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韋片治療效果怎么樣?兒童乙肝怎么治
2017-04-16
來源:網絡
恩替卡韋片 治療效果怎么樣? 兒童 乙肝 怎么治?
絕大多數兒童乙肝都是在生命早期感染乙肝病毒(HBV)的,平時沒有任何癥狀。一般都是在入托體檢或去醫院看其他 疾病 時,檢查肝功能和乙肝五項而無意中發現的,這時,往往已經發展成慢性乙肝了。所以說,作為家長,最好不要等孩子出現癥狀了再去檢查,如果家里有乙肝患者,盡早為孩子做檢查,明確到底有沒有感染會更好一些。
大家都知道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兒童乙肝也不例外,有數據表明,成年前3%~5%的孩子會進展為肝硬化,0.01%~0.03%的孩子會進展為肝癌。另外,還有一部分兒童發展至成人期肝病,甚至晚期肝病。總的來說,疾病進展的幾率還是比較低的,但如果不重視起來,將會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和心理 健康 帶來影響。
1)通過抗病毒治療,可以減少肝臟的炎癥壞死,大幅度降低兒童乙肝進展為肝硬化、肝癌和成年期肝硬化、肝癌的風險。
2)有的孩子肝臟損害很嚴重,已經發展至早期肝硬化,或肝硬化,經過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可能完全逆轉早期肝硬化和肝硬化。
3)如果在合適的時間開始抗病毒治療、選擇合適的藥物、用足合適的療程,一些兒童乙肝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即達到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完全清除。有數據表明,大三陽慢性乙肝兒童經過抗病毒治療,1~3歲孩子的治愈率近60%,3~5歲的孩子約40%,5~7歲以上的孩子約20%,7歲及更大年齡的孩子為10%左右。所以,家長要克服一個誤區,兒童乙肝不能等長大了再治,如果早期適合治療,一定要積極配合 醫生 ,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判斷孩子現在要不要治療,要先看孩子處于哪個疾病階段:
1)如果孩子處于免疫耐受期(乙肝靜止期),暫時不需要抗病毒治療。急于 用藥 很可能造成免疫紊亂,給肝臟帶來不必要的破壞,還可能造成耐藥,導致真正需要治療的時候難于選擇藥物,甚至無藥可用。
2)如果孩子的免疫耐受性被打破,肝臟出現了活動性病變,就需要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這個時候用藥,能幫助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抗病毒,取得更好的療效。
3)如果孩子已經進展為早期肝硬化,最好一發現就馬上開始抗病毒治療,避免肝臟損傷進一步加重,并有可能使已經纖維化的肝臟組織恢復正常。
這兩個概念是差不多的,乙肝攜帶者是老百姓愛用的詞兒,用醫學術語來講,就叫免疫耐受期。這個時期,人體的免疫系統與入侵的乙肝病毒處于“和平共處”的狀態,只發生極輕度的肝臟炎癥反應,所以肝功能表現是正常的,但病毒水平較高,乙肝五項表現為大三陽。
發現兒童乙肝處于這一階段后,最好能定期做血常規、肝功能、乙肝五項、病毒載量、B超等檢查,并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隨訪觀察,一旦指標出現異常或疾病有所進展,能及時做進一步檢查或開始規范的抗病毒治療。
轉氨酶是人體代謝過程中重要的催化劑,主要存在于肝細胞里面。當肝臟有炎癥反應后,轉氨酶會從肝細胞釋放到血液中,抽血化驗的時候就會檢測到它的數值變化。其中,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即谷丙轉氨酶)是評估有無肝臟活動性病變、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以及治療后效果好不好的主要指標之一。
如果檢測到ALT水平持續升高,并超過了正常值(0~40 IU/L)的1.5倍,就說明肝臟很可能有炎癥壞死,可以考慮是否需要開始抗病毒治療。但是要注意,對于孩子來說,呼吸道感染、肺炎、腹瀉、手足口病、用藥等多種情況都可以引起ALT水平升高。所以發現ALT水平升高后,一定要先判斷這是不是由孩子的乙肝引起的,不能片面地把ALT水平升高作為抗病毒治療的必備條件,輕易下定論。
