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vs別嘌醇,為啥總說非布好?
2018-09-30
來源:網絡
2005年,國外學者做了一份研究,在降尿酸的達標標治療(療效判斷指標包括減少痛風復發和痛風石區域)中,非布司他40 mg/d 組治療有效率為45%,80mg/d組有效率為67 %,別嘌醇腎功能正常者300 mg/d, 腎功能中度損傷者200mg/d組有效率為42%, 非布司他 40 mg/d組療效并沒有明顯優于別嘌醇組。 值得關注的是,在臨床治療中別嘌呤醇的正常用量為100 ~ 800mg/d,有時甚至更高, 因此該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別嘌醇的有效率只能說明非布司他的治療效果優于某一個劑量組的別嘌醇。
2013年,該研究小組又重新使用80mg/d的非布司他,與40mg/d非布司他和300mg/d的別嘌醇組進行對比 ,結果自然是80mg/d非布司他療效明顯優于其他兩個對照組。
因為繼續增加別嘌醇劑量已存在藥物高概率出現副作用,所以我們很難找600mg/d別嘌醇組的研究數據。但從上面的試驗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別嘌醇常規使用劑量(300mg/d)與40mg/d非布相比差異并不明顯。但當非布繼續增量,而別嘌醇已無法增加的情況下,非布的優勢就開始凸顯。
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可以想象一個 非常不科學 的等式 (記住這是假設而已) ,40mg非布司他=300mg別嘌醇(最大劑量),80mg非布司他則相當于600mg的別嘌醇劑量,而每天用600mg的別嘌醇治療,則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所以“低效而導致需要大劑量,而大劑量又易出現副作用。”,別嘌醇“坑爹”的原因就在這里。
既然別嘌“低效”,改吃非布就萬事大吉?
其實沒有哪一種降酸藥,可以保證100%將患者的尿酸水平降低至正常水準。即便是大劑量的非布司他,依舊有“失手”的時候。綜合性比價比等因素,降酸藥到底哪家好,其實目前尚無定論,醫生再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時,往往需要綜合考慮。如果你非要選擇一款降酸藥物,那么遵照一位好醫生的醫囑才是上上之策。
2013年,該研究小組又重新使用80mg/d的非布司他,與40mg/d非布司他和300mg/d的別嘌醇組進行對比 ,結果自然是80mg/d非布司他療效明顯優于其他兩個對照組。
因為繼續增加別嘌醇劑量已存在藥物高概率出現副作用,所以我們很難找600mg/d別嘌醇組的研究數據。但從上面的試驗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別嘌醇常規使用劑量(300mg/d)與40mg/d非布相比差異并不明顯。但當非布繼續增量,而別嘌醇已無法增加的情況下,非布的優勢就開始凸顯。
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可以想象一個 非常不科學 的等式 (記住這是假設而已) ,40mg非布司他=300mg別嘌醇(最大劑量),80mg非布司他則相當于600mg的別嘌醇劑量,而每天用600mg的別嘌醇治療,則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所以“低效而導致需要大劑量,而大劑量又易出現副作用。”,別嘌醇“坑爹”的原因就在這里。
既然別嘌“低效”,改吃非布就萬事大吉?
其實沒有哪一種降酸藥,可以保證100%將患者的尿酸水平降低至正常水準。即便是大劑量的非布司他,依舊有“失手”的時候。綜合性比價比等因素,降酸藥到底哪家好,其實目前尚無定論,醫生再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時,往往需要綜合考慮。如果你非要選擇一款降酸藥物,那么遵照一位好醫生的醫囑才是上上之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