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到憂傷”!如何判斷自己得了糖尿病?
有一種病,甜到憂傷。它就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糖尿病。
最新的中國慢病檢測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人及血糖病高風險人群已超過5.5億。糖尿病帶來的不僅是血糖升高的表象,還可能是全身的代謝異常。
圖源:圖蟲創意
如何判斷自己得了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主要分為四大類: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
圖源:生命時報
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或超重、高血壓、冠心病、脂代謝紊亂者屬于高危人群,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最好經醫生評估后進行糖耐量檢查。
一旦確診后,無論有無癥狀,都應定期進行全面檢查。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質代謝異常,長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種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腎、神經損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導致殘廢或者過早死亡。
① 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較同年齡、性別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年齡提前,病情更嚴重;
②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壓和血脂異常;
③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④ 糖尿病腎病是造成腎功能衰竭的常見原因之一;
⑤ 糖尿病足嚴重者可導致截肢。
8道題 自測糖尿病風險
歐洲心臟病學會發言人、德國慕尼黑糖尿病研究小組專家艾伯哈德·斯坦德爾教授推薦一套3分鐘即可完成的簡單問卷。
根據回答計算分數,可以自測你的糖尿病風險。

糖尿病的預防
目前,糖尿病尚無法根治,所以預防格外重要。
每天鍛煉35分鐘
芬蘭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周鍛煉4個小時,每天鍛煉35分鐘,患上糖尿病的風險也會顯著降低。
主食控制在250克
一般主食是早餐100克、午餐100克、晚餐50克。有時聚會也可以快樂地吃吃喝喝,但是,兩小時后要安排些活動量較大的運動,比如球類比賽等。
另外,每天主食中若能有1/3~1/2的全谷、雜豆和薯類,對預防糖尿病和腸癌都非常有益。
不做夜貓子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和卡塔爾的研究專家發現,睡眠不足會增加患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欠上短短30分鐘的“睡眠債”,就可能對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產生顯著的影響。
每年測一次血糖
有體重超標、家族病史和高血壓等致病因素的人,應每年驗血,咨詢醫生的意見,即使化驗結果正常,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已經處于糖尿病前期(即血糖有點高,但又達不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每一至兩年就要檢測一次血糖水平。
部分內容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