三里、三陰交、涌泉。按摩次數以大眠程度為準,失眠輕少按摩幾次,失眠重多按摩幾次。按摩后立即選一種舒適的睡姿, 10分鐘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繼續按摩一次即可入睡。2.每天早上請喝一杯水每天早晨漱洗后,喝一杯溫開水,對感冒、上火、大便干燥之類疾病同樣有效。3.上軟下硬兩個枕頭睡眠好枕頭適于用兩個,每對高度不超過8厘米,且以上軟下硬為宜。上邊的軟枕便于調整位置,以達睡眠舒適。下邊的硬枕主要用于支撐高度。使用這樣的枕頭,睡眠舒適,解除疲勞快.4.白酒泡靈芝可治失眠原料白酒一斤,靈芝半兩;靈芝用水洗凈,放進白酒瓶內,蓋封嚴;酒逐漸變成紅顏色,一周就可飲用,每晚吃飯時或睡覺前根據自己的酒量,多則喝5錢左右,如果平時不喝酒的可少喝。5.摩擦涌泉穴治失眠當你躺在被窩里難以入睡時,將一只腳的腳心放在另一只腳的大拇趾上,做來問摩擦的動作,直到腳心發熱,再換另一只腳。這樣交替進行,你的大腦注意力就集中在腳部,時間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長期堅持,還能起到保健作用。6.柏樹葉裝枕頭可安眠揀一些柏樹葉,洗凈曬干,裝一個枕頭。柏葉枕在頭下也有一股清香味,使人感到舒適,收到了鎮靜安眠效果。7.鮮果皮能使你安眠將鮮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個不封口的小袋內。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邊。上床睡覺時,便聞到一股果皮散發的芳香,使你安然入睡。8..紅果核大棗治失眠紅果核洗凈晾干,搗成碎未(可求助中 藥店 )。每劑40克,加撕碎的大棗7個,放少許白糖,加水400克,用砂鍋溫火煎20分鐘,倒出的湯汁可分3份服用。每晚睡覺前半小時溫服,效果好,無副作用。9.吃大蒜可治失眠每天晚飯后或臨睡前,吃兩瓣大蒜,我歷來不習慣吃蒜,因此是把蒜切成小碎塊用水沖服的。10.鮮果皮能使你安眠將鮮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個不封口的小袋內。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邊。助睡眠。二.食療方酸棗仁粥【原料】酸棗仁末15克 粳米100克【制作】先以粳米煮粥,臨熟,下酸棗仁末再煮。【用法】空腹食用。【功效】寧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多夢、心煩。秫 米 粥【原料】秫米30克 制半夏10克【制作】先煎半夏去渣,入米煮作粥。【用法】空腹食用。【功效】和胃安眠。適用于食滯不化、胃中不適而引起失眠者。遠志蓮粉粥【原料】遠志30克 蓮子15克 粳米50克【制作】先將遠志泡去心皮與蓮子均研為粉,再煮粳米粥,候熟入遠志和蓮子粉,再煮一二沸。【用法】隨意食用。【功效】補中,益心志,聰耳明目。適用于健忘、怔忡、失眠等癥。小 米 粥【原料】小米50克 雞蛋1個【制作】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雞蛋,稍煮。【用法】臨睡前以熱水泡腳,并飲此粥,然后入睡。【功效】養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煩躁失眠。小米棗仁粥【原料】小米100克 棗仁末15克 蜂蜜30克【制作】小米煮粥,候熟,入棗仁末,攪勻。【用法】食用時,加蜂蜜,日服2次。【功效】補脾潤燥,寧心安神。治納食不香、夜寐不寧、大便干燥。