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膠囊聯合硝酸咪康唑乳膏對體股癬的效果怎么樣
2017-04-24
來源:網絡
? 體、股癬是臨床常見的真菌病,其發病主要是由皮膚癬菌感染光滑皮膚所致。本文分離培養致病菌結果,主要為紅色毛癬菌,其次依次為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犬小孢子菌。這與國內多數地區相似。絮狀表皮癬菌均分離自股癬,其原因尚待研究。
治療結果,聯合 用藥 組停藥時、停藥后2周有效果比率分別為95.56%、100%,真菌清除率分別為93.97%、100%。此結果與高宇等報告一致,高宇等的報告口服伊曲康唑0.2/d,服藥1周,同時外用萘替芬 酮康唑乳膏 2次/d,療程2周治療體癬,停藥時有效果比率和真菌學清除率均為82.6%,而停藥后2周有效果比率和真菌學清除率均達100%。
研究對照組治療結果,停藥時及停藥后2周的臨床有效果比率分別為72.22%、70%。此療效低于沈威敏等的報告,他們用藥后2周的有效果比率為94%,這可能與我們用藥時間較短有關。金學洙等曾報告口服伊曲康唑后1周臨床有效果比率為62.82%,真菌清除率71.1%,明顯低于本文聯合用藥組,說明聯合用療效明顯優于單用口服伊曲康唑。本研究停藥后2周的有效果比率和真菌學清除率高達100%,與賴維等的口服和外用特比萘芬1周療法的有效果比率和真菌學清除率一致,高于李志民等應用特比萘芬口服與硝酸咪康唑外用1周療法治療體、股癬的療效(有效果比率95.2%)和真菌學清除率(95.6%)。
伊曲康唑為三唑類抗真菌藥物,通過抑制真菌細胞膜中麥角固醇的細胞色素P450-14-去甲基酶,導致14-α甲基固醇的積聚及麥角固醇的缺失,從而抑制真菌生長。同時伊曲康唑具有高度親脂性,服藥7d后藥物在皮膚角質層中的濃度大于血漿濃度,可在角質層停留1~4周,有良好的藥物后效應。體、股癬的病原菌為皮膚癬菌,該菌喜侵入皮膚角質層,因此伊曲康唑治療體、股癬,療效好且持久,有需要的患者可以使用。
治療結果,聯合 用藥 組停藥時、停藥后2周有效果比率分別為95.56%、100%,真菌清除率分別為93.97%、100%。此結果與高宇等報告一致,高宇等的報告口服伊曲康唑0.2/d,服藥1周,同時外用萘替芬 酮康唑乳膏 2次/d,療程2周治療體癬,停藥時有效果比率和真菌學清除率均為82.6%,而停藥后2周有效果比率和真菌學清除率均達100%。
研究對照組治療結果,停藥時及停藥后2周的臨床有效果比率分別為72.22%、70%。此療效低于沈威敏等的報告,他們用藥后2周的有效果比率為94%,這可能與我們用藥時間較短有關。金學洙等曾報告口服伊曲康唑后1周臨床有效果比率為62.82%,真菌清除率71.1%,明顯低于本文聯合用藥組,說明聯合用療效明顯優于單用口服伊曲康唑。本研究停藥后2周的有效果比率和真菌學清除率高達100%,與賴維等的口服和外用特比萘芬1周療法的有效果比率和真菌學清除率一致,高于李志民等應用特比萘芬口服與硝酸咪康唑外用1周療法治療體、股癬的療效(有效果比率95.2%)和真菌學清除率(95.6%)。
伊曲康唑為三唑類抗真菌藥物,通過抑制真菌細胞膜中麥角固醇的細胞色素P450-14-去甲基酶,導致14-α甲基固醇的積聚及麥角固醇的缺失,從而抑制真菌生長。同時伊曲康唑具有高度親脂性,服藥7d后藥物在皮膚角質層中的濃度大于血漿濃度,可在角質層停留1~4周,有良好的藥物后效應。體、股癬的病原菌為皮膚癬菌,該菌喜侵入皮膚角質層,因此伊曲康唑治療體、股癬,療效好且持久,有需要的患者可以使用。
標簽:
伊曲康唑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