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飲食誤區,有哪些?
“我現在基本不吃肉,每餐都是蔬菜,過的苦行僧的生活,怎么血糖還這么高?”
“我現在什么都不敢吃,血糖還是降不下來,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圖源:攝圖網
諸如此類的抱怨、吐槽,想必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經歷過的。在大家的認知里,只要患上糖尿病,就失去了飲食自由,從此與美食絕緣。
糖尿病患者到底該怎么吃?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那些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的誤區”。
01、少吃或不吃主食
圖源:攝圖網
很多糖尿病患者普遍有一個誤區:認為吃主食會讓血糖增高,應吃得越少越好,甚至可以不吃。
吃主食確實會讓血糖升高,但少吃或不吃主食實在不可取,如果一個成年人一天當中,主食攝入量低于150克,就很容易出現低血糖或饑餓性酮癥,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除此之外,還易出現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血糖在經受如此大幅度波動的情況下,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極為不利。
若不想讓血糖受到米飯、饅頭等主食的影響,建議糖尿病患者在主食方面可以選擇薯類、全谷物類以及雜豆類來替代主食,也可與米飯饅頭類主食搭配食用。
02、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圖源:攝圖網
一些糖尿病患者為了達到血糖控制的目的,一點水果都不敢碰。其實,水果中富含鉀、鎂、維生素及多種抗氧化物質,適當進食水果對人體有利,但前提一定是適量。
每日進食的水果量相當于一個拳頭大小,比如1個蘋果可以分開在上午、下午各吃一半。蘋果、梨、橙子、櫻桃、柚子、奇異果、火龍果、番石榴、草莓等升糖指數低的水果都是不錯的選擇。
03、糖尿病患者不能吃肉
圖源:攝圖網
有些糖尿病患者為了減重,防止血糖升高,而把肉類列為飲食禁忌。
其實這種做法有些不妥,肉類中所富含的氨基酸、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都是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身體不攝入或減少攝入肉類時,機體內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足,很容易導致患者抵抗力降低。飲食中,減少肉類的攝入時,也會降低飽腹感,導致患者極易感到饑餓,這樣反而不利于患者堅持飲食治療。
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肉類時,選擇熱量較低的肉類,可優先選擇魚肉,其次是雞肉、鴨肉、牛肉、羊肉、豬肉等。攝入量方面,男性每天攝入2~3兩即可,女性每天攝入1.5~3兩即可。
另外,肥肉、動物內臟、肉皮等膽固醇較高的食物,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
04、無糖食品對血糖沒有影響
圖源:創客貼
市面上很多無糖產品,專門供給糖尿病患者食用,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熱衷于無糖產品,認為這類食物可以幫自己改善伙食,同時還不會讓血糖升高,真是兩全其美。
雖然無糖食品中沒有添加蔗糖、葡萄糖等物質,但這類食品大多以精米、精面為主要制作原料,這些原料都屬于碳水化合物,同樣會讓血糖升高。
不僅如此,有些商家為了提高無糖食品的口感,會增加一些甜味劑(如木糖醇、山梨醇等),或者加入油脂、奶油,這些物質同樣含有大量的熱量和脂肪,食用后也會使血糖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應正確看待無糖食品,如在因進食量少而感覺饑餓時,可在兩餐之間進食少量無糖面包或餅干。
05、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
圖源:攝圖網
有些患者就是偏愛喝粥,但粥類煮的時間較長,淀粉成為糊精后,其血糖指數也會提高,對血糖影響相對較大。真想喝粥怎么辦?黑米、糙米、薏米、小米、高粱米、純燕麥片等血糖指數較低,可與粳米混合食用,也可以加一些雜豆,降低這餐的升糖指數。
煮粥時不要煮太爛,讓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時間長一點,吸收相對慢一點。一般早餐喝15-25g主食煮的粥,最好搭配蛋白質類的食物,比如200ml牛奶。
飲食法則 Tips
■ 每餐
2個拳頭的蔬菜;
1個拳頭的主食:全谷物、雜豆應占主食攝入的30%左右;
1個拳頭的蛋白質食物。
每一餐心中有這樣的框架,將餐盤想象成由3部分組成,分別放置蔬菜、主食和肉類,體積比例約為2:1:1,這樣就做到了餐餐有數,不會超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