柏子仁粥【原料】柏子仁10~15克 粳米50~100克 蜂蜜適量【制作】先將柏子仁去盡皮、殼、雜質,搗爛,同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對入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用法】每日服2次,2~3天為一療程。【功效】潤腸通便,養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長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夜交藤粥【原料】夜交藤60克 粳米50克 大棗2枚 白糖適量【制作】取夜交藤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藥汁約300克,加粳米、白糖、大棗,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蓋緊燜5分鐘即可。【用法】每晚睡前1小時,趁熱食,連服10天為一療程。【功效】養血安神,祛風通絡。適用于虛煩不寐、頑固性失眠、多夢癥以及風濕痹痛。八 寶 粥【原料】芡實 薏仁米 白扁豆 蓮肉 山藥 紅棗桂圓 百合各6克大米150克【制作】先將各藥煎煮40分鐘,再加入大米繼續煮爛成粥。【用法】分頓調糖食用,連吃數日。【功效】健脾胃,補氣益腎,養血安神。適用于失眠以及體虛乏力虛腫、泄瀉、口渴、咳嗽少痰等。玫瑰花烤羊心【原料】鮮玫瑰花 羊心各50克 食鹽適量【制作】1. 將鮮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放入小鋁鍋,加食鹽、水煎煮10分鐘,待冷備用。2. 將羊心洗凈,切成塊狀,穿在烤簽上邊烤邊蘸玫瑰鹽水,反復在在明火上灸烤,烤熟即成。【用法】宜熱食,可邊烤邊食。【功效】補心安神。適用于心血虧虛所致驚悸失眠以及郁悶不樂等癥。烏靈參燉雞【原料】雞1只 烏靈參100克 酒 姜 蔥 鹽各適量【制作】1. 烏靈參用溫水浸泡4~8小時,洗凈切片,放入雞腹內。2. 將雞放入砂鍋內,清水淹過雞體,放入酒、姜、蔥適量,旺火燒開后,改文火清燉,待雞熟后,加鹽少許即成。【用法】每日2次,食雞肉,飲湯。【功效】補氣健脾,養心安神。適用于神經衰弱。茯 苓 餅【原料】茯苓細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制作】上3味加水適量,調成糊,以微火在平鍋里攤烙成極薄的煎餅。【用法】可經常隨量吃。【功效】健脾補中,寧心安神。適用于氣虛體弱所致的心悸、氣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腫、大便溏軟等。治療失眠偏方:芹菜根90克,酸棗仁9克,水煎服,可治療失眠。以下幾個方法可有效改善睡眠:睡前飲一杯熱牛奶。或者蜂蜜水。<<中老年人如何自我保養?冬天睡覺前一定用熱水好好泡泡腳。另外,吃些香蕉和魚蝦也可以幫助調整生物鐘,對調整時差有幫助。一般的銀耳蓮子湯也有安神的效果。在枕頭旁邊,放10克左右切成絲的生姜,就能催人入眠。1、豬心1個,三七、蜂蜜各30克。將豬心洗凈,與三七共煮,待豬心熟后加入蜂蜜。吃肉飲湯。2、麥仁30克,大棗15枚,甘草15克。小麥去皮,與后2味入鍋,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頓服。3、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搗碎,水煎后加適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劑。主治心悸、失眠。(胃酸過多者忌用)4、雞蛋2個,枸杞15克,紅棗10枚。