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嚕與高血壓?關系可大了!
你有想過,打呼嚕可能跟高血壓有關系嗎?
圖源:攝圖網
不止有關,今天要說的這類疾病更是加重或導致高血壓的常見原因。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主要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HS),與高血壓息息相關,其主要的特征就是睡覺時打呼嚕(打鼾)。
OSAHS是獨立于年齡、肥胖、吸煙等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是加重或導致高血壓常見的、可更改的原因。
OSAHS為什么會導致高血壓?
OSAHS導致高血壓的可能機制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 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
OSAHS患者反復發生間斷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微覺醒以及睡眠片斷化,可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分泌增多。長期間歇低氧可致使:
· 頸動脈體對低氧敏感性增強, 對壓力敏感性減低;
· 頸動脈體對低氧敏感性和興奮性增強的長期易化;
· 中樞和外周神經的長期易化。
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合并OSAHS的高血壓患者在短期內血壓波動較大,導致夜間血壓和晨起血壓的升高。
② 內皮功能損傷
由于間歇低氧造成反復的缺氧和再氧合過程, 因此OSAHS又被看作是一種氧化應激性疾病,其線粒體內活性氧族(ROS)持續和過量增加,高濃度ROS或氧自由基會導致人體各種細胞結構尤其是內皮細胞損傷,進而導致內皮依賴的血管舒張效應減弱,引起血管張力增加。
隨著靶器官受損程度加重及血管壁結構改變, 這種血壓隨生理活動而改變的神經體液調控機制紊亂,外周血管阻力的可逆性改變減弱或消失,導致晝夜節律消失。
③ 其他
OSAHS多發生于肥胖者,肥胖本身可引起腎功能損害、胰島素抵抗、高瘦素血癥、瘦素抵抗、炎癥反應等。
另外,OSAHS患者還存在睡眠結構紊亂、血管活性物質改變、胸內壓變化,這些因素都參與高血壓的形成。
如何正確治療?
說了這么多,我們最關心的肯定還是:治療!
首先是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減重、限酒、運動等。
其次是藥物治療。
常用降壓藥物包括鈣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 ARB(如代文·纈沙坦膠囊)、利尿劑(如吲達帕胺、氫氯噻嗪、氨苯蝶啶等)和 β 受體阻滯劑五類,以及由上述藥物組成的固定配比復方制劑。

諾欣妥·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主要用于射血分數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NYHA Ⅱ-Ⅳ級,LVEF≤40%)成人患者,主要成份為活性成份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