如果ALT水平正常,肝臟也可能有炎癥壞死。像一些嚴重的慢性肝病,肝損害和ALT水平變化不一定成正比。所以,不能單看ALT水平正常就放心了,一定要結合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肝臟儲備功能、膽堿脂酶等指標,以及B超結果,來綜合判斷肝臟的情況。必要的話,最好到醫院做肝組織活檢,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如果基于孩子的病情和一些基本檢查,不能完全確定疾病是否處于活動期、肝臟損傷有多嚴重、是不是已經進展為肝硬化了,或者說懷疑孩子合并了非酒精性脂肪肝、遺傳代謝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藥物性肝炎等其他肝病,就最好做個肝活檢,來判斷肝臟的損傷程度,以及肝臟損傷是不是由乙肝引起的。雖然肝活檢是有創性檢查,但還是比較安全的,家長可以放心。
目前兒童抗病毒藥物有兩大類,一類是干擾素類,包括短效干擾素(IFNα)和長效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國外批準1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應用IFNα;另一類是口服抗病毒藥物(NAs),包括替諾福韋、恩替卡韋、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幾種,國外批準2歲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恩替卡韋和拉米夫定,12歲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替諾福韋和阿德福韋酯。在我國,經批準用于兒童抗病毒治療的藥物十分有限,具體用藥需要跟家長詳細溝通。
治療兒童乙肝,目前首選干擾素。大家應該都知道,干擾素是要打針的,短效的隔天打一針,對于大一些的孩子,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用長效干擾素,一周一次,能減少注射的痛苦。除了需要長期打針,干擾素還有一些副作用:
1)注射干擾素后,孩子可能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如低燒、全身肌肉酸疼、關節疼、乏力或食欲減退等。
2)干擾素可能會造成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降低,少部分孩子還會有血小板降低的情況。另外,還可能帶來轉氨酶在一段時間內的短暫增高。
3)極少數孩子一開始用干擾素,在注射部位可能會出現皮疹,通常更換部位或外用藥物就可以控制,也有一些是全身起皮疹,這時候就需要及時就醫。
4)約20%的孩子會有 脫發 的表現,主要在用藥3~6個月的時候比較明顯,但隨著治療的繼續,會逐漸好轉。
當然,家長也不用太緊張,副作用不會對孩子有太多的影響,醫生也會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控制,以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
與干擾素相比,口服抗病毒藥的副作用要小很多,并且一天一次、一次一片、服用方便,但在大三陽轉小三陽、清除表面抗原方面,口服藥的長期效果遠不及干擾素,通常需要長時間的治療(抗病毒治療的停藥目標是大三陽轉為小三陽,能達到HBsAg清除最好)。除此之外,長期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引起耐藥,影響療效。
因此,口服抗病毒藥一般不作為首選。只有在孩子肝炎活動特別嚴重、轉氨酶很高或炎癥壞死程度很高等特殊情況下,不太適合用干擾素治療,可能會先用口服藥控制病情。另外,一些患者的病毒載量很高,但肝炎活動不是很厲害,轉氨酶也不高,可能會采用兩類藥聯合的方式進行治療。
治療期間,復查的目的有兩個:評估治療效果和監測藥物副作用。剛開始治療屬于調整期,會查得頻繁一些,以便根據檢查結果及時調整用藥方案,等病情穩定后,只要定期復查就好了。
血常規、肝功能:一開始兩周左右查一次,判斷干擾素有沒有出現副作用,之后可調整為1~3個月查一次。
乙肝五項、病毒載量:如果只用干擾素治療,一般3個月查一次;如果單用口服藥或干擾素聯合口服藥治療,開始1個月查一次,判斷抗病毒治療的效果,之后3個月查一次即可。
肝活檢:如果孩子治療前是早期肝硬化或肝硬化,抗病毒治療一段時間后為了判斷肝硬化有沒有逆轉,可以做一次肝活檢;如果治療過程中,孩子的轉氨酶反復升高,無法找到其中的原因,也建議通過肝活檢來確認。肝活檢是判斷治療前、治療過程中、治療結束后肝臟狀況的“金標準”,但一定是在其他無創檢查無法判斷的情況下才做的。
干擾素的療程一般至少1年以上,口服抗病毒藥的最佳療程目前還不確切,具體時間跟療效是息息相關的,療效好的話,療程就會短一些。總的來說,抗病毒治療的過程是比較漫長的,一旦決定開始治療,家長一定要盡量配合醫生,不要中斷,不要放棄,這樣孩子的乙肝才有可能治愈!