先將枸杞、紅棗用水煮30分鐘,再將雞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5、酸棗仁粉10克,綠茶15克。清晨8時前沖泡綠茶15克飲服,8時后忌飲茶水。晚上睡前沖服酸棗仁粉10克。凡高血壓、心動過速、習慣性便秘及哺乳期婦女慎用。6、龍眼肉15克,枸杞10克,紅棗4枚,粳米100克、洗凈,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7、干龍眼肉、芡實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蓮子6克,白糖適量。將芡實煮熟去殼,搗碎成米粒狀;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加蓮子、龍眼肉、芡實及清水,煮成粥后調入白糖,每日1劑。8、將花生葉(鮮葉最好)用白開水沖水入壺內或杯內,等花生葉的色澤泡下后飲下,約10分鐘左右,即能入睡,有效率達95%以上。9、茯神15克,生雞蛋黃1個。茯神加一杯半水,煎成一杯。稍涼加入雞蛋,攪勻。睡前先以溫水洗腳,然后乘熱服下藥液,時間不長即可安眠。10、丹參、遠志、石菖蒲、硫黃各20克。共研細末,加白酒適量,調成膏狀,貼于臍中,再以棉花墊于臍上,用膠布固定,每晚換藥一次。11、黨參15克,麥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龍齒各30克。晚飯前水溫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時再服,每日1劑。12、黨參60克,玄參30克,琥珀18克,朱砂、麥冬各12克。共研細末,過篩。每次服3-5克,睡前半小時白開水送服。13、枸杞30克,炒棗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勻,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開水沖泡,代茶頻飲。或日飲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14、五味子30克。水煎,睡前服。主治失眠、周身乏力。15、鮮丹參16克,鮮酸棗根30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夜多怪夢。健腦安神湯:組方:棗仁30 遠志15 茯神12 石菖蒲10 麥冬12(朱砂2拌) 龍齒15先煎 龍牡各25先煎 夜交藤15 當歸15功效:養血安神。加減:肝陽上亢:加柴胡.龍膽草。失眠癥的中醫中藥治療:中醫稱失眠為"不寐",始于《難經》;《內經》稱失眠為"目不暝"、"不得眠"或"不得臥"睡眠和覺醒是陰陽轉化的結果,即"陽氣自動而之靜則寐,陰氣自靜而之動則寤"。機體只要能維持這種正常的轉化功能,就能維持正常的睡眠和覺醒。中醫認為,如果陰氣和陽氣轉化的規則遭到破壞,便可導致不寐。引起不寐的原因很多。《景岳全書.不寐》指出"不寐證雖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蓋寐本孚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心主神",因此心是不寐的主要病位。凡是能影響心神的原因都可引起不寐,如營氣不足引起心失所養,火熱熾盛可以擾心或突受驚駭引起心神不安都是不寐的常見原因。心與其他臟腑如肝、膽、脾、胃、腎有密切關系,不寐的發生也與其他肺腑的病變有密切關系,不管是心失所養還是活(熱)盛擾心或者心神不安大多數由其他臟腑病變引起的陰陽失調和血氣失和所致。施今墨先生治療失眠經驗淺析近代名醫施今墨先生從醫60余年,博覽醫籍,古今中外無不搜求,其治學嚴謹,醫理通徹,臨床經驗豐富,療效顯著,尤以善用對藥著稱。