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效果分析
2017-05-10
來源:網絡
? 阿德福韋酯是新近應用于臨床的一種核苷類抗病毒 藥物。本文介紹了應用阿德福韋酯治療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 乙肝 )患者的臨床結果。
病例選擇:共100例乙肝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齡l9~68歲,中位年齡40.5歲,病程3~15年;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19~61歲,中位年齡35.8歲,病程3~13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在應用甘草酸二銨注射治療基礎上,對照組加用苦參素0.2 g,3次/天,口服;治療組加用抗病毒 藥物阿德福韋酯10 mg,l次/天,口服。兩組療程均為24周。
臨床結果:治療結束時,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均有明顯改善,治療組HBV-DNA陰轉率66.0%及HBV-DNA有效果比率84.0%均高于對照組的16.0%和4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均很低,對照組為9.17% ,治療組為7.15%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不良反應包括便秘、惡心、食欲減退、 脫發 、腹脹、消化不良、乏力、頭痛、腹瀉、抵抗力下降,沒有患者因不良事件停止治療。未發現肌酐值超過正常范圍的患者。
通過阿德福韋酯對CHB患者抗病毒治療8個月的觀察發現,治療3個月的早期乙肝病毒穩定的轉陰病例占初治病例的8.3% ,6個月時HBV-DNA定量下降2 log以上病例占88.9%。按抗病毒治療的敏感性預測,說明有一定療效,治療可以繼續。治療8個月時獲得近期病毒學應答率為44.5%,還有7.4%的病例HBeAg血清學轉換。表明阿德福韋酯的近期抗病毒療效較好。此外,HBV-DNA的轉陰與 用藥 時ALT的高低密切相關。用藥時ALT正常的病例療效甚微,ALT在正常上限2倍以內的病例,HBV-DNA的轉陰僅為42.8%;ALT在2~5倍之間的轉陰率為75.0%,ALT大于5倍的3例全部轉陰。
阿德福韋酯具有抗纖維化作用。其作用機制為有效減少膠原纖維合成及星狀細胞激活,抑制HBV,阻止肝纖維化發生,減少肝臟炎性反應發生,從而改善肝臟微循環,進而起到抗纖維化作用。本組結果顯示,ALT復常率及HBV-DNA水平治療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阿德福韋酯的抗病毒效果明顯優于普通護肝藥物,且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ㄗⅲ罕疚恼浴都轴t學》“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臨床療效觀察”一文)
病例選擇:共100例乙肝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齡l9~68歲,中位年齡40.5歲,病程3~15年;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19~61歲,中位年齡35.8歲,病程3~13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在應用甘草酸二銨注射治療基礎上,對照組加用苦參素0.2 g,3次/天,口服;治療組加用抗病毒 藥物阿德福韋酯10 mg,l次/天,口服。兩組療程均為24周。
臨床結果:治療結束時,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均有明顯改善,治療組HBV-DNA陰轉率66.0%及HBV-DNA有效果比率84.0%均高于對照組的16.0%和4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均很低,對照組為9.17% ,治療組為7.15%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不良反應包括便秘、惡心、食欲減退、 脫發 、腹脹、消化不良、乏力、頭痛、腹瀉、抵抗力下降,沒有患者因不良事件停止治療。未發現肌酐值超過正常范圍的患者。
通過阿德福韋酯對CHB患者抗病毒治療8個月的觀察發現,治療3個月的早期乙肝病毒穩定的轉陰病例占初治病例的8.3% ,6個月時HBV-DNA定量下降2 log以上病例占88.9%。按抗病毒治療的敏感性預測,說明有一定療效,治療可以繼續。治療8個月時獲得近期病毒學應答率為44.5%,還有7.4%的病例HBeAg血清學轉換。表明阿德福韋酯的近期抗病毒療效較好。此外,HBV-DNA的轉陰與 用藥 時ALT的高低密切相關。用藥時ALT正常的病例療效甚微,ALT在正常上限2倍以內的病例,HBV-DNA的轉陰僅為42.8%;ALT在2~5倍之間的轉陰率為75.0%,ALT大于5倍的3例全部轉陰。
阿德福韋酯具有抗纖維化作用。其作用機制為有效減少膠原纖維合成及星狀細胞激活,抑制HBV,阻止肝纖維化發生,減少肝臟炎性反應發生,從而改善肝臟微循環,進而起到抗纖維化作用。本組結果顯示,ALT復常率及HBV-DNA水平治療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阿德福韋酯的抗病毒效果明顯優于普通護肝藥物,且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ㄗⅲ罕疚恼浴都轴t學》“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臨床療效觀察”一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