絕大多數兒童乙肝都是在生命早期感染乙肝病毒(HBV)的,平時沒有任何癥狀。一般都是在入托體檢或去醫院看其他 疾病 時,檢查肝功能和乙肝五項而無意中發現的,這時,往往已經發展成慢性乙肝了。所以說,作為家長,最好不要等孩子出現癥狀了再去檢查,如果家里有乙肝患者,盡早為孩子做檢查,明確到底有沒有感染會更好一些。
大家都知道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兒童乙肝也不例外,有數據表明,成年前3%~5%的孩子會進展為肝硬化,0.01%~0.03%的孩子會進展為肝癌。另外,還有一部分兒童發展至成人期肝病,甚至晚期肝病。總的來說,疾病進展的幾率還是比較低的,但如果不重視起來,將會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和心理 健康 帶來影響。
1)通過抗病毒治療,可以減少肝臟的炎癥壞死,大幅度降低兒童乙肝進展為肝硬化、肝癌和成年期肝硬化、肝癌的風險。
2)有的孩子肝臟損害很嚴重,已經發展至早期肝硬化,或肝硬化,經過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可能完全逆轉早期肝硬化和肝硬化。
3)如果在合適的時間開始抗病毒治療、選擇合適的藥物、用足合適的療程,一些兒童乙肝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即達到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完全清除。有數據表明,大三陽慢性乙肝兒童經過抗病毒治療,1~3歲孩子的治愈率近60%,3~5歲的孩子約40%,5~7歲以上的孩子約20%,7歲及更大年齡的孩子為10%左右。所以,家長要克服一個誤區,兒童乙肝不能等長大了再治,如果早期適合治療,一定要積極配合 醫生 ,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判斷孩子現在要不要治療,要先看孩子處于哪個疾病階段:
1)如果孩子處于免疫耐受期(乙肝靜止期),暫時不需要抗病毒治療。急于 用藥 很可能造成免疫紊亂,給肝臟帶來不必要的破壞,還可能造成耐藥,導致真正需要治療的時候難于選擇藥物,甚至無藥可用。
2)如果孩子的免疫耐受性被打破,肝臟出現了活動性病變,就需要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這個時候用藥,能幫助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抗病毒,取得更好的療效。
3)如果孩子已經進展為早期肝硬化,最好一發現就馬上開始抗病毒治療,避免肝臟損傷進一步加重,并有可能使已經纖維化的肝臟組織恢復正常。
這兩個概念是差不多的,乙肝攜帶者是老百姓愛用的詞兒,用醫學術語來講,就叫免疫耐受期。這個時期,人體的免疫系統與入侵的乙肝病毒處于“和平共處”的狀態,只發生極輕度的肝臟炎癥反應,所以肝功能表現是正常的,但病毒水平較高,乙肝五項表現為大三陽。
發現兒童乙肝處于這一階段后,最好能定期做血常規、肝功能、乙肝五項、病毒載量、B超等檢查,并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隨訪觀察,一旦指標出現異常或疾病有所進展,能及時做進一步檢查或開始規范的抗病毒治療。
轉氨酶是人體代謝過程中重要的催化劑,主要存在于肝細胞里面。當肝臟有炎癥反應后,轉氨酶會從肝細胞釋放到血液中,抽血化驗的時候就會檢測到它的數值變化。其中,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即谷丙轉氨酶)是評估有無肝臟活動性病變、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以及治療后效果好不好的主要指標之一。
如果檢測到ALT水平持續升高,并超過了正常值(0~40 IU/L)的1.5倍,就說明肝臟很可能有炎癥壞死,可以考慮是否需要開始抗病毒治療。但是要注意,對于孩子來說,呼吸道感染、肺炎、腹瀉、手足口病、用藥等多種情況都可以引起ALT水平升高。所以發現ALT水平升高后,一定要先判斷這是不是由孩子的乙肝引起的,不能片面地把ALT水平升高作為抗病毒治療的必備條件,輕易下定論。