現將施老治療失眠之經驗加以總結,介紹如下:1 辨證施治 治分九法施老將臨床所見之失眠分為4種情況:入睡不能;睡眠時間短。醒即不能再睡;時睡時醒極易醒覺;似睡非睡,亂夢紛紜。對失眠的治療,依其病因分為9類:1)心腎不交失眠者,證見不寐,兼有心悸,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舌紅,辣細數等。多屬心火獨炎于上而不下降,腎水虧之于下而不能上升,心腎不協調,宜用酸棗仁湯,或抗中丹,或<理虛元鑒)之養心固本湯(元武膠、鹿角膠、山內、枸杞子、人參、黃苠、石蓮肉、白術、甘草、棗仁、地黃、準牛膝)以交其心腎。2)血不上榮之失眠,證見不寐多夢,睡而易醒,兼見心悸健忘,體倦神疲等。多屬心血不足,腦失營養,宜用八珍湯加朱砂安神丸、磁朱丸以安其心神;若系虛寒,宜用《證治準繩》之遠志飲子(遠志、茯神、掛心、人參、酸棗仁、黃芪、當歸、甘草),或十四友丸(熟地黃、柏子仁、紫石英、肉桂、阿膠、當歸、黃芪、遠志、辰砂、龍齒)以補之。3)腦腎不足失眠者,證見不寐,亂夢紛紜,兼見精神萎靡,頭暈耳鳴,記憶減退,或伴夢遺,早泄,腰膝酸軟等癥。因腦為髓海,而腎生骨髓,用腦過度,則傷腎氣, 腎虛 則腦不足,宜用六味地黃、杞菊地黃、麥味地黃湯或丸以滋腎水,參以棗仁、龍骨、牡蠣等以收斂之。4)心陽亢盛失眠者,證見不寐,兼見心悸不安,五心煩熱,舌紅,脈數等。心火偏亢,陰陽不調,氣不得寧故不寐,宜以黃連阿膠雞子黃湯為主,加龍骨、牡蠣以潛陽。5)陰虛不眠者,證見難于入寐,或忽寐忽醒,兼見頭暈耳嗚,健忘,腰酸夢遺等。陰主津主血,津少血虧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難于人寐,或忽寐忽醒,宜以生津充血為先,用二冬、二地、二黃、元參、阿膠、花粉、石斛等昧,以滋養陰血,參以安神之品,則津回神安。6)陽虛不眠者,證見不寐多夢,易于驚醒,兼見氣短倦怠,小便清長,舌淡等。陽不入陰故不眠,宜以益氣為主,氣屬陽,益氣即所以補陽,宜用人參、黃苠、白術、懷山藥、石蓮肉以固其氣。7)胃實不眠者,證見不寐,兼見胸膈脹滿,疲多色黃,惡食噯氣,苔黃而膩,脈滑數等。多系痰火為患,宜用半夏、茯苓、黃蓮、枳實、石菖稿導痰化滯;胃虛不眠者,以其虛則胸中似饑,若無所主,得食則能臥,宜以半夏棘米湯合異功散或歸脾湯。8)膽熱不眠者,證見睡眠不安,時時驚醒,兼見胸脅脹滿,口苦咽干,目眩,辣弦等。肝膽相連又為表里,膽熱易致肝陽亢盛,上擾清竅故不寐,宜用溫膽湯去姜,仿陳修園之意以清膽中之火,甚則加膽草以折其勢,火遇則已。膽寒則致肝虛,血不歸于肝則難成眠;膽虛則易驚,精神無所主,入睡不易,二者皆用千金溫膽湯。9)肝經受病,為五志七情所擾而不眠者,證見少寐多夢,惡夢紛紜,兼見心煩易怒,胸脅脹滿,頭痛,目赤,舌紅,苔黃,辣數等。因肝郁不舒,調節失常,不能安臥,遂成失眠,宜采用炙甘草湯、諸復脈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或逍遙散、十味溫膽湯之類。其有因肝虛所致,可用《本事方》珍珠母丸(珠母、當歸、熟干地黃、人參、酸棗仁、柏子仁、犀角、茯神、沉香、龍齒)。2 隨證加減 巧用對藥施老臨證用藥以對藥著稱,他將寧心安神治療失眠類對藥共分3大類,即養神補心安眠,清心安神和重鎮安神。養神補心安眠類對藥:水火不濟、心腎失交之失眠用茯苓、茯神;心陰不足、失心所養之失眠用茯神、麥冬;血虛不能養心或虛火上炎之失眠生棗仁、熟棗仁;血虛心失所養,心陽外越之失眠用酸棗仁、柏子仁;心血虛弱或心腎不變之失眠用遠志、石菖蒲;精血不足、血不榮上之失眠用制首烏、自蒺藜;陽虛精少、氣機不暢之失眠用甘松、鹿角霜;陰虛或溫熱病后余熱未清之失眠用百合、知母;腎虛之失眠用補骨脂、胡桃肉。