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中醫特色療法的“奇效”體現在哪里?
強直性脊柱炎這一疾病,曾被西醫稱為“不死的癌癥”,西醫認為,這種疾病很難治愈,屬于自身免疫系疾病,言下之意,是這種病史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不行導致的,所以很難治好。
更可怕的是,強直性脊柱炎好發于16-30歲的男性青年,雖然強直病不會威脅患者的生命,但會折磨患者一輩子,也有一定的致殘率。目前,我國已有500萬左右的患者,藝人張嘉譯、周杰倫都有這個病。
既然,西醫可能覺得強直病難以醫治,那么中醫有沒有好的辦法呢?
追根溯源,尋病因
從中醫角度來講,強直性脊柱炎以陽氣虛弱為本,與外邪侵襲、筋骨失養相關。督脈所過乃脊柱所在,腎督空虛復感外邪,病氣留戀,病或緩或急,但總不離此病本。《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言明其病因與陽虛感受外邪相關。
治療法則,對癥治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一切與骨頭有關的都與腎有關。為什么骨頭里的病一定要從腎上治療?因為腎主骨生髓。骨頭的病,骨髓的病,包括白血病、小腦萎縮等都要從腎上找根本原因。補腎就是補正氣,正氣內存,邪不可入。
中醫認為強直性脊柱炎首先是腎精虧虛,腎陽衰弱,正氣不足,風寒濕三種邪氣入侵脊柱,最終氣血凝滯,痛而不通。在治療上應先將脊柱里面的風寒濕邪逼出來,在逼邪的同時給予補腎壯督,蠲痹通絡。
強直性脊柱炎屬于中醫學“痹證”范疇,中醫學認為,腎主骨生髓,腎虛骨失所養,骨弱無力而萎弱不用;腰為腎之府,腎虛督脈空虛,易受邪侵,筋脈痹阻不通則痛,故可出現腰背疼痛、僵硬、強直變形。而在病理過程中,腎督虧虛為本,并貫穿疾病始終,筋脈痹阻為標,在疾病不同階段,邪之夾雜有異,腎虛邪阻是強直性脊柱炎最根本的病機。
因此,益腎蠲痹是強直性脊柱炎治療的關鍵。
我國首批國醫大師朱良春先生,他創立“益腎壯督治其本、蠲痹通絡治其標”,主張“蟲類藥與草木藥相伍”。
從1959年開始用益腎蠲痹湯治療風濕病的基礎上研制成“益腎蠲痹丸”,朱老認為蟲類藥既能極大提高療效,又具有其他藥物不能替代的作用,總結出蟲類藥具有攻堅破積、活血祛瘀、熄風定驚、宣風泄熱、搜風解毒、行氣和血、壯陽益腎、消癰散結等十大功效。蟲類藥與草木藥融為一爐,起到協同加強作用,功效更勝一籌。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證實,益腎蠲痹丸在強直性脊柱炎治療中效果確切,具有顯著抗炎作用,有效改善病情活動,長期服用,還具有改善骨代謝,防治脊柱關節強直進展作用,并且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益腎蠲痹丸的不良反應小,安全性好。
內外兼修,系統治
強直性脊柱炎在控制病情,減輕或緩解癥狀的同時,要維持正常姿勢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要達到上述目的,關鍵在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采取綜合措施進行治療,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包括食療、體療、理療、心理、手術治療等綜合措施,這樣才能達到醫治強直性脊柱炎的目的。
那么,作為患者,平時應保持樂觀情緒,消除緊張、焦慮、抑郁和恐懼的心理。不僅如此,還要戒煙戒酒,按時作息,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和運動。
最后,再次強調: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程比較長,對抗這種頑疾,“抓住早期治療,控制中期發展,改善晚期癥狀”是治療的關鍵。強直患者只有及時發現,及時診斷治療,才有可能獲得滿意的治療結果。