如果ALT水平正常,肝臟也可能有炎癥壞死。像一些嚴重的慢性肝病,肝損害和ALT水平變化不一定成正比。所以,不能單看ALT水平正常就放心了,一定要結合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肝臟儲備功能、膽堿脂酶等指標,以及B超結果,來綜合判斷肝臟的情況。必要的話,最好到醫院做肝組織活檢,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如果基于孩子的病情和一些基本檢查,不能完全確定疾病是否處于活動期、肝臟損傷有多嚴重、是不是已經進展為肝硬化了,或者說懷疑孩子合并了非酒精性脂肪肝、遺傳代謝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藥物性肝炎等其他肝病,就最好做個肝活檢,來判斷肝臟的損傷程度,以及肝臟損傷是不是由乙肝引起的。雖然肝活檢是有創性檢查,但還是比較安全的,家長可以放心。
目前兒童抗病毒藥物有兩大類,一類是干擾素類,包括短效干擾素(IFNα)和長效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國外批準1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應用IFNα;另一類是口服抗病毒藥物(NAs),包括替諾福韋、恩替卡韋、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幾種,國外批準2歲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恩替卡韋和拉米夫定,12歲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替諾福韋和阿德福韋酯。在我國,經批準用于兒童抗病毒治療的藥物十分有限,具體用藥需要跟家長詳細溝通。
治療兒童乙肝,目前首選干擾素。大家應該都知道,干擾素是要打針的,短效的隔天打一針,對于大一些的孩子,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用長效干擾素,一周一次,能減少注射的痛苦。除了需要長期打針,干擾素還有一些副作用:
1)注射干擾素后,孩子可能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如低燒、全身肌肉酸疼、關節疼、乏力或食欲減退等。
2)干擾素可能會造成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降低,少部分孩子還會有血小板降低的情況。另外,還可能帶來轉氨酶在一段時間內的短暫增高。
3)極少數孩子一開始用干擾素,在注射部位可能會出現皮疹,通常更換部位或外用藥物就可以控制,也有一些是全身起皮疹,這時候就需要及時就醫。
4)約20%的孩子會有 脫發 的表現,主要在用藥3~6個月的時候比較明顯,但隨著治療的繼續,會逐漸好轉。
當然,家長也不用太緊張,副作用不會對孩子有太多的影響,醫生也會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控制,以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
與干擾素相比,口服抗病毒藥的副作用要小很多,并且一天一次、一次一片、服用方便,但在大三陽轉小三陽、清除表面抗原方面,口服藥的長期效果遠不及干擾素,通常需要長時間的治療(抗病毒治療的停藥目標是大三陽轉為小三陽,能達到HBsAg清除最好)。除此之外,長期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引起耐藥,影響療效。
因此,口服抗病毒藥一般不作為首選。只有在孩子肝炎活動特別嚴重、轉氨酶很高或炎癥壞死程度很高等特殊情況下,不太適合用干擾素治療,可能會先用口服藥控制病情。另外,一些患者的病毒載量很高,但肝炎活動不是很厲害,轉氨酶也不高,可能會采用兩類藥聯合的方式進行治療。
治療期間,復查的目的有兩個:評估治療效果和監測藥物副作用。剛開始治療屬于調整期,會查得頻繁一些,以便根據檢查結果及時調整用藥方案,等病情穩定后,只要定期復查就好了。
血常規、肝功能:一開始兩周左右查一次,判斷干擾素有沒有出現副作用,之后可調整為1~3個月查一次。
乙肝五項、病毒載量:如果只用干擾素治療,一般3個月查一次;如果單用口服藥或干擾素聯合口服藥治療,開始1個月查一次,判斷抗病毒治療的效果,之后3個月查一次即可。
肝活檢:如果孩子治療前是早期肝硬化或肝硬化,抗病毒治療一段時間后為了判斷肝硬化有沒有逆轉,可以做一次肝活檢;如果治療過程中,孩子的轉氨酶反復升高,無法找到其中的原因,也建議通過肝活檢來確認。肝活檢是判斷治療前、治療過程中、治療結束后肝臟狀況的“金標準”,但一定是在其他無創檢查無法判斷的情況下才做的。
干擾素的療程一般至少1年以上,口服抗病毒藥的最佳療程目前還不確切,具體時間跟療效是息息相關的,療效好的話,療程就會短一些。總的來說,抗病毒治療的過程是比較漫長的,一旦決定開始治療,家長一定要盡量配合醫生,不要中斷,不要放棄,這樣孩子的乙肝才有可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