清心安神類對藥:心火亢盛之失眠用酸棗仁、梔子;痰熱遏阻中焦之失眠用半夏、夏枯草;心腎不足之失眠用肉桂、黃連;陰虧火旺之失眠用黃連、阿膠;肝腎陰虧、血不上榮之失眠用女貞子、旱蓮草;血虛肝熱、肝陽上擾之失眠用白薇、刺蒺藜;脾胃虛弱或胃失安和之失眠用半夏、秫米;熱病后期,余熱未清之失眠用梔子、淡豆豉。重鎮安神類對藥:陰虛陽亢所致失眠用龍骨、牡蠣;肝陽上亢所致失眠用紫石英、紫貝齒;陽不得人于陰而致睡眠困難者用龍齒、紫貝齒;肝陽上亢所致失眠用石決明、紫石英;肝陽上擾之失眠用紫石英、生鐵落;肝腎陰虛、水不涵術以致肝陽上擾之失眠用石決明、磁石;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陽上逆之失眠用紫石英、磁石;肝腎不足、肝陽上逆之失眠用珍珠母、磁朱丸;脾胃不和之失眠用秫米、磁朱丸;心肝同病所致失眠用朱砂、琥珀。3 病案舉例沙某,男,47歲。數年前,由于工作緊張,不休不眠,連續數日,以致頭暈而脹,體力不支,但未曾正規調治,經常睡眠不好,不能多勞,工作繁多時更難入睡。近數月來,失眠嚴重,每夜最多能睡3小時左右,惡夢紛紜,時時驚醒,精神不振,心情郁悶,焦慮不安,食欲日減,二便如常,舌苔黃,六脈虛數。辨證立法:病久俸虛,由虛生熱,引動心火妄炎,擾亂神志,氣結則肝郁不舒,精神不振,擬用養心潛陽,清熱舒肝法。以酸棗仁湯臺秫米半夏湯主之。處方:炒棗仁log,云獲苓lOg,自蒺藜lOg,生棗仁lOg,云獲神lOg,炒遠志lOg,肥知母6g,酒川芎4.5g,清半夏lOg,北秫米(磁朱丸6g同布包)lOg,生牡蠣(生龍骨12g同布包)12g,紫貝齒(紫石英log同布包)lOg,東自薇6g,炙甘草8g,鹿角膠log(另烊化兌服),血琥珀宋3g(分2次沖)。2診:前方服20劑,睡眠時問較前延長,雖有夢,但非惡夢,驚怕之感大減,頭暈痛及耳鳴減輕,情緒稍好,但仍郁悶不快,食不甘味,再宗前法治之。處方:酒黃芩6g,朱茯神lOg,厚樸花4.5g 酒黃連3g,朱寸冬lOg,玫瑰花4.5g,夏枯草6g,酒川芎4.5g,東白薇6g,自蒺藜12g,川郁金lOg,節菖蒲6g,炒遠志l0g,柏子仁l0g,蟬蛻表4.5g,佩蘭葉lOg,雞內金lOg,陳阿膠lOg(另烊兌)。3診:服藥2O劑,已能安睡如常,精神甚好,頭腦清爽,但不能多用腦,時感頭暈痛,思想不易集中,消化力仍欠佳。處方:生牡蠣(生龍骨12g同布包)12g,紫貝齒(紫石英lOg同布包)lOg,節菖蒲6g,云茯苓log,厚樸花21g,谷麥芽各lOg,云茯神l0g,玫瑰花4.5g,炒遠志l0g,赤白薇6g,白蒺藜12g,酒川芎4.5g.漂白術6g,川郁金10g,佩蘭葉10g,炒枳實4.5g。前方又服20劑,一切均好,精神旺健,已不郁悶,后以健脾養心之藥收功。按:本病為心肝俱虛之失眠癥,以清心熱,解肝郁,安神志,和脾胃法治之,又配以生棗仁、炒棗仁、茯苓、茯神、遠志、菖蒲、自薇、白蒺藜、半夏、襪米、黃連、阿膠、龍骨、牡蠣、紫石英、紫貝齒、磁朱丸等寧心安神類對藥,療效顯著。惡夢紛紜以琥珀治之,2診時即見功效。查琥珀人心、肝、膀胱經,《本經》載有安五臟定魂魄之力。治驚悸失眠,施老每于安神之中加入琥珀一味治驚悸惡夢殊效。通過以上對施老治療失眠經驗的總結與分析.可以看出施老對失眠的辨證施治完整而詳盡,基本概括了失眠的所有證型。在辨證施治的同時.加以寧心安神類對藥,療效頗著。(林虹 李翔 天津中醫,2OOO,1(17):1-2.)施今墨治療失眠4則施今墨治療不寐驗案四則1955 年夏季, 著名中醫施今墨先生來青島休養數月, 療養期間仍堅持臨床診治工作, 在治療老年慢性病方面留下了許多寶貴經驗。特別對不寐的治療,尤有獨到之處, 治病辨析細致, 立法遣藥恰中病機,每一治驗均為極好的學習典范。在此爰